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朔铁路河东运输段人工清筛工程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八日陕西.保德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神朔铁路河东运输段人工清筛项目1标段(阴塔-神池南,里程K140+500-K216+050),施工地点分散且工程量分布不均,交通条件较差,施工倒场困难且频繁,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组织难度大。
2、主要工程量⑴保德站人工清筛站内上、下行正线3Km;股道间1.5Km(两段岔区—缓冲区)。
上行线道岔换碴:8组(1/12号,包括2#、18#、22#、1#、7#、11#、17#、23#)。
下行线道岔清筛:5组(1/12号,包括3#、9#、13#、19#、27#)。
⑵王家寨站人工清筛站内上、下行正线3Km;股道间1.5Km(两端岔区—缓冲区)。
道岔清筛:14组(1/12号,包括菱形2#-8#、20#、24#、1#、3#、5#、7#、9#、13#、15#)。
⑶隧道清筛。
表隧道施工任务统计⑷桥梁清筛。
表桥梁施工任务统计二、编制依据1、神朔铁路人工清筛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书。
2、国家现行铁路施工技术规范,《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轨道施工规范》及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
3、现场考察所获资料。
三、施工技术条件和技术要求1、执行《铁路轨道施工规范》、《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相关标准,严格按照建设方批准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
线路提速均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提速阶梯标准执行,但每次提速均须监管单位检查确认具备提速条件后方可提速。
同时,充分备足无缝线路养路机具、液压捣固机、直捣器等。
2、普通线路道床清筛厚度不小于300mm,桥梁、隧道及到发线清筛厚度不小于250mm,清筛后道床必须恢复至既有道床断面标准。
3、清筛后道床下路基面有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度,桥梁线路清筛时须疏能排水孔。
4、道碴:甲供(风动石碴车卸),施工单位负责道碴清理。
5、清筛后线路状态均须符合线路综合维修验收标准。
6、应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必须在2015年5月21日至11月30日期间80个天窗点(4h/天窗点)内施工完毕。
7、液压捣固机仅在天窗点内使用,线路开通后的线路捣鼓采用电动直捣器。
四、施工组织方案及工期安排1、施工组织方案⑴鉴于本工程施工地点分散且工程量分部不均,交通条件较差,施工倒场困难且频繁,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组织难度大,而且无缝线路施工受轨温条件限制等诸多实际困难情况,为确保在既定工期内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调用专业清筛施工队伍集中在有限的天窗点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⑵本施工计划采取封锁结合慢行的施工方法,点前需做好准备工作,点开始后人员上道作业,并按照每隔6根轨枕(板结地段4根)挖开一根轨枕枕底的道碴,但必须保持两侧轨枕底道碴不松动。
封锁点内集中进行挖除道碴至计划深度,开通后的线路沉降整修及外运弃碴工作在未解除防护的时间内完成。
⑶安全监督小组人员全过程跟踪监督,未挖到计划深度不得回填道碴,清筛人员每四人为一小组。
⑷任务布置、人员分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施工进展及时合理调整工作量。
保证清筛一段捣鼓一段,按时开通线路,线路开通后,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线路整修,按小型养路机械捣鼓提速阶梯要求及时提速,在线路未交接前,留有足够的施工人员对线路维修养护,确保行车安全。
⑸施工工艺⑹施工前准备→预卸道碴→设好防护→拆除影响施工的既有设施及设备→封锁点内挖除道碴(破底)→回填道碴、补充道碴→点内线路捣鼓→点毕开通线路(监督单位确认后)→提速至常速→均匀石碴→整理外观→弃土外运→线路恢复正常速度72小时经工务段初验合格后移交工务段。
2、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⑴工期:本项目计划工期为2015年5月2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共计7个月,合计80个天窗点。
⑵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安排2个清筛施工队,2个施工队同时推进,确保0.4Km/天窗点线路清筛任务顺利完成。
⑶节点工期:表节点工期表五、劳动力组织安排为确保在既定工期内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调用专业清筛施工队伍集中在有限的天窗点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为保证本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拟成立中铁十四局集团神朔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五科一室一中心。
项目部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管理与对外协调。
根据工程内容及工程量,下设2个清筛施工队。
1、项目组织机构如下:项目经理:王清源项目副经理:高全会现场负责人:褚义富游雪飞领工员:王秀田王介明技术员:张富强刘玉强防护员:兰孝森李永胜驻站联络员:王志山闻如生安全员:崔泉段利华2、劳动力组织:表劳动力组织表六、保证工期的措施1、建立健全各种保证制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2、坚持“认真调查、精确计划”。
开工前,认真搞好施工调查,保证充足的施工用工器具。
3、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使整个施工在计划控制之中。
4、对施工用各种设备(包括液压捣固机、直捣器等)要经常进行保养,确保设备经常处良好状态,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优势,提高施工质量效率。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消灭安全质量事故,杜绝返工停工,保证施工顺利快速进行。
七、施工防护措施1、封锁命令下达前1小时,驻站防护人员到车站签到。
所需施工防护标志牌、通信工具及人员全部到位。
对讲机试验无误后,待封锁命令下达后,施工负责人下达开工命令。
2、接到封锁点命令后,施工负责人立即通知现场防护员设置移动信号牌(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进行布置)。
