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试卷答案

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试卷答案

1.经济全球化意味着(D)D.全球经济一体化,5.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A)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是(D)D.反垄断政策+科技1.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ABCDE),A.资本规模扩大B.跨国公司发展及并购增加C.经济全3.相对人口过剩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4.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5.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城市和工业中心临时失业的工人。

(×)6.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

(×)7.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8.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从而出现相对过剩人口。

(√)*9.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口规律是不同的,不存在一般的人口规律。

(×)*10.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规律。

(×)11.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12.利润率不断下降规律并不排斥总资本所吸收的剩余劳动绝对增加。

(√)13.利润率的下降意味着剩余价值量的绝对减少。

(×)14.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是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15.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是相对人口过剩与相对资本过剩的矛盾。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17.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量的绝对减少。

(√)18.不变资本各要素变的便宜会延缓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19.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会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0.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是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

(√)21.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

(×)*22.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可能。

(√)*2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贫富两极分化。

(√)2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由竞争到垄断。

(×)2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

(√)2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8.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

(√)2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0.资本集中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资本积聚则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

(×)31.资本积聚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

(√)*3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3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从而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3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第7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意味着(D)D.全球经济一体化2.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是(A)A.公司制3.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C)C.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4.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是(D)D.单人业主制5.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A)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是(D)D.反垄断政策+科技支持政策7.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为50%~60%时属于(C)C.温饱8.恩格尔系数是指(A)A.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9.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D)D.0.5以上10.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为(B)B.0.2~0.311.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为(C)C.0.412.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变化表现为(B)B.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13.战后西方国家的劳资关系(D)D.在法律规范下不断改善1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是(C)C.向新形态的过渡15.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D)D.公私混合所有制16.新的更高形态的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是(B)B.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已经发挥殆尽17.发生社会革命的条件是(D)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对旧制度都再不满意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ABCDE)A.信息化B.市场化C.自由化D.一体化E.集团化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主要表现是(ABC)A.资本规模扩大B.跨国公司发展及并购增加C.经济全球化3.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CDE)C.单人业主制D.合伙制E.公司制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策主要有(ABCD)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反垄断政策D.科技支持政策5.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控制手段和间接工具,它主要通过如下手段来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CDE)C.税收手段D.支出手段E.公债手段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BCDE)A.工人实际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B.贫困人口减少和贫困线标准逐步提高C.工人持股数量增加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D.社会福利提高E.基尼系数反映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提高,但税后基尼系数明显缩小7.战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具体表现在(ABC)A.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收入再分配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快速经济增长,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

(×)3.与合伙制相比较,公司制最突出的优点是股东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4.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5.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不能退股,只能转让其股权。

(√)6.与合伙制相比较,公司制最突出的优点是股东只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7.单人业主制企业是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

(√)8.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社会化,就企业制度而言,直接导致公有制企业完全取代私有制企业。

(×)9.就企业制度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社会化并没有直接导致公有制企业完全取代私有制企业,而是过多地采取了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

(√)10.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企业国有化的浪潮,国有资本在此期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2.20世纪80~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兴起了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或者完全私有化转变。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或者完全私有化转变。

(×)14.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控制手段和间接工具,它主要通过税收手段、支出手段和公债手段等来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15.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6.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7.20世纪50~6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兴盛时期,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起主要作用。

(×)1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和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管制。

(√)19.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和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管制。

(×)20.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支持政策和反垄断政策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推动了企业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

(√)21.20世纪50~6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兴盛时期,货币政策主要是作为辅助手段,并未对国家宏观调控起主要作用。

(√)2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3.恩格尔系数是耐用品支出与食物支出之比。

(×)2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

(√)25.从总体上看,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是不断改善的。

(√)26.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收入分配越平等。

(×)27.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收入分配越平等。

(√)28.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29.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30.中产阶级的兴起,是现代科学迅速进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必然结果。

(√)3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3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在不断改善,它的调整和处理基本上被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使然。

(√)34.列宁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扬弃的过程是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35.在所有制关系上,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有经济的形式。

(×)36.福利国家是麻痹工人阶级斗争的鸦片。

(×)37.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运用"无形的手"来宏观调控国民经济。

(×)38.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的形式,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效补充。

(√)39.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说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不再起决定性作用。

(×)4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是一个资本的占有形式和组织形式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资本关系的社会化过程。

(√)4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再分配政策同样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均等化。

(√)42.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起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管理职能,运用"有形的手"来宏观调控国民经济。

(√)43.社会发展和制度演进的方向是社会各阶层作用力的合力。

(√)44.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并非一定要通过暴力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