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组名句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多组名句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①士不可不弘毅。(《论语》) 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 ③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què]) 名言理解: 逻辑关系: 提炼论点: 逻辑顺序(提纲): 语段示例:
「 让PPT设计简单起 来!」
14
名言理解: ①士不可不弘毅。 儒士不能不志向高远、意志坚毅或勇毅,“弘 ”是理想、愿望,“毅”是条件、保障。 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胸怀天下,但必须从小事做起。 ③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希望借助长风远渡万里江海。 逻辑关系: ①③部分相同——志向远大,①中“毅”和② 回答了前者“志向”能实现的条件。 其中,①中“毅”是②的条件。
本次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1. 不从中心论点出发去分析名言,而是自说 自话,偶尔在行文中点一下名言。 2.不对“名言”做深入的因果、条件或对比 分析,而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缺乏重心 。 3.忽略情境限制:没有发言稿格式——称呼 、开场白、正文、结尾;或者文章没有发言 稿应有的针对性,交流性、鼓动性等特征。 4.特别提醒:把名言引起来,标明出处,增 加名言的辨识度。
合理引用,实际上还包括在众多句子中如 何选择两句或三句的问题,聪明的学生,应 该考虑:所选句子应该是自己写作顺手的内 容,立意是否高、准、新。
如何合理引用 1、“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如何 理解? A.作文的中心必须是自己选择材料中几个名句,这是判断 考生立意来源的依据。 B.“两句”:一句不行(从一句出发,不能形成关联,不 是组合型材料);“三四句”也不可以。 2、如何理解“合理引用”? A.引用是必须的,这是我们得知考生立意的依据。 B.引用形式:全句抄上,加引号;为行文需要,没加引号 ,也是一种形式。 C.合理:这种引用是和文章内容融为一体的,是水乳交融 的,不是贴标签式的、生硬的。 3、关于自选角度的提法。 自选角度指的是考生自选两句组合后的立意角度,立意 是否准、好、高?还要进一步看对材料的归纳、提炼。
练习:选取其中一则 ① 流言止于智者。(孟子) ②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逻辑关系: 提炼观点: 提纲: ① 吾貌虽瘦,必肥天下。(李世民) ②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③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 逻辑关系: 提炼观点: 提纲: 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② 修身,则道立。(《中庸》) ③ 吾日三省吾身。(荀子) 逻辑关系: 提炼观点: 提纲:
多组名句材料作文写 作指导
多组名句关联型作文要领:
多组名句关联型作文,是2017年高考语文新 课标2卷开启的新形式,虽然形式有变化,但写 作的实质却没有变,仍然要审题立意,只要细心 把握住了题干的要求,作文任他千变万化,写作 的宗旨是不会变的。下列几条是要引起注意的:
重点:对名句含义有确切的理解与把握。 特点:如何合理引用几个名句谚语。 难点:合理引用前找到引用的句子间内在的 关联。
句子含义的理解 各名句含义的正确理解是作文的难点 与关键,审查句子含义要通过表面意思 ——基本理解,联系现实,挖掘句子的 内在含义——延伸理解,这就平时阅读 理解的基本功。 名句谚语的含义,有时不止一个,可 能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别应关注与 当今现实生活的联系。
合理引用
合理引用的关键,是找到名句间的联 系点与落足点,也即所引用的内在关联 ——相近、相关或相反。 合理引用的原则:选取有启迪、警示 等现实意义的方面写作。
名言逐句分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关键词:知识求新,创新求变,思维求活)
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要不
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
富有活力。每个人都要知识求新,创新求
变,思维求活。
名言逐句分析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关键词:民族文化 ,民族自信,民族认同) 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自己践踏民族历 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 。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 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 苏共全面否定斯大林之际,就是苏联共产党、苏维 埃政权的历史就站不住脚之时,苏共的执政地位和 领导作用因此失去了历史依据。苏联必然解体。 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已经实现并继续着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是当代中国 最强烈的呼唤和愿望。而要强起来,“欲强其国, 必重其史”。
名言理解: ①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之所以“看梅花”,是因为“无一事”; 之所以“无一事”,是因为“清淡”—— 清闲淡泊。落点在“清淡”。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并不完全反对富贵,但视不符合道义的富 贵为虚幻的浮云,即坚守道义,淡薄名利 。 逻辑关系: ②为因,①为果。
10
「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句间含义关联 就是所选句子之间,内在含义必须具 有契合点或关联性,绝对不能自相矛盾 。当然,所选两句所含道理,既可以是 相近或相关,也可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 方面——相反。
注意:
