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汇编01平庸无悔人一辈子路唱响统计“沂蒙颂”各位领导,同志们:大伙儿好!我是统计局副调研员阚俊青。
我报告的题目是《平庸无悔人一辈子路唱响统计“沂蒙颂”》。
马建波同志是倒在全国农业普查一线岗位上的。
那天上午,马建波主持召开了全市农业普查清查摸底培训会。
中午,他没有歇息,回家取急需上报的材料,在赶回办公室的路上,突发脑溢血,救护无效,永久的离开了我们。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阶段的人民战争。
第三次农业普查,农村经济主体更加多元,使用PDA现场登记,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任务更加繁重。
马建波担任市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综合组组长,承担了大量的协调、组织工作和具体业务。
短短三个月的时刻,他先后组织召开了7次全市普查会议,完成了“两员”培训和清查摸底;搜集整理了近2万家涉农单位名录、100多项指标数据;撰写材料、收发货物、现场督导、电话调度,事必躬亲,一件别漏。
有一次,上级下发普查员急用的工作手册,他在托运站,向来守候到晚上11点多,当晚清点、打包,翌日,数万本手册全部分发到普查员手中。
并且,他负责的农业科所有日常业务,一项也没有耽误。
三个多月,一天也没有调休。
他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别停的运转着。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勇于担当的人。
他见事别推诿,遇难别退缩,出色履行了服务进展的职责。
2013年,全国开展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国家制度只设计到县一级,乡镇如何办?党委政府指导农民增收、脱贫攻坚都需要这方面的事情。
马建波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把一体化改革延伸到乡镇的设想。
可是,这要做多少具体的工作呀!建波说,工作需要,再难再累也要干。
他和科室的同志们一边主动向上级局汇报衔接,一边开展方案制定,样本点选取,调查小区图绘制等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延续奋战,一套覆盖全市、城乡可比的居民收支统计体系建立起来了。
马建波说过,统计数据尽管枯燥无味,但是,假如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就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2017年,马建波主笔撰写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刊物全文刊发。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人。
统计工作整天与数字打交道,重复而单调。
马建波却乐此别疲,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用一项项工作创新,展示统计人一具个精彩。
一天晚上,10点多了,我看见马建波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我推门到里面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建波,这么晚了,还加班。
”他一愣,看见是我,激动的拉着我的手说:“阚局长,你看,那个数据处理程序终于做出来了。
”我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和兴奋。
这正是普查所急需的程序呀,提高了80%工作效率,差错也全部消除了。
马建波还创新了“培训一线工作法”。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他担负集中培训任务。
为了提高效果,每到一具县区培训,他总是提早到乡镇、农户组织试填试报,发觉咨询题,修改充实说稿。
几场培训下来,他做了上万字生动鲜活的备课记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来,他先后研发了农业统计上直报平台,粮食调查全面统计,畜牧业统计村级起报等等,有的还在全省推广应用。
他算是精益求精、如琢如磨的“统计工匠”。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忠诚职业操守的人。
去年,农业普查登记试点开展数据质量检查。
在结束费县检查,返回单位的路上,一家企业打他手机,说数据差异的原因寻到了,但疑惑如何修正。
此时,已近中午,有的同志觉得,因为一具小差错再返回,别值得。
但建波表示,差错再小也是错,就得改,绝别能留下数据质量的后患。
他说服了同事,重返企业核查,向来工作到下午两点多。
还有一次,跟农业部门进行数据会审,我们发觉县区上报数据差异比较大。
分析原因,乡镇统计常常换人,业务别熟,基础数据出了咨询题。
针对这种事情,马建波经过实地调研,在全省领先制定了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治理方法,有效操纵了数据差错。
他算是坚毅的数据质量卫兵。
马建波同志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
在大伙儿的印象中,马建波关于别人请他帮忙的事,从未说过“别”字。
一年冬天,河东区局一名女同事因业务别熟,年报别能按时完成,就请他帮忙。
劳苦了一天的他,依然一口应承下来。
就在紧张忙碌的时候,这位同事的家人打来电话,说孩子发高烧,让她连忙去医院。
几番督促,她才匆忙离去,一忙就到了翌日早上5点多。
当她回到市局农业科时,发觉马建波趴在办公室桌上睡着了,表差不多报完。
马建波见别得别人受苦降难。
单位有位老同志得了病,大伙儿纷纷捐款,100元、200元,他坚决果断的捐了1000元;义务献血、志愿活动,每一次都能看到他积极的身影。
2000年、2011年,他两次主动请缨,挂职帮扶困难村,都被评为全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马建波同志在平庸的岗位上,用行动和生命,书写了踏实而无悔的人一辈子,唱响了统计“沂蒙颂”。
感谢大伙儿!02我统计人一辈子的领路人恭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伙儿好。
我是市统计局的臧小玮。
我报告的题目是《我统计人一辈子的领路人》。
我到市局农业科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县卡年报。
