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作文素材【篇一:议论文素材(学习类)】议论文素材关于学习1.事实论据(名人与博学)(1)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
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生命书、术数、方技等6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南北朝的祖冲之,是著名的数学家,他推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在世界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7位数字。
这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因此日本有位数学家曾建议把圆周率改称“祖率”。
他对王码文历法和机械也很有研究,他编制了《大明历》,测定了回归年的天数,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间,跟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结果只差50秒钟。
他创造了“水推磨”、“千里船”、“指南车”。
他还是一位研究经书和诸子百家学说的学者,注释过《老子》、《易经》、《论语》、《孝经》等书。
(3)郭沫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
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提出了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一系列文学论著,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
郭沫若一生著述丰富除了创作许多诗歌、小说、剧本,写了许多历史、哲学、政治论文以外,还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
《沫若文集》有17卷之多。
郭沫若的渊博多才,是终生勤学苦读的结果。
(4)清代的曹雪芹,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代人称赞他“诗笔有奇气”。
他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
在他的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
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5)博学教授陈寅恪,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学者陈寅恪。
人称“教授之教授”。
著名学者吴密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统论之,吾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他在少年时代就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经书和《二十四史》;13岁留学日本东京巢鸭弘文学院,21岁留学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瑞士苏黎世古学,美国哈佛大学。
他精通英、德、法、日文,还基本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梵文、巴利文、波斯文、突厥文、西夏文、藏文蒙文和满文等19种文字。
他先后在香港和内地多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授,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他对魏晋南关朝史,随唐史,蒙古史,以及对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
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并有《金明馆丛稿》等大批论文。
(6)旷世奇才——达芬奇提起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多数人只知道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最伟大的画家,会想起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其实他不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作家和工程师。
在数学方面,我们使用的加减号就是他发明的,还留下过不少立体几何方面的论述;在解剖学方面,他有6本专集,成为生理解剖学的先驱;在物理学方面,提出了惯性原理,发展了液压联通理论和杠杆原理。
他在天文、水利、建筑等方面都有建树;他曾经制造过飞行器,并能让它在低空气温行;也曾设计过蒸汽机;他还是位作家,他著有幻想小说《东方游记》,写过不少寓言和诗歌。
同时代人称赞他是一位“完全的人”。
达芬奇真是一位旷世奇才。
2、理论论据(1)学莫大于博,行莫于约。
唐马总《意林附编袁准正书》(2)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
宋程颢《二程全书》(3)多识由博学。
宋欧阳修《和圣俞》(4)博取广收,取精用弘。
郑振铎《赞歌朝霞般的舞蹈》(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实,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病者也(汉王龙)(7)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
(胡适)(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9)博览多闻,学问决熟。
(汉.王龙)(10)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
(晋.葛洪)(11)读书破万卷,下毛如有神。
(唐杜甫)(12)必须多读书,多读书才可以增益见闻。
(徐特立)(13)边缘科学诞生以后,要求学者们具有更广泛的学识和更联系的思维。
[美] 贝弗里奇非博不成成专(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清.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15)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汉.黄石公《素书.求人之志》(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萧抡《读书有所见作》(17)人不知书,其去禽兽也,仅及半耳。
严复《救亡决论》(18)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
茅盾《“入迷”》(19)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20)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
(美)梭罗《活尔登阅读》(21)书应能通向四个终端:智慧,虔,愉悦或实用。
?英?德纳姆《论智虑》(22)读一切好书如同与往昔时代最优秀的人们交谈。