写作重心: • 是围绕总的论点展开, 而不是围绕单个名句论 证!!!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 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 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炼论点: 坚守道义,淡薄名利;远离名利方淡泊 。 逻辑顺序: 先谈论清闲生活及其淡泊心境的重要【 果】(引用①),再谈论如何清闲淡泊 ——坚守道义,看淡名利【因】(引用 ②); 或先谈论如何清闲淡泊——看淡名利【 因】(引用②),再谈论清闲生活及其 淡泊心境的重要【果】(引用①)。
11
语段示例: 置身红尘之中,不免为俗务所累,因此,我们常常渴盼 拥有陶潜采菊东篱、矫首遐观的怡然情趣,向往江南才子唐 伯虎“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的清淡生活。此 类生活图景看似清淡,却因没有俗务羁绊而富有醇厚绵长的 诗意。毋庸置疑,了无负累,内心自由,是幸福生活的极致 。然而,红尘中的名利时时向我们招手。如果经不住诱引, 我们必将难得充分的自由,甚而心为形役,沦为名利的囚徒 而难以自拔。固然,名利作为现实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理 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坚守道义,汲汲于富 贵,即便一时富贵,也为人所不齿,而且富贵也终究难以长 存。君不见秦皇剽掠六国财富,金块珠砾多如山积,但最终 化为云烟?《论语》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如果要写成一篇文章,就将本段分为两层,适作扩充,再 添加首尾和题目,即可)
「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5
提炼论点: 勇为小事,方成大业。 逻辑顺序: 先谈立志高远必要(引用③),再谈 论着眼小事的必要,即不要好高骛远( 引用②),最好谈论坚持不懈勇毅进取 的必要(引用①,但应着力分析“毅” )。
「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6
语段示例: 人,当志存高远。宗悫说道:“愿乘长风破万里 浪。”不过,只知骛远,不屑于眼前小事,何以成 就自我,实现宏图?薛勤说得好:“一屋不扫,何 以扫天下?”构想巍峨大厦,从来都离不开础石的 点点垒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扫天下” 的本事,来自于“扫一屋”。如果开国大将粟裕不 从连长做起,不在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不断丰富 战争智慧的宝库,又何以成就淮海战役风卷残云般 的奇勋?不唯如此,从“扫一屋”,到“扫天下” ,需要漫长的过程,其中不乏失败。因此,这一过 程,需要坚毅的品性作支撑。《论语》所谓“士不 可不弘毅”,就一语中的,道出人生圆梦征程中坚 毅的必要。 17 「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作文命题分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是组合型材料作文,材料六则 个相对独立又彼此有关联的语段组成(名言警句 ),要求考生自由组合立意并合理引用,提出了 情境限制——班会发扬稿。所以此次作文是“情 境限制型组合式”材料作文。 从材料内容上看:它的命题基点“人生成败”和 “责任担当”,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 生,青春、奋斗、成败、细节、敬重、求知、创 新、心态、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等是本次作文的 关键词,选取选写自己认为最拿手的“两三句” ,进行创作即可。
这就是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2为代表的多 组名句关联型作文作文题。
一、理解下面名言,提炼论点,再想想运用 名言构思时的逻辑顺序。 ①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唐 伯虎)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名言理解: 逻辑关系: 提炼论点: 逻辑顺序(提纲): 语段示例: 【总结】
「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名言逐句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关键词: 成败,细节) 一点小事而已,何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 于微澜之间。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湿人们的衣 服,是因为人们放松了对毛毛雨的警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 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 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颗针而已却将整颗心 扎成筛子,同样能让它停止跳动,小事的力量 无可估量!
名言逐句分析 凡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荀子》)(关键词:成败,敬重,怠慢) 大凡在各种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对自己所做 之事一定非常虔敬,认真对待的;那些失败的 ,一定是因为怠慢了。 敬是一种精神。简单地说精神就是意志,把这 种精神意志贯穿于做事的全过程,贯穿于人生 的全过程,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不轻视、不怠 慢,做小事如大事,视细节如全局,多一份认 真和严格,少一份疏漏和失误。这才是人生的 大素质、大境界。
名言逐句分析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关键词:成败, 环境) 人的成功失败与他所接触的事物环境是密切相 关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魏 征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 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白岩松所说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多大,他的未来就有 多大。”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是好是坏,决定了 他的未来是繁绣花似锦还是暗淡无光。 环境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美好的环境会许我们 一个灿烂的明天。消极的环境会使我们攻败垂 成。面对环境,为了我们的未来,请谨慎选择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