那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150 多项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部门、专业、县区的数据也一股脑地压下来,我全然理别出头绪,几天下来,也毫无发展。
“小臧,年报搞的如何样了?有什么咨询题没有?”那天下午,马队长咨询我。
“啊,还差……”我支支吾吾的。
看到我手脚无措的窘态,马队长面带微笑,走到我的办公桌前,特别理解的模样,“每个人刚接触报表时都会如此”,他安慰我说,搞年报要先从最基础的指标含义入手,弄知道了就别难了。
那个指标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指标要怎么样把握,这些指标数据从哪里来,怎么样验证核实。
要言别烦,清楚透彻,我很快掌握了县卡年报的要点和流程。
如今,这项工作对我早已别是什么难事。
回想起来,这是我在马队长手把手教导下,学的第一手活。
农作物调查是我们科的一项重要工作,调查内容多、时刻紧,再加上基层统计人员经常更换,县区问的电话一具接一具。
我们疲于对付,占用了大量的时刻。
这时,我常常看到马队长放下手里的活,皱起眉头。
“这基本上很简单知道的咨询题,如何还有这么多县区打电话询咨询?”我和同事面面相觑:“这种事情,全系统都如此,也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但我们,要想方法改进这项工作。
”马队长坚决地说。
从那之后,白天,马队长别停地和县区电话交流,查阅制度;晚上,一具人对着电脑敲敲打打。
一具多月后,他制定了“农作物统计50 咨询”,以一咨询一答的形式列出了日常统计的咨询题、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
这未来,县区询咨询的电话越来越少,省局查询也慢慢少了临沂的名字。
我和同事把更多的时刻用在调研分析上,有几篇还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
遇到咨询题时,调查研究,拿出法子,提高效能,马队长教会了我推进工作的办法。
马队长时常微笑着,嘴角却总是僵硬地上歪着,这是他患上面部神经麻痹留下的后遗症。
那是2012 年的夏天,全市开展夏粮实割实测调查。
这是一项和时刻赛跑的工作,必须在惟独半个月的麦收期间全部完成。
马队长带着我们下地头、选地块、框样本、贴标签,收割、晾晒、脱粒、称重……这样精细复杂的工作,都要赶在太阳暴晒之前完成,每天凌晨5 点多就下地作业。
延续高强度的劳作,他得了面部神经麻痹,别得别被我们拽进医院住院治疗。
没过几天,病情得到操纵后,他就坐别住了。
医生拗只是他,叮嘱他出院后一定别能见风受凉,否则会留下后遗症。
时刻别等人。
就如此,出院的翌日,他又回到了夏粮实测的现场。
为了避风,他只能在颈项上围着一条厚厚的围巾。
这可是30 多度的大热天啊。
如今回想起来,他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围着厚厚的深色围巾,基本上这个夏天田野里最漂亮的风景。
马队长在工作上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日子中,他关爱同事、力尽所能,教会我怎么与同事和谐相处、同心同向、聚力前行。
我们科有5 个人,惟独马队长一具男同志,平时搬货物、加夜班、上街打扫卫生等苦活累活,他从来基本上带头做,刮风下雨时,他经常开着自己的车帮着同事接送孩子。
我们科的大哥姐庄凤,对马队长赋予她的帮助最是刻骨铭心。
庄大姐的母亲有肺心病,常年需要照应。
那年,庄大姐的母亲又犯病了,当时爱人和孩子都别在周围。
马队长知道后,赶到庄大姐家里,把她80多岁的老母亲从6 楼背下来,送去医院。
自那未来,只要庄大姐照料只是来,马队长都会及时浮现在她家里,帮忙扛氧气瓶、送医院复查……时刻长了,庄大姐内心过意别去,母亲犯病时就故意少寻他。
马队长知道后,主动跟她说:我们这么多年同事了,再说住的又近,你别寻我寻谁?话说得实在又真诚。
庄大姐如今想起来还止别住地掉眼泪。
她总说,马队长对我有恩,可这份恩情,我这辈子是还别了了。
马队长,是您,把我领进了统计的大门;是您,培养了我服务奉献的品质;是您,锻炼了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您,放心走吧,我和同事们一定会沿着这条路,扎实走好统计人一辈子的每一步。
感谢大伙儿!03我认识的马队长恭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伙儿好,我是蒙阴县统计局的李潇。
我报告的题目是,《我认识的马队长》。
第一次接触马队长是在六年前。
刚参加工作,正好赶上县政府开展农业进展专题调研,要求统计局将本县事情与全市及相关县区进行对照,寻出差距、提出建议。
面对几天搜集来的一堆数据,怎么样比对,如何分析,我懵了。
已是晚上九点多,这时我想起宋姐跟我说过,“市局马队长业务熟练,人又好,有什么难题能够向他请教”。
我硬着头皮,忐忐忑忑的拨通了马队长的电话。
“喂,哪位啊”,温暖又亲切的声音。
“马队长,我是蒙阴的小李,实在是不行意思,这么晚了还给您打电话,有个急事想请您帮忙”。
于是,我就把数据整理分析的事,如数家珍地向他说了一遍。
“小李,先别着急,我帮你看看如何弄,你先回家歇息吧”。
因为内心装着事儿,翌日我早早的来到办公室,赶忙打开电脑,看到了马队长发来的邮件,下面还附有留言,“先把分析结果传给你,回头我们再细细探讨。
”我快速打开文件,发觉所需要的数据比对、优势差距等等一目了然。
紧张了几天的我,顿时如释重负。
那一刻,我再也操纵别住自己的眼泪,别是因为这些天的加班委屈,而是在最无助,最无奈时,马队长给我的那份关心与感动。
后来,与马队长接触多了,他的热心肠让我有了更多的体验:别论我们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啥难题,只要向他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从别推辞。
宽和而热情的马队长,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却是一丝别苟,近乎苛刻。
20XX年,全市开展第一次“土地流转”统计调查,蒙阴作为农业县,有20余万农户,工作量特别大。
几次上报,总有个别数据存在异常,可是又寻别到具体原因,我一筹莫展。
马队长大概早有洞察“小李,你们县农作物种植面积那么大,假如就这么上报了数据,会对土地流转政策的降实带来多大妨碍。
我这就去你们县里看看,到底是什么大咨询题让你这样犯难”。
语气严肃而坚决。
就如此,他与市局农业科的同志,当天中午就来到我们县,召开部门联席会,进村入户,核查数据。
经过紧张忙碌的工作,数据异常原因终于寻到,紧继续指导着我们一一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