在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联系不畅时,增设中间联络员,确保防护畅通。
3、撤除移动停车信号清筛结束后,施工负责人检查线路具备开通条件后,请求监管员检查线路确认,监管员检查确认并签字后,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牌。
4、该项目作业方式为:小型养路机械振固。
⑴施工期间,当日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⑵施工结束,开通后第一列25 Km /h,第二列45 Km /h,不少于12h,以后60 Km /h、80 Km /h、120 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速度≤120 Km/h线路80 Km/h,24h后恢复正常)。
八、施工配合要求1、需工务段、通讯段、供电段、信号段、车站等相关部门配合施工时,提前以书面形式提报施工配合计划,相互签认配合作业通知单。
2、施工影响工务、通讯、信号等部门的设施、设备室,提前通知相关单位予以配合施工,待相关单位人员到达现场后再开始施工,配合施工单位人员必须在施工天窗点钱到达施工现场以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九、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目标:无人身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严格控制责任伤害事故。
2、本次施工封锁作业量大、人员数量多,各项作业必须服从指挥,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统一的防护体系。
切实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强化现场防护,确保人身安全。
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章、规定和相应的管理办法。
防止准备工作过头,防止盲目开通线路、人员挡道、才具侵限。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3、施工现场安全要求⑴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按章作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严禁嬉戏打闹,杜绝一切违章蛮干的现象,确保人身的绝对安全。
⑵使用各种机具,作业前必须全面检查,确保机械始终处于性能良好状态。
加强机具设备管理,液压捣固机下道后必须进行加锁固定,防止丢失或侵入限界影响行车。
线路沉落整修作业时,遇来车时应在距离列车2Km以外下道避车,并将工器具撤出限界以外。
⑶施工防护采用对讲机和电话、防护员相配合的防护制度。
⑷做好各项施工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备品,并保证备品使用方便,随取随用。
性能良好。
⑸在轨道电路区段作业,必须使用有绝缘装置的工具,需信号人员配合时,要积极主动取得堆放的配合,否则不予开工。
⑹加强职工管理,雇佣工要有安全协议,上下班要同出同归,不准擅自上线作业,休息要到安全的地方,不准上线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作业中遇到来车时必须严格按规定距离下道避车。
⑺在施工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开工前与通信、信号、供电、工务、车务等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明确责任范围,确保行车安全。
⑻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第2.1.9条规定。
⑼施工防护按《安规》第2.2.7条、2.2.8条和第2.2.9条要求进行防护,防护人员上岗前使用通讯工具要试机。
设好防护后,施工负责人方可下令开工。
施工中,驻站防护员应与现场防护员3-5分钟联系一次,封锁时间内每30分钟联系一次,来车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同事按规定使用联防用语。
⑽下道别扯或停车作业按《安规》第3.2.3条的规定办理。
下道时施工负责人、防护员要检查材料、机具有无超限,下道后应站在限界以外面向来车方向,防止列车坠物及绳索伤人。
⑾液压捣固机下道后要加固稳定、不得侵入限界。
⑿桥梁施工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在护栏的两侧用彩条布进行维护,防止道碴掉落。
⒀两线间作业时,需要拉好防护绳,防止人员侵限。
4、安全施工二十个不准⑴不准饮酒上岗;⑵不准擅离岗位;⑶不准工作时间大脑、做私活;⑷不准钻车、扒车、跳车;⑸不准飞上飞下,扒车代步;⑹不准穿越线路或抢越线路;⑺不准在车辆下乘凉、坐卧、休息;⑻不准人、物侵入限界;⑼不准抢点作业;⑽不准当班睡觉;⑾不准走轨面、线路中心;⑿不准在边坡、危岩处休息;⒀不准在施工现场穿高跟鞋、拖鞋;⒁不准不设防就开始作业;⒂不准不系安全带、不设安全网、不穿防护服作业;⒃不准未搭设脚手架、未绑携带的笨重工具和材料;⒄不准抢撬作业;⒅不准机具、工具在人员休息时侵入限界;⒆不准从车底下递送料具;⒇不准在离钢轨2米内休息;5、无缝线路胀轨跑道预防措施⑴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要经常观察轨温变化,严格按照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
⑵当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察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
若碎弯继续扩大,应设置慢性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
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
⑶作业中如出现轨向、高低不良、祈祷拔道省力,轨端道碴离缝等等胀轨迹象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防胀。
无论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
当平均值达到10MM时,必须设置慢性信号,并采取夯拍道床、填满轨枕盒道碴和堆高碴肩等措施;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12mm,在轨温不变的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扩大时,必须立即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及时通知车站,并采取钢轨降温等紧急措施,,消除故障后放行列车。
⑷发现胀轨跑到时必须立即拦停列车。
在有条件的课采取浇水或喷洒液态二氧化碳等办法降低钢轨温度,整正线路,夯拍道床,按5km/h并放行列车。
现场派人监视线路,并不间断地采取降温措施,待轨温降至接近原锁定轨温时,再恢复线路和正常行车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