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A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刮风时尘土飞扬B. 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C. 用力把|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D. 500mL酒精和50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0mL2.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小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A. 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3.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嫦峨一号”飞船在加速升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 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4. 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有( )5.图中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6. 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A. 磁感线确实存在于磁场中B. 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C. 将磁铁放在硬纸上,周围均匀地撒上铁粉,然后轻轻地敲打几下,我们就看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D.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可能相交7.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C. 注意保养,保证转功部分良好的润滑D. 尽量少消耗能量,缩短开机时间8.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热量之比为( )A.3 : 4 B.4:3 C.1 : 3 D.3 : 19.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 200 r/min,它在l s内完成( )A . 20个冲程,做了20次功B . 做了10次功,运行了40个冲程C . 40个冲程,做了40次功D.运行了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10.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铅和铝,已知铅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A.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B.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铅放出的热量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铅降低的温度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升高的温度一定大于铅升高的温度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这一特性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12.如图所示,这是某个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由图所示情况可以知这个冲程( ) (12题图)A.是排气冲程B.是做功冲程C.正在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1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B.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C.电压表测R1和R2两端电压D.电压表测电源电压(13题图)14.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 )14题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5.用一个带电小球靠近另一个轻质小球,如果出现________现象,不能断定轻质小球是否带电;如果出现_________现象,可断定轻质小球一定带电。
16.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现有500 g汽油,若完全燃烧一半,要放出______J的热量,剩余汽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
17. 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拭衣镜,发现镜而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经过摩擦过的镜面___________,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18. 如图所示,当开关_______闭合,其它开关断开时,L1、I2串联,当开关_______闭合,其它开关断开时L1、L2并联。
19. 如图所示,将三块磁铁连接在一起后,整个磁铁有______个磁极。
20.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18题图)用了水的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19题图)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2A = _______μA 4×104V =________ kV22.下列所说的“热”的含义分别是:①摩擦生热的“热”指________;②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指______;③吸热升温的“热”指_____。
23.水滴从100m高处落下,如果重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水温度升高___℃。
24.如图所示,甲中流过B点和C点的电流分别为0.26 A和0.26A,则流过A点的电流是______,图乙中流过B点和C点的电流分别是0.26 A和0.26 A,则流过A点的电流是________ (24题图)25.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称为_______,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是把_____能转化为电能,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__V。
三、作图题(共9分)26.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板及磁感线的方向。
27.医院的每一个病床附近都有一个按钮式的开关,病人一有情况接下这个开关,值班室的电铃就响起来,同时对应床号的灯也亮起来,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地赶到病房。
如图所示,请你用笔代替导线把能实现这一呼叫的电路连好,(导线不要交叉)并分析灯泡的连接方式。
28.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图中的器材按左图所示电路图连接起来(导线不得交叉)(26题图)(27题图)28题图)四、探究与实验题(共8分)29.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
图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
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
闭台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
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9题图)(1)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下图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2)请设计一个实验,利用二极管判断蓄电池的正负极(没有电压表、电流表,其他器材自选)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判断方法:五、计算题(共11分,30题7分,31题4分)30.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40 kg的水,在太阳光垂直照射下,水温升高了25℃。
问:(1) 水吸收的热量;(2)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立方米的液化气? (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31.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教为7V,电压表V2 的示数为10V。
若电源的电压为l 2V,则三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31题图)B卷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1.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加热了相等的时间后再互相接触,已知铁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则( )A. 热由铁块传给铜块B. 热由铜块传给铁块C. 铁块跟铜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题图)2.如图所示电路,三个电阻都是R0 ,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分别为I1、I2 、I3 ,则它们三者的关系是( )A.I3 = 3/2 I2 B.I3 = 3/2 I1 C.I3 = I2 = I1 D.I3 = 3 I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B.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变4.下列关于电流表、电压表连接电路,错误的是( )(4题图)5.如图所示A是软质弹簧,B是盛有水银的水银槽,A下端恰好与水银面接触,开关闭合后发生的现象是( )A.弹簧伸长,灯持续发光B.弹簧缩短,灯熄灭C.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D.弹簧不起变化,灯持续发光二、综合题(共10分)6.如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
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
排量 2.0L输出功率120kW转速6000r/min①该发动机在1 s内做功__________J,单缸排量V=_______L。
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__________J。
(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式中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__________Pa( IL=10-3m3 )(4)右图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
下面给出了公式W=pV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或p表示):设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长为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_____________,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___________,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节V=__________,故W=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