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是以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质、物量指数为基础,用工艺、设备、厂房、安全装置、环境、工厂安全管理等系统系数修正后,得出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1 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
2 各项系数选取原则
单 元
物质指数
M= F + P
物质毒性指数P
物质量W
物质火灾、爆炸性
指数F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
工厂危险等级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 (1~5级)
单元危险指数 g=WF α1α2α3α4α5
物量指数 WF=(∑M i 3K i W i )1/3
状态系数K
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 工厂安全管理分值
工厂安全管理等级
设备系数α2
安全设施α4
厂房系数α3
工艺系数α1
环境系数α5
1)确定物质指数
将工厂按工艺过程或装置布置分成若干单元,先查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F)、毒性指数(P),然后求出物质指数M:
M=F+P
物质火灾、爆炸性指数按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表(表1)确定。
2)确定物质毒性指数(P)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1985)中分为4
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其值分别为30,16,8,3。
物质的毒性指数,可根据表2确定。
3)确定物量指数(WF)
单元物质的物量指数是由物质指数、物质的质量和状态系数(表3)按下式求出:
3
1)(3i i W K i M WF ⋅⋅=∑
式中 WF ——物量指数; M i ——物质指数; K i ——物质状态系数; W i ——物质的质量,t ; i ——第i 项。
经计算得出的物量指数低于单元中可构成危险物质中最危险物质的物质指数时,则按该物质的物质指数计算值计。
4)确定求工艺系数量指数
工艺系数由作业方式、物料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操作浓度、作业危险度、明火作业、静电危害等8项修正指数按下式求出:
12345678
1100
1B B B B B B B B α+++++++=+
式中 a 1——工艺系数;
B 1——作业方式修正指数; B 2——物料温度修正指数; B 3——操作压力修正指数; B 4——操作流量修正指数; B 5——操作浓度修正指数;
B 6——作业危险度修正指数; B 7——明火作业修正指数; B 8——静电危害修正指数。
(1)作业方式修正指数。
作业方式修正指数按化工作业方式分为4级,见表4。
**为往复式压缩机的指数值
(2)求物料的温度修正指数。
按物料的温度特性,其温度分为5种,见表5。
当一种物质满足表5中2个或2个以上条件时,物料修正指数取最大值。
(3)操作压力修正指数。
操作压力修正指数按操作压力的表压分为10级,见表6。
(4)操作流量修正指数。
主要危险物质的操作流量修正指数分为6级,见表7。
按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浓度与该物质爆炸极限的比较值,操作浓度指数分为3级,见表8。
按操作失控或设备泄漏时,物质、压力、热量释放所能导致的危害程度,作业危险度修正指数分为4级,见表9。
(7)明火作业修正指数。
按明火炉所处的位置及受热物料类别分别明火作业修正指数分为3类9级,见表10。
该值取值状态指单元内可能泄漏的最危险物质的使用状态。
(8)静电危害修正指数。
按物质在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是否能产生足以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静电危害分为2级,见表11。
5)确定设备修正系数
由单元中主要设备的运转方式、设备高度、设备使用脆性材料的程度、检测装置的数量、设备状态、密封点、防爆电器、设备先进程度等8项修正指数,按下式求出:
12345678
2100
1C C C C C C C C α+++++++=+
式中 a 2——设备修正系数;
C 1——运转方式修正指数; C 2——设备高度修正指数;
C 3——脆性材料修正指数; C 4——检测装置修正指数; C 5——设备状态修正指数; C 6——密封点修正指数; C 7——防爆电器修正指数; C 8——设备先进程度修正指数。
(1)设备运转方式修正指数。
设备运转方式修正指数按设备的运转状态分为2级,见表12。
(2)设备高度修正指数
设备高度修正指数按单元设备顶端与所在地面的相对高度分为5级,见表13。
(3)
设备脆性材料修正指数。
设备脆性材料修正指数按设备本身及附件所采用脆性材料的程度和数量分为4级,见表14。
(4)设备检测装置修正指数。
按设备上安设检测可导致危险的主要物理量或化学量的检测装置套数,设备检测装置修正指数分为3级,见表15。
(5)设备状态修正指数。
按设备的合理性、使用状态及设计等,设备状态分为8项,见表16。
(6)密封点修正指数。
密封点修正指数按单元内动、静密封点数量分为2类12级,见表17。
(7)防爆电气修正指数。
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及所使用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防爆电气修正指数见表18,设备安全先进程度修正指数见表19。
表19 设备安全先进程度修正指数表
6)确定厂房修正系数
厂房修正系数由厂房结构式、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厂房泄
压面积、安全疏散距离等5项修正指数用下式求出:
12345
3100
1D D D D D α++++=+
式中 a 3——厂房修正系数;
D 1——厂房结构型修正系数; D 2——防火间距修正指数;
D 3——建筑物耐火等级修正指数; D 4——厂房泄压面积修正指数; D 5——安全疏散距离修正指数。
(1)厂房结构型修正指数。
厂房结构型修正指数按厂房结构分为3级,见表20。
(2)防火间距修正指数。
防火间距修正指数按单元或厂房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分为2级,见表21。
(3)建筑物耐火等级修正指数。
建筑物耐火等级修正指数按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的有关要求,分为2级,见表22。
(4)厂房泄压面积修正指数。
厂房泄压面积修正指数分为2级,见表23。
(5)安全疏散修正指数
安全疏散修正指数按厂房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距离、疏散梯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分为2级,见表24。
7)确定安全设施修正系数
可降低评价的单元危险程度的安全设施修正系数用下式求出:
41/100
i
E
α=+∑
式中a4——安全设施修正系数;
Ei——安全装置修正指数;
i——安全装置项数。
安全装置项数修正指数由表25查出。
8)确定环境系数
环境系数按单元边界向外界延伸区域的特性,分为5级,见表26。
9)确定单元固有危险指数
单元固有危险指数由下式求出:
g=WF ·a 1·a 2·a 3·a 4·a 5
式中g ——单元固有危险指数; WF ——物量指数; a 1——工艺修正系数; a 2——设备修正系数; a 3——厂房修正系数; a 4——安全设施修正系数; a 5——环境系数。
10)确定工厂固有危险指数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用工厂最高危险5个单元危险指数的均方根求出:
2
1)5/(2∑=i g G
式中 G ——工厂固有危险指数; gi ——单元危险指数; i ——单元项数。
11)确定工厂固有危险等级
工厂固有危险等级根据工厂固有危险指数分为5级,见表27。
12)确定工厂安全管理等级 (1)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略)。
(2)工厂安全管理等级的求取。
工厂安全管理等级根据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求出的安全管理分值,划分为3个等级,见表28。
13)确定工厂实际危险等级 工厂实际危险等级,是将工厂固有危险等级用工厂安全管理等级进行修正后求取的,见表29。
根据上述原则编制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程序表,见表30
表30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程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