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执行力打造4 即时激励
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一个叫甘龙的大臣首先发言,他说: “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 乱!”
另外一些大臣也跟着说:“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古法、旧礼改不得!’”卫鞅理 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 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 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这时候我的这个朋友就说:“这样吧老婆,你来教我做吧?”
他老婆说:“好呀!”
他老婆告诉他如何洗菜、切菜,做的时候应该放多少的油盐酱醋,我这位朋友“吭哧吭哧” 搞了快两个小时终于弄好三个菜。把做好的菜端到桌子上,让老婆拿起筷子尝一尝他的手艺。 他老婆夹了一口菜放到嘴巴里,你猜一猜他老婆把这口菜夹到嘴巴里之后会做怎样的评价呢?
然后我的朋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拖完地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写 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向上海女人学激励》。第二天他跟老 板汇报工作,把自己从老婆那里学习来的激励心得向老板做了简单的介 绍,并且争取老板的意见,给公司营销办事处的主任开会之后,要拿出 来两个小时做专门的激励培训。老板听过之后也觉得十分可行,这是怎 样让员工充满工作动力的很好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案例】 上海女人的即时激励方法 我在2002年11月份跟一个朋友在一起喝茶,偶然之间谈起这个事情,我是朋友是陕西西安 人,也是北方人。他说:“你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女士们愿意嫁给上海男人做老婆?” 我说:“不知道。”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他说:“我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跟您揭开这个谜底。我在2002年五一结的婚,老婆是当地的 上海人。结婚三个星期之后的一个周末,我在家里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正在看书,这时候我 的老婆发话了,她说你在干嘛呢?我说在学习。老婆又说你能不能给老婆做一顿饭吃啊?我明 白这是开始向老公提要求了。我说你不会做啊?”中国人都知道北方男人在家庭当中最大的缺 点是大男子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我这位朋友是陕西西安人,他从小到大在家里没做过一次饭, 根本就不会做。而且他们两个人在学校期间做同学做了四年,然后谈恋爱谈了两三年,又工作 了四五年才结婚,认识已经八九年了,他老婆当然知道老公不会做饭。但是上海女人说起话来 就像撒娇,非要让老公尝试着给老婆做一顿饭尝一尝。这时候男人如果还是不做就说不过去了, 只好答应下来。因为做饭不是目的,让老婆感到欣慰才是真正的意图。
请注意今天你的团队当中不管有多少人,作为管理者来说,当员工 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你给予他的评价将会影响他以后做事的心态和行为, 同时会影响到组织当中其他人的行为。
比如我作为一个下属做完了这件事情,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怎样都已 经成了既定的事实,事已如此,木已成舟,重要的是上级的评价,奖罚 的制度将会改变和影响个人和整个组织的行为,这就是即时激励的作用。
肯定会有人认为这位老婆说了很多批评的话,比如盐怎么放这么多?酱油怎么放这么少? 味道好奇怪之类的。但是我要提醒一下,如果在家里的女士这样评价老公的第一次下厨,基本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上不要再指望老公做第二次饭。所以我的总结是男人在家里做不做家务基本上跟男人没有 关系,而是跟女人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我朋友的老婆夹起一口菜放到嘴巴里之后,表情马上就不一样了,变得非常吃惊的样子, 我的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赶紧问:“老婆,我的手艺怎么样?”
每个人第一次做一件事情都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评价,我朋友当时的心情可以理解。他老婆 的第一句话说:“这是你炒的菜吗?”
