施工扬尘防治十二条措施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廊坊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十二条严管措施
一、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硬质围挡。
采用砌筑式围挡的,围挡高度不低于3m;采用轻钢式围挡的,围挡高度不低于4m,市政工程的围挡和临时围挡高度不低于。
围挡外围底部采取硬化或绿化措施,严禁积存浮土和垃圾。
整体必须满足安全性、牢固性、密闭性、美观性的要求。
凡达不到要求的,未开工项目一律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已开工项目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二、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道路混凝土硬化,且厚度不低于20cm,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混凝土硬化,且厚度不低于8cm,严禁使用砂石等软质材料铺设。
日常必须保持硬化地面清洁无积土,清扫时采取湿扫作业,防止扬尘。
凡不按要求实施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三、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配备车辆自动清洗设施和门禁系统,并保证实时对进出车辆有效冲洗,建立严格的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
凡达不到要求的,未开工项目一律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已开工项目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四、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定时洒水清扫制度,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并及时填写洒水清扫记录,配备充足的洒水清扫设备及人员,并有项目部专人管理。
重污染天气按预
警要求增加洒水频次。
凡未按要求落实造成现场扬尘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五、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必须采取严密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凡不按要求严密覆盖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须采用封闭式存放点或容器存放;建筑主体内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清扫时要洒水抑尘,施工层垃圾必须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密闭容器清运。
垃圾日产日清,严禁现场随意丢弃、严禁现场焚烧、严禁凌空抛撒。
凡不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七、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采取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搬运时应采取抑尘措施。
凡不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八、施工现场的石材、木材加工作业,生产半成品时应在封闭空间,采取抑尘措施下进行,成品加工及安装时应采取有效降尘、抑尘措施。
且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
凡不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九、建筑工程主体阳台、窗口等临边防护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及消防要求(不低于每平米2000目)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底部设置挡脚板,防止垃圾、灰尘跑冒。
凡
不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施工单位顶格处罚。
十、施工现场主干道两侧应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凡不按要求安装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
十一、施工现场大门和主要作业区域必须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进行监控。
凡不按要求安装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
十二、遇4级以上大风时或市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扬尘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严禁土方回填、严禁石材切割、严禁电气焊、严禁粉刷喷涂等作业。
凡不按要求执行的,一律依法停工整改,并对建设、施工单位顶格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