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及启示-科技促进发展

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及启示-科技促进发展

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及启示* 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 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esignService Sectors郭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张宏云**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 710072Guo Wen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Beijing, 100190Zhang Hongyun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摘要:本文在探讨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服务业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从工业设计服务业的起源、发展及相关政策三个角度对英国、美国、芬兰、韩国及我国的工业设计服务业进行梳理与述评。

并结合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仍存在认识不足、整体创新水平低,设计管理人才与设计师匮乏等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的五点启示。

关键词:工业设计 服务业 国际比较引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导致长期以来,以招商引资、加工生产、出口依赖为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以自主创新为发展动力源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建立。

因此,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

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空穴来风,如何结合我国现有的制造基础,在发挥现有制造能力的优势上开发培育具有差别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对工业设计服务业的重视和发展则势在必行。

一、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服务业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提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一新的品质和规格,并解决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问题,称为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涉及到包括市场需求、产品的造型设计、工程的结构设计、快速模型模具的制造、小批量的生产直到批量化上市,以及形象品牌的策划等各个领域。

之后,大量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从设计功能、设计与创新、设计与产品特性和用户需求三个角度对工业设计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见表1_1)。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进一步从创新的角度对工业设计给出了新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 国家自然基金委(70903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郭雯。

** 通讯作者:郭雯,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政策与服务创新等;张宏云,西 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创业导向、服务创新等。

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www.designcouncil. )。

从产业形态来看,工业设计服务业可体现为内部设计服部门、工业设计咨询公司与工业设计师的个人工作室三类。

从产业分类来看,工业设计服务业作为设计产业的一个具体分支,体现在英国标准产业分类(SIC2003)、欧盟经济活动统计分类体系(NACE)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之中。

而我国的设计设计产业还分散于各个行业,没有一个明确的产业统计分类。

有些设计活动没有固定的部门管理,如时装设计、品牌识别、图册设计,而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又归口于多个部委共同管理,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与文化部。

由此可见,工业设计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产物。

对工业设计服务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及三个维度来描述:从产业链维度分析,广义的工业设计服务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外观、功能与结构设计,也包括产品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内部环境设计以及品牌设计,并包括为实现这些设计而采用的不同方法,从理念、产品框架到构建模型,以及为设计开发的计算机程序等。

狭义的工业设计则是以有形产品为载体,主要指对工业产品本身的功能、外观设计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的工艺设计,即通常所说的产品设计,主要包括:交通工具设计、设备仪器设计、生活用品设计、家具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家电设计、玩具设计、服装设计等。

从设计功能维度来看,广义的工业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工程设计和美学设计。

总体设计主要负责协调产品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提出产品的创意及开发的整体规划。

工程设计主要负责选择技术,并协调产品内部各技术单元、产品与自然环境,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间的关系。

而美学设计主要负责协调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人机功能和人文美学品质的要求。

包括人机工程、外观造型设计等,这也是狭义的工业设计概念。

从学科设置的维度来看,广义的工业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递设计。

而狭义的工业设计则就是产品设计。

二、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历程从全球工业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工业设计孕育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

前期经历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机械化萌芽时期,19世纪中期的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21世纪全球设计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风格[2]。

1、英国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因而英国也被称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源地。

早期的工业革命时代的设计是在变革与混乱中发展的,虽然开始使用机械生产,但其样式仍然是遵循传统,不符合机器生产的特征,造成产品造型丑陋、工艺低劣、过分装饰的表1_1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学者、机构视角界定John Harvey Jones功能设计为产品添加了一个纬度Walsh et al功能设计是原料、部件和其它成分的组合,从而为产品的绩效、外观、方便使用和制造方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Freeman, cited in Walsh创新设计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为设计不仅产生创意,并且能将技术的可能性与市场机会相结合Bernsen功能一个优秀的产品要有预期的质量、特定的有知识的用户、与之相适应的可见的沟通渠道、能够销售的环境等,而这些都是设计创造的。

Design Council创新设计就是将一个创意转化为一个有价值的产品蓝图的活动,无论这个产品是汽车、建筑、图册还是一种服务或流程。

弗拉斯卡蒂手册创新创新进程的重要部分。

包括设计、绘制工艺流程、技术特性、必要的概念操作特征、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制造与市场;它可以是产品或工艺的最初概念,如研究与试验开发,也可以与工具安装、工业工程、制造和市场紧密相连。

Bruce Tether用户需求、产品特性工业设计最初是提高大量产品的美学和风格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然而,目前大部分工业设计师正在寻求超越美学和风格因素来开发适应用户需求以及生产程序的新产品。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功能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一新的品质和规格,并解决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问题,称为工业设计。

涉及到包括市场需求、市场概念、产品的造型设计、工程的结构设计、快速模型模具的制造、小批量的生产直到批量化上市,以及形象品牌的策划等领域。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创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多方面的品质。

设计既是创造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陈冬亮(北京工业设计中心)功能广义的工业设计指以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为核心,附加推广产品的辅助设计,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递设计(如企业识别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等)以及工作生活的环境规划与设计。

资料来源:DTI Economics Paper No.15 “Creativity, Desig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1]”现象,引起了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等设计师的批评,进而引发了19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这场设计运动也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开端。

1944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协会下设的设计中心是当时世界上由政府主办的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工业设计结构,极大的促进了英国设计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英国的设计业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当今,英国具有世界最顶尖的设计企业和设计师,设计产业的整体水平位于世界先列。

到2009年底,英国大约有232,000名设计师,其中,自由设计师65,900名,设计咨询公司雇佣的设计师82,500名,在非设计公司的内部设计团队工作的约83,600名(http://w w . uk/our-work/Insight/Research/Design-Industry-Re-search-2010/)。

设计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小型设计公司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年收入排名前5%的大型咨询公司在整个设计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五年来,自由设计师的总收入增加了22%,内部设计团队的预算却缩减了三分之一。

英国工业设计产品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欧洲和美国市场。

品牌图像设计、包装设计、会展和多媒体设计以及少量产品设计成为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内容[3]。

2、芬兰在芬兰,从森林机械到高科技产品,工业设计都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

芬兰企业使用工业设计的程度平均达到41%,在传统产业达到80%,芬兰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拥有自主设计的产品[4]。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注重品牌和设计质量始终贯穿于芬兰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的进程中。

目前,芬兰已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国。

据芬兰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芬兰人力资源市场现状》报告估计,芬兰从事工业设计的人约45000人,而芬兰人口一共约53万,即工业设计人员约占芬兰总人口的8.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的迅速变化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竞相推出,促使芬兰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设计创新。

政府也从设立奖项、教育培训、项目资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最佳工业产品和日用品设计奖项。

芬兰工业设计师协会每年向取得突出成就的会员颁发年度工业设计师奖。

2000年后,政府首先在教育和研究机构增加设计专业,并于2002年由芬兰技术与创新基金组织(TEKES)发布“DESIGN 2005”项目。

对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资助,并吸引芬兰科学研究院及社会投资1100多万,涉及研究机构和企业近100家,有效促进了芬兰设计公司与大学、科研院所和设计采购方之间的合作,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稳定的工业设计产业网(/casestudies/Design%20 2005%20-%20Industrial%20Design%20Technology%20Pro-gramm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