?法?笛卡尔《方法论》(23)人们说生命是最重要的,而我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
?美?史密斯《回想录》(24)书籍是心灵的良药。
希腊谚语(25)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俄罗斯谚语(26)每当我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我就像结交了一位新朋友;每当我阅读以前读的书,就像是故友重逢。
(英)哥尔德斯密斯《世界公民》(27)选择书籍,不次于选择朋友。
美国谚语(28)对每本书都相信的人,不如一本书也不读的人。
日本谚语(29)一本坏书,比十个强盗更坏。
意大利谚语(3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十二韵》(3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忄享落第诗》【篇二:有关勤奋的议论文素材】关于勤奋的作文素材这些素质就跟水火一样,掌握得好,可以为你造福,掌握不好,就遗患无穷。
--狄更斯《荒凉山庄》智慧越是遮掩,越是明亮,正像你的美貌因为蒙上黑纱而十倍动人。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同一个美丽而聪慧的人相处,能使人紧张的神经放松,感情变得柔和。
--巴尔扎克《公务员》对着疯狂的暴力,只有机智才能抵抗。
--雨果《海上劳工》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托尔斯泰《世界名言录》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高尔基《外国名人名言录》人聪明就会发财。
傻瓜决不会致富。
--高尔基《崔可夫一家》他听天由命,对自己的一切缺点置之不顾,他认为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是最好的人生哲学。
--狄更斯《荒凉山庄》任何一种美好的行动,都能使最坚强的人跟世界和好,使他对世界充满信心和希望。
--狄更斯《圣诞故事集》最重要的是,我现在完全知道了,一个人活着不能够光读理论和穷究哲理,而必须实实在在地生活,这就是说,必须做一个实际的人。
--《托尔斯泰传》宁肯你交到我手里一只山雀,不愿你空口答应我天上一只仙鹤。
--托尔斯泰《两兄弟》手艺高的工人通常总有一个缺点。
他们不大相信别人的能力。
--泰戈尔《沉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成功就是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中所追求的。
然而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永远勤奋。
“德隳于惰,名立于劳。
”众所周知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
试想如果他幼年不每日勤奋刻苦练字怎么能练就有“骤雨狂风”之势的草书同样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坚持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中有几次竟因专注而被反锁在图书馆中但他毫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
由此可见陈景润日后的成就与他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
正如茅以升所说“对于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难道不是吗?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再勤奋。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风雨无阻寒暑不辍。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四十年后他终于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巨著——《资本论》。
从马克思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奋。
纵观古往今来无数满誉全球的伟人无不是通过付出辛苦的汗水勤苦奋斗之后才获得成功。
勤奋就像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只有拥有勤奋才会获得成功尝到成功清纯的甘霖我国古代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从古至今勤奋一直是人们赞颂的话题。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的确是这样虽然勤奋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一定需要勤奋。
我国免疫学家孔宪涛就是靠勤奋取得了成功。
50多年来孔宪涛每天除了睡五到六个小时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苦读与免疫学有关的杂志书籍剩余的时间他也不休息而是外出收集信息、观察动态或是做一些实验。
多例罕见病都是通过他亲手做实验发现的。
虽然这些发现必然存在一些机遇但“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孔宪涛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必然离不开他多年勤奋地学习、实验如果没有这些作为铺垫那么他也不可能抓住机遇发现这么多病例取得如此的成就了。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高尔基也是勤奋的模范。
他早年过着流浪生活每天在十几个小时的繁重劳动之余不顾老板的鞭打责骂挤时间偷着学习。
他在一家商店学徒时干完活便躲在物品储藏室里读书。
没有蜡烛照明他就把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做灯夜读。
他在一家面包房当工人时就在揉面台上架上书一边揉面、一边看书。
正是他在这段时间勤奋阅读所积累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知识使他得以写出《海燕》《母亲》等传世之作。
2009年台湾魔术师刘谦在春晚上变出神奇的魔术让人们惊叹。
在他仿佛被光辉笼罩的时刻又有谁想到他在台下刻苦的练习呢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刘谦也不例外。
为了钻研魔术他几乎废寝忘食、不眠不休。
对此他还有一个糗事一次刘谦的好友魔术师小林浩平送给了刘谦一个戒指刘谦拿到戒指的第一反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马上问小林浩平这个戒指可以用来变什么魔术。
在没有问到结果的情况下刘谦失望地拿着戒指到钻研去了把尴尬的好友小林浩平晾在一边。
或许有人觉得刘谦过于失礼但这件事不正是刘谦勤奋最好的写照吗若没有这些刻苦的钻研、练习刘谦最后也不可能拥有炉火纯青的技艺被人们青睐而取得成功了。
华罗庚说过“成功在于勤奋。
”不懂勤奋的人生只是从零到零的虚线只有勤奋才能让人生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的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