听到这句话我的朋友呆了,难道是不好吃吗? 他老婆说的第二句话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结果我的朋友很开心,他还谦虚地说:“第一次做怎么会呢?” 他老婆说的第三句话是:“我真的不骗你。” 结果就这三句话让老公的心情相当好,吃完饭之后老公主动承担了刷锅洗碗的任务。 我的朋友跟我说:“你看我的老婆如何步步为营的。结婚三个星期之后让我做了第一次饭,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我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漫谈上海与及时激励》。 在上海这个城市当中,我是这位朋友只是普遍现象当中的一个个体,现 在你知道为什么上海男人能够做家务、照顾家庭、持家做得比较好吗? 因为上海女人懂得激励,所以把一个人的观念转变过来形成一种习惯, 再形成一种热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尽管北方人对做家务都非常排斥, 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改变你的行为。
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 孝公决定变法,改革旧的制度,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令。
这个消息一传开,贵族大臣们都一起反对。不少大臣劝孝公要慎重,不要听信卫鞅那一套。 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卫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然后因为我心情很好,有时候甚至期待老婆让我再做第二次,结果老婆根本不再提做饭的 事情,又过了两个星期家务还是老婆做。但是两个星期之后的一个周末,老婆又用了换药不换 汤的方式让我做了第二次饭。人如果做第一次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就会很开心,以后对做同 样的事情会很有兴趣。所以我很高兴地就去做饭了,后来还承担了刷锅洗碗的任务。时间过得 太快了,结婚之后一晃五个月已经过去了。一直到了2002年的10月份,上海的10月还很热,我 在家做家务活有点累,就11月份,就停了下来拿起袖擦擦汗,稍不留意抬头的一刹那发现老婆 坐在半年之前我坐的沙发上,跷着二郎腿,嘴里磕着瓜子,看着电视,开心得不得了。我突然 一下子愣在那里,回忆从结婚之前做家务是零,到三个星期第一次,一直到最近的一个月在家 里做家务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50%以上,而自己一点没有感觉到这种慢慢的变化,只是觉得每 一次在家里做家务好像都很开心,原来每一次做完家务之后,老婆给予的评价让自己感觉很开 心。”
为什么守门员救下孩子之后又把孩子一脚踢飞呢?原因是他的职业 习惯。当他接到这个孩子之后职业思维在瞬间促使他把孩子当做了足球 踢了出去。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都是依靠习惯来支配的。
我们在过去的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的一些固有理念,可能本课程中的 理念与旧有的思想会产生一些冲突,但是我认为我所谈到的观念符合商 业价值的主流,也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新的结果思维,并且把它固化成新 的习惯,让它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产生影响。
卫鞅从古到今举出大量事实,说明变法的必要,把那些大臣驳得哑口无言。孝公听他说得 头头是道,把反对变法的大臣一个个都驳倒了,非常高兴,对卫鞅说:“先生说得对,新法非 实行不可!”说罢就拜卫鞅为左庶长(古时候一种官名),授予他推行新法令的大权,叫他抓 紧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淮的罪。这样,那些大臣都不敢吭声 了。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2.即时激励的应用
了解到即时激励的概念和定义,更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实际应用。 一个美国头号员工激励专家叫鲍勃尼尔森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如果 一个管理者不懂得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犯罪,因为他违背了人性”。这 说明激励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你会看到士兵能够视死如归,为什么有的 人即使能够获得很高的工资,也不一定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情。人们 行为的背后肯定会有一定的原因存在,所有的一切都跟激励有十分密切 的关系。
卫鞅到了秦国,托人介绍见到了孝公,卫鞅把他的一套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 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 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 将土,都要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真能做到这些,国 家没有不富强的。”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 说的啊!”
今天从历史的角度看商鞅变法对整个社会的进化和发展都起到了巨 大的作用,但是商鞅变法一开始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贵族的强烈 反对。商鞅想到的这个移动木桩的办法,就是为了能够减少在百姓民间 推行的阻力,最后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这50两黄金给了这个流浪汉。 从这一件事情的交易上看来好像是亏了,花了50两黄金交换木桩的移动, 但是对整个国家的变化来说他赚得太多了,因为他用50两黄金买到了四 个字:令行禁止。他树立木桩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即时激励的手法,使 得他主张的变革能够在众多百姓中间得到推行。
卫鞅很快就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了,孝公完全同意。卫鞅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 信,无法在百姓中间推行开来,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 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不多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 了人。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 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 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 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 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 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金奖给了他。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案例】
商鞅变法的故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 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他看卫国弱小,不足以 施展他的才华,就跑到魏国,在魏国当了好些时候的门客,也没受重用。卫鞅正在郁郁不得志 的时候,忽然听到秦孝公招聘人才,他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去。
这时候国家队的队员们就跟这位年轻的妈妈说:“大姐,快把你的孩子扔下来吧,我们一 起帮你接住。”但是这位妈妈很害怕,不敢就这样把孩子仍下去。
第四讲 即时激励(激励机制)
突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大姐,我是国家队的守门员,快把你的孩子扔下来吧, 我向你保证一定会接住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