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带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题(带答案)(1)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冷战开始
A.AB.BC.CD.D
8.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7.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慕尼黑协定》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
《联合国宣言》的签署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A.第一次世界大战B.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5.D
解析: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日本与意大利结合了法西斯侵略集团,对世界实行侵略扩张的恐怖主义政策。故选D。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它们四处侵略扩张,还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符合题意;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发生在1919年,A排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不利于世界发展,但不是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C排除;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B。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3.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发表《开罗宣言》
C.发表《波茨坦公告》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0.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 )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9.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10.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造成材料中“世界经济大崩溃”的是( )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其内容是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故D符合题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发表《开罗宣言》、发表《波茨坦公告》与题干无关,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
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
13.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该会议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符合题意。对工业进行了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但与题干“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不符,A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逐步走向独裁,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相关知识点。要求答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阅读各选项。②所述错误,不符合史实,予以排除,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一、选择题
1.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下列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慕尼黑会议
B.雅尔塔国际会议的召开
C.诺曼底登陆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如下国际会议中,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美苏冷战
17.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
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导致苏联的解体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9.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
C.开始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倡导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22.随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开罗会议的召开B.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C.同盟国家宣言的签署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对应错误”,结合课本所学,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A项不合题意;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苏军反攻打败了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美苏冷战中的开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A.意大利B.日本C.苏联D.法国
24.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
25.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回顾展,以下是某班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