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实验)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实验)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 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 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 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 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 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浸没 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淀粉在硫酸存在下发生水解,请设 计实验,证明: 1、淀粉已完全水解 2、淀粉未水解 3、淀粉部分水解
取水解液,滴加碘水,若不变蓝,则淀 粉已完全水解。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 检出的物质是__H_2_O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C_O__2、__S_O__2。
(2001年春季高考)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 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 写下列空白: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 检出的物质是_C_O__2、__S_O__2;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H_2_O__。
答案:B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
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不应将溶液蒸干再停止
加热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
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
盘中
答案:D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 高
测试要求
1.知道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形 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 识别和绘制简单的仪器装置图。(Ab)
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 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 程。(DⅠ)
测试要求
3.以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金属和非金属 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等有关实验为例,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 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Bb)
Cu + 2 H2SO4(浓) △= CuSO4 + SO2↑+ 2 H2O (2)为什么较多的余酸不与铜片继续反应?其理由是
随着反应氧化性,故不与铜反应。
(3)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 A D 。
A、再加入铁粉 C、再加入银粉
B、再滴入BaCl2溶液 D、再滴入Na2CO3溶液
烧瓶
常见仪器:
锥形瓶
酒精灯
常见仪器:
天平
量筒 容量瓶
常见仪器: 洗气瓶 分液漏斗 量气装置
常见仪器: 蒸馏装置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答案:C
(2005上海高考)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 正确的是
9.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 现象等。(C)
测试要求
10.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 据,能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Db) 11.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 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BⅡ)
常见仪器:
试管
烧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答案:B
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怎样除去得 到乙酸乙酯。
先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 置后分液。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 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 淀的操作是
实验室里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氨 气,试指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 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答案
A、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
应向下倾斜
B、铁夹夹的位置不对 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C、试管b管口向上
试管b管口应向下
D、试管b塞上橡皮塞 不应塞橡皮塞
E、反应物没有加热 应加热
(2004年广东综合)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 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来 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 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 有错误的是(不考虑①单元装置) A.只有④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
(2001年春季高考)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 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 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 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S_O__2、__C__O_2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H__2O____。
(2001年春季高考)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 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 写下列空白:
4.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Db)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 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Bb) ) 6.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Aa)
测试要求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液。(Bb)
8.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 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 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 工作习惯。(AⅢ)
答案:C
(2005江苏高考)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 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 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 瓶中
答案:A
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少量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 量水冲洗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 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 较大的砝码
取水解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 碱性,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 沸,若没有红色沉淀,则淀粉未水解。
请设计实验从制印刷线路板的溶液 中回收铜并制取氯化亚铁溶液。
先加过量铁粉,过滤后向固体中加盐 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铜。将两次滤 液合并且加入铁粉得氯化亚铁溶液。
某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6.4g铜片和10mL 18mol/L 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 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 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