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分数:一、填空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机关、单位保密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要求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对本机关、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2、根据工作职责,机关、单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同志要担负的责任,分管有关方面工作的负责同志要管好的保密工作。
3、定密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需要专人负责。
《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
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日起计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确定该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
5、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
6、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确保销毁的国家秘密信息。
7、机关、单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未采取补救措施的,对和依法给予处分。
8、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和之间交叉使用。
9、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配备、安装、使用和输入设备。
10、不得在办公网络和连接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密信息。
11、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传递、输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应的标识,该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
12、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单台计算机,应当根据所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按照级别涉密信息系统的有关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13、国家秘密是关系,依照在一定时间内只限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4、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按照“谁谁负责、谁谁负责”的要求,负责本机关、单位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使用保密管理工作。
15、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及其他连接,必须实行。
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涉密信息系统的防护措施。
17、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采购安全保密产品应当选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检测、符合的产品。
18、涉密信息设备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离职、离岗时,机关、单位应当其使用、管理的涉密信息设备,及时取消有关涉密信息系统的。
19、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应进行。
20、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21、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当在其封面或首页的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2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和。
23、不得将手机带入、和。
2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年,机密级不超过年,秘密级不超过年。
25、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二是。
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B.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保密法及有关规定2、定密工作程序为:由()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审核批准并承担()。
A.承办人定密责任人法律责任B.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C.承办人定密小组组长法律责任D.承办人定密责任人行政责任3、()专业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实现了保密学历教育的历史性突破。
A.保密技术B.信息安全C.保密法学D.保密管理4、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
A.禁止使用手机B.限制使用手机C.可以使用手机D.定时使用手机5、安全保密产品的检测证书有效期通常为()。
A.2年B. 3年C. 5年D.在产品形态不改变的前提下,终生有效6、以下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的是()。
A.私自买卖涉密地图B.利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存储、处理绝密信息C.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密载体进行销毁7、涉密信息系统测评中属于一票否决项的是()。
A.物理隔离、信息传输密码保护B.密级标识、用户口令强度C.访问控制、使用移动存储介质D.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用户身份鉴别8、关于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的程序及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A.只要通过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立即进行销毁B.确因工作需要,自行销毁少量国家秘密载体时,应严格履行清点、登记和审批手续,使用本单位具备的销毁设备和方法进行销毁C.送销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如无特殊情况,无需派专人现场监销D.应将需要销毁的国家秘密载体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销毁9、领导同志处、核心涉密部门和场所所选设备应符合()标准,优先考虑()设备。
A. ISO9001 进口B.国内信息安全认证功能齐全C.国家保密国产D.国内认证性能好10、非密事项需发传真、电报的,()。
A.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B.不得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C.有时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D.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应当严格遵守规定11、涉密打印机与涉密计算机之间()。
A.采用无线连接方式应当严格遵守规定B.可以采用无线连接方式C.有时可以采用无线连接方式D.不能采用无线连接方式12、保放结合,是指在开展保密工作时,要正确处理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做到()。
A.保要害保重点B.保中心保重点C.保核心保重点D.保核心保要害13、《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没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或者虽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超出其定密权限的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可以向授权机关申请定密授权。
这里“经常”是指()。
A .3年来年均产生5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B .2年来年均产生6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C .3年来年均产生6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D .2年来年均产生5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14、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
机关、单位负责人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
A.正职负责人B.领导班子C.保密委员会主任D.纪委书记15、承办人,是指根据机关、单位内部岗位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处理、办理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工作人员。
承办人是()。
A.定密业务培训的组织者B.定密流程中第一个环节工作的执行者C.拟公开发布信息的保密审查者D.定密异议的受理者16、下列哪一个选项不能确定为保密期限()。
A .10年B .2015年5月1日之前C.外交部发言人公开宣布前D.《大公报》的公开报道前17、在()情况下,机关单位定密时才可以将有关事项的保密期限确定为长期。
A.法定定密责任人认为有必要的B.绝密级已满三十年保密期的C.知悉范围很小的D.保密事项范围明确规定某一项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期限为长期的18、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存在党、政各有一把手的情况。
这些单位在确定法定定密责任人时,()。
A.只能确定党委一把手作为法定定密责任人B.从两人中选举产生一位法定定密责任人C.可以确定两人同为法定定密责任人D.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确定法定定密责任人19、国有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行政级别,但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范畴。
金融机构应向()申请授权。
A.银监会B.中国银行C.国资委D.国家保密局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机关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定密权限,都可以进行派生定密B.派生定密需要定密授权C.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派生定密需要定密授权D.派生定密无需定密授权,但只能确定密级21、国家秘密标志不正确的是()。
A.秘密★15年B.机密★2015年12月31日C.秘密★会议开始前D.绝密★长期22、机关单位应当每()对所确定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
A.半年B.一年C.两年D.五年23、机关单位对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个工作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
A. 5B. 10C. 15D. 2024、对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涉密档案,应由()组织进行解密审核。
A.移交部门B.档案馆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25、机关单位延长所确定的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累计超过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的期限,应当()。
A.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B.报本单位保密委员会批准C.报规定该保密事项范围的中央有关机关批准D.解密三、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确因工作需要,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将所需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下列哪些方式符合保密要求:()A.直接使用优盘B.使用一次性刻录光盘C.使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D.以上均可2、淘汰处理的涉密存储介质和涉密计算机、传真机、复印件等设备的信息存储部件,应当严格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送交()销毁。
A.废品回收单位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销毁工作机构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D.以上均可3、某部干部李某为方便加班,用个人优盘从单位涉密计算机中拷贝了大量涉密文件带回家中,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并进行处理,致使优盘中的涉密文件被窃取。
李某的哪些行为违反了保密规定:()A.使用个人优盘拷贝涉密文件B.将存有涉密信息的优盘带回家中C.将存有涉密信息的优盘接入连接互联网D.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4、国家秘密信息不得通过下列哪些渠道传递:()A.手机短信B.互联网电子邮件C.普通传真机D.政府门户网站5、磁介质载体的销毁包括(),且必须满足国家保密标准《涉及国家秘密的载体销毁与信息消除安全保密要求》。
A.物理粉碎B.强磁场消磁C.数据写覆盖D.涂层防护6、保密重点领域具体包括()等。
A.测绘B.金融C.教育D.体育7、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A党管保密 B.依法行政 C.保放结合 D.综合防范8、保密宣传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
A.引导作用B.规范作用C.推进作用D.激励作用9、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包括()。
A.中央国家机关B.省级机关C.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一级的机关D.县级机关10、定密授权的方式包括()。
A.定时授权B.主动授权C.依申请授权D.单项授权11、下列事项中,()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A.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B.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C.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D.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12、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干部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把保密教育培训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干部培训内容,纳入()。
A.干部年度脱产培训计划B.网络在线学习C.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计划D.公务员初任、任职及其他相关培训13、关于国家秘密的变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秘密“谁确定,谁变更,谁解除”B.国家秘密的变更应当由确定该国家秘密的主体负责C.国家秘密的变更应当由使用该国家秘密的主体负责D.国家秘密的变更可以由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14、使用手机的主要泄密问题和隐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