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教学课件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教学课件
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1、景观资源的保存 与保护;2、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3、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则是具备四项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 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国家公园搞得最好的是美国。它建成国家公园最早,个数最多,管理最完备。美 国的国家公园现有54个,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美国的国家公园由美国内政部国 家公园管理局管理。
1、黄石国家公园(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公园,景色优美并具有鲜明
的特色,列世界第一不为过。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 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公园成立于 1872年,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
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17.2平方公里的 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 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
根据一九七四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开会认定的国家公园标准为:1、 面积不小于一千公顷的范围内,具有优美景观的特殊生态或特殊地形,有国家代 表性,且未经人类开采、聚居或开发建设之地区。2、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 原生动植物,特殊生态体系而设置保护区之地区。3、由国家最高权宜机构采取步 骤,限制开发工业区、商业区及聚居之地区,并禁止伐林、采矿、设电厂、农耕、 放牧、狩猎等行为,同时有效执行对于生态、自然景观维护之地区。4、维护目前 的自然状态,仅准许游客在特别情况下进入一定范围,以作为现代及未来世代科 学、教育、游憩、启智资产之地区。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 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 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世界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 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 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 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 的影响。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National Park”, 据说最早 由 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 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 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 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 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 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还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 黄石湖。这里有3000多眼间歇泉、喷气孔和温泉,是世界上最大的 间歇泉集中地带,全球一半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这其中尤以每 小时喷水一次的“老实泉”最著名。
公园东南方最高点鹰峰3,462米。园内森林茂密,有300多种野生动 物(包括60多种哺乳动物)、18种鱼和225种鸟。其中有黑熊、灰熊、 美洲狮、灰狼、金鹰、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 园内黄石大峡谷园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形成两道 壮丽的瀑布,气势磅礴。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景
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 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除了牛羚和斑马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 有约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 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在这里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死亡,动物在迁徙途
2、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处坦桑尼亚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
里处,总面积25063平方公里。公园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 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
塞伦盖蒂平原主要是火山灰覆盖的结晶岩,伴有大量露出地面的花岗岩丘陵。
北部和西部狭长地带主要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山地。两条向西的河流常年有水,
中面临各种危险,无时无刻上演着的适者生存的故事,这也是这片土地魅力 永恒之所在。
3、武陵源国家公园(中国) 中国还没有正式的国家公园设置,武陵源只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它由张家界国
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本人感觉,张 家界比武陵源好像更出名,公园以张家界命名又何妨。这里景色和特色为世界少有,可以说非 常震撼,仅叫地质公园或森林公园实在片面和委屈,暂且归名为国家公园。 武陵源位于中国
中部湖南省西北部,1982年,中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
峡谷的地貌。这里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遍地奇峰异石,突 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具有极高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
还有不少的湖泊、沼泽、泉眼。公园呈现热带草原景象,植被以开阔草原型
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等 茅草,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
公园由于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这里是“非洲五霸”狮
子、非洲象、非洲水牛、豹和黑犀牛主要聚居地。其中最多的动物有牛羚100 万、斑马20万、羚羊30万及狮子、斑鬣狗等。其中狮子就有30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