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嬉.戏( xī)琴弦.( xuán ) 撰.写( zhuàn ) 恰如其分.( fèn )B、经传.( zhuàn) 削.壁( xiāo)劲.厉(jìng )豁.然开朗(huò)C、皮癣.(xuǎn)蓊.郁(wěng )瓜蔓.( wàn ) 心宽体胖.( pán )D、庇.护(bì)苍虬.(qiú)创.痛( chuāng) 一哄.而散(h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松弛记忆尤新慷慨得志躁而相逐B、摇蓝曲赠谥美显重于社稷谈笑风生C、度假村嘻笑怒骂轻解罗裳绿树成荫D、老两口衷心喜悦投环道路坚忍不拔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多想出智慧,深思能---------。
毕升是我国北宋时一个优秀的刻字工人,他的手艺很--------,刻的木板印出来的书很受欢迎。
但是,他在长期的----------劳动中深深感到雕版印刷有很多缺点,经常苦苦思索要设法-------它。
A、创造精巧艰难改进B、创新精巧艰辛改进C、创造灵巧艰辛改进D、创新灵巧艰难改造4、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B、这人一贯爱贪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总是让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C、幸好另一棵榕树安然无恙,仍以它浓郁的绿叶荫庇着乡人。
D、他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平时总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那些孩子。
B.经过刻苦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分以上。
C.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D.今天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要努力。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只要掌握解题技巧,你就会懂得如何解答同类问题了?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
D、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贴春联呀、放鞭炮呀……每一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比喻)B、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拟物)C、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 设问、排比)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8、下列语句的停顿,标识正确的一句是()A、行成\于思,毁于\随。
B、今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乐》已失传,故称“五经”。
B、《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作者张溥,字天如,明末文学家。
C、老舍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现代作家,著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
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朝著名诗人,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A、第一二句是说,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曲调,但总是摆脱不了离别之情。
B、第三句说这曲子一直牵动着征戍者的情思。
“听不尽”是怨是叹?意味深长。
C、最后一句是清冷的月光照在绵亘起伏的长城之上,意境寥廓而悲凉。
D、这首诗采用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前三句写景层层深入,为末句抒情蓄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18分,每题3分)(一)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
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
不知什么时侯,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个小小的儿童世界。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嘴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循声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
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响,小狗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11、下列对第一段中加点的“也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自己的感情把握不准,意思是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所以说“也许”。
B.作者对自己的感情把握不准,虽然有点,但不够浓厚,所以说“也许”。
C.作者确实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但时间久了也许已经淡忘了,所以说“也许”。
D、作者虽然对榕树有一定的感情,但时间久了也许已经淡忘了,所以说“也许”。
12.下列对作者“动了未泯的童心”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在苍老蓊郁的榕树下休憩。
B、看到眼前孩子们的戏耍。
C、那一天心情好,特别高兴。
D、看到小狗跑来跑去,动作滑稽。
13、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由住所左近的榕树想到故乡的榕树,这是联想的写法。
B、作者对榕树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故乡的榕树,住所左近的榕树,作者都非常喜欢。
C、作者由孩子们的嬉戏勾起了对自己儿时的回忆,进而抒发思乡之情。
D、淳朴的哨音引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二)对所有品种的茶叶来说,春茶都是最好的。
这是因为,经过一个冬季的养精蓄锐,茶树蕴含的养分已十分丰富,一到春天,这些养分便源源供应枝叶的萌发和生长,使春茶的芽头肥壮、香气浓郁、滋味物质含量丰富。
比如,氨基酸是一种鲜爽物质,春茶芽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达到4%~5%,而夏茶只有1%~2%。
另外,即使是春茶,要达到特级的标准,在采摘的过程中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采茶女必须摘下最细嫩而且大小一致的茶树鲜叶。
一般情况下,制作特级龙井茶1千克需要8万个芽头,等级差的只要1万~2万个就够了。
所以,辨别茶叶的好坏先要看它的老嫩程度——越细嫩的,品质越好。
好绿茶还要会冲泡。
一般来说,水温80℃比较合适,这样不仅可以使茶叶保持味道清香和颜色嫩绿,更能使大量的维生素C不被破坏。
有了好茶,还要有好水,才能品出茶之味。
《茶经》中早已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记载。
这是因为山泉水含有较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含氮化物极少,水色清澈明亮,滋味甘甜醇厚。
虎跑水之所以与龙井茶一起被誉为“杭州双绝”,就是因为虎跑山是由透气性好又深于水的砂岩构成,雨水渗入后形成的泉水,水分子结构密,水面张力大。
用它冲泡的龙井茶,汤色晶莹,香气纯正,最能体现出好茶的品质。
茶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今天,人们用玻璃杯或瓷杯来冲泡绿茶,目的是在品味茶香的同时还可以观赏绿茶出众的外形。
而乌龙茶则要用紫砂壶冲泡才能翻出其中的滋味。
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有一种深藏在地下几十米处的山腹夹层中的矿石,这就是用来制作紫砂的重要原料——紫砂矿。
矿石分几十种,最普通的一种叫白麻子,最高档的是特紫。
特紫烧出的颜色比较纯,红里带点紫,烧出来后属于高档茶具。
开采出的矿石要经过2个月的风化,成为易碎的小块后,再被研磨成粉末。
粉末加水调和后就成为半成品泥。
这样的泥需放置2周左右进行陈腐,以使泥与水充分混合,增加泥料的韧性。
陈腐后的泥被放到特制的机器里抽掉泥中的空气,之后再次陈腐。
如此反复两三次才能获得制壶用的成品泥。
紫砂壶做成后需要经过1100~1200℃的焙烧才能成为陶。
紫砂泥的奇特在于它含有石英、云母、赤铁等多种矿物质,在高温下,这些物质经过分解、融合、收缩,发生质变,产生了大量团聚体和少量断断续续的气孔,形成紫砂壶既保温又透气的特点。
这个特点非常适用于乌龙茶的冲泡。
由于乌龙茶叶片粗老,必须用100℃的沸水才能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所以用紫砂壶泡茶既可以保持高温又不会有熟汤味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酸馊。
14.对文中两个画线句子中的“品质”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品质”都指好茶叶中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CB.第一个“品质”是指茶叶越细嫩,氨基酸及各营养含量越高C.第二个“品质”是指使茶叶的含氮化物减少,滋味甘甜醇厚D.两个“品质”都指好茶叶汤色晶莹,香气纯正15.“乌龙茶则要用紫砂壶冲泡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其原因是( )。
A.乌龙茶最好用沸水冲泡,而紫砂壶既可以保持高温,又有良好的透气性B.紫砂泥中含有石英、云母、赤铁等多种矿物质C.紫砂泥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会产生大量团聚体和少量断断续续的气孔D.用紫砂壶冲泡的乌龙茶长时间放置也不会酸馊1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哪一种茶叶,春天都是最好的采摘季节B.若水温超过80℃,龙井茶中的维生素就会被全部破坏掉C.虎跑山的特殊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泉水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D.高温会使紫砂泥中的多种矿物质发生质变,影响乌龙茶的品质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2分,每题3分)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B. 在丁卯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匿:藏,躲藏D. 按诛五人按:斩杀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今之墓而葬焉。
古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卒与尸合。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亦何故哉?暮去朝来颜色故。
19、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B.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 荣于身后D. 不能容于远近20,、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段叙述为主,交代了建五人墓碑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