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耕整地机械
• 一、中耕机的类型与构造 • 动力:人力、畜力、机力 • 连接:牵引、悬挂、直接 • 用途:全面、通用、行间中耕机 • 条件:旱地、水田 • 工作部件:锄铲式、旋耕式
• 二、中耕机的工作部件 • 锄铲式、旋转式 • 锄铲式:除草铲、松土铲、培土铲
重点内容
填空:耕整地机械的类型、铧式犁分类 简答: 旋耕机功用、圆盘耙功用
特点:结构简单紧凑、 重量轻、机动性强, 应用最广,尤其适用 于小块田地和果树行 间耕作。
(三)半悬挂犁
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 液压悬挂机构相连, 但悬挂架与犁架不是 固定在一起,而是通 过杆件铰接。提升时, 犁的前端被提起,后 端像牵引犁一样设有 尾轮,通过液压油缸 改变尾轮相对于犁架 的高度。前后液压机 构相配合来改变耕深 和实现升降。在运输 状态下,犁的后部重 量由尾轮支撑。
2、辅助部件: 犁架、悬挂架和悬挂 轴,用来将犁组成整 体,并悬挂在拖拉机 上。
(一)工作部件
1、主犁体:铧式犁的主要部 件,由犁铧、犁壁、犁侧板、 犁托和犁柱组成。
犁铧:又称犁铲,主要起入土和切 土作用。常见类型有梯形、凿形、 三角形。
犁壁:位于犁铧后上方,与犁铧共 同构成犁体曲面,起切土、碎土 和翻土作用。后部可加装延长板, 用来保证耕深增大时的翻土性能。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组合 式和栅条式。
➢ 犁架:用来安装犁体 或其他部件,组成整体 并传递动力, 带动犁 体工作。 ➢ 悬挂架:装在犁架前 端,由两根支板、斜拉 杆和牵引板组成,三者 用螺钉固定在犁架上。
(二)辅助部件
➢ 悬挂轴:装在牵引板上, 其两端为两个下悬挂点, 分别与拖拉机悬挂机构 的左右下拉杆相连接。
➢ 调节丝杆:耕作时,通 过调节丝杆转动悬挂轴 对犁进行调整。
•
b收获后的浅耕灭茬作业
•
c撒播后土壤覆盖
• 一、圆盘耙的类型 • 1、按机重与耙片直径分类 • 重型、轻型、中型 • 2、按挂接方式分 • 牵引式、悬挂式、半悬挂式 • 3、按耙组的配置方式分 • 单列式、双列式、对称式、偏置式、交错
式
➢类型:按机质量和耙 片直径分为重型、中 型和轻型; 按机组
耕地机械 铧式犁
耕地机械 圆盘犁
平地机械
第一节 铧式犁
一、铧式犁的种类及特点
铧式犁按不同特征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使用动力,可分为:畜力犁和机力犁(拖拉机 犁)
按翻垡方向,可分为:单向犁和双向犁 按耕作深度,可分为:普通种植犁(12-30cm)
和深耕犁 (30-50cm,可深达1m) 按用途,可分为:通用犁(水田犁、旱田犁)和
犁刀有直犁刀(改良的蓄力犁和特种用途犁)和 圆犁刀(普通机力犁);圆犁刀一般只装在多铧犁最 后一个犁体前,以获得整齐的沟壁。
3、小前犁
位于主犁体左前方,工作时先耕起上层一部分土 壤、残茬及杂草,并先于主垡翻转到沟底,以提高主 犁体的覆盖质量。
(二)辅助部件(因犁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悬挂犁的辅助部件主要有:犁架、悬挂架、悬 挂轴、调节丝杆、限深轮或支撑杆等。
➢结构:主要由耙组、 耙架、牵引或悬挂 装置、角度调节装 置等。
(二)圆盘耙的工作过程
(三) 耙地的方法
a 按犁耕方向分:顺耙、 横耙、斜耙
b按行走路线分:梭形、 回形、套耙、对角交 叉如图5-10
• 三、镇压器
• 主要用于压碎土块,压紧耕作层,平整土 地或进行播后镇压,使土壤紧密,有利于 土壤层水分上升,促使种子发芽。
特点:比牵引犁结构简单, 重量轻,机动性好,易转向; 比悬挂犁能配置更多的犁体, 稳定性、操向性较好,在大 幅宽的犁上采用,是大功率 拖拉机的配套产品。
(四)手扶拖拉机犁
直接连接在手扶 拉机上,靠手动升降 机构操纵犁的升降。
(五)翻转犁
二、铧式犁的工作部件
1、工作部件: 主犁体,完成耕地任务, 有些犁上带有圆犁刀和小 前犁,用来协助主犁体更 好地工作。
➢ 支撑杆:支撑杆上端的挂结孔为上悬挂点,用来与 拖拉机的上拉杆进行连接。
➢ 限深轮:用来调节耕深
第二节 耙与镇压器
• 目的:耕后土壤的松碎程度与地面的平整 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载植的要求。整地,
为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条件。
• 包括:耙、耢、镇压器、起垄犁、作畦机 等
• 圆盘耙 a旱地后的碎土及播种前的松土、 除草。
(一)牵引犁
通过牵引装置以一 点挂接在拖拉机的 牵引板上。拖拉机 对犁只有牵引作用。 通过犁本身具有的 行走轮和调节机构 来支承犁并调节耕 深和犁的水平。
特点:结构复杂, 重量大,灵活性差, 主要适用于大面积 平原旱作地区。
(二)悬挂犁
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 的悬挂机构以三点连 接,靠拖拉机的液压 系统操纵犁的起落和 调节耕深。运输时将 犁升起,犁的重量由 拖拉机承担。
b牵引式、悬挂式、直接联接式 c中间传动式、侧边传动式
• 特点:作业质量好,工效高,既能抢农时、 省劳力,又可减少机器下田次数,减轻对 土壤的压实。南北方均可用,尤其适用于 水田和菜地。但耕深较浅,覆盖质量较差。
构造与
工作原理
• 2、旋耕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 刀轴和刀片是主要工作部件
3、旋耕机的使用 a.正确安装旋耕机刀片 b.正确操作旋耕机 c.耕深和碎土性能调整
第五章 土壤耕作机械
第一节 整地机械的类型与功用
1、耕作工作的主要目的:为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创造良 好的土壤环境,为此人们用各种手段对土壤进行加工。 2、耕整地机械的类型与功用: (根据其完成土壤耕作任务的不同)可分为: 耕地机械(即对整个耕作层进行耕作的机械),主要包 括铧式犁、圆盘犁等; 整地机械(耕地后对浅层表土再进行耕作的机械),常 用的有圆盘耙、钉齿耙、水田耙、旋耕机等; 少免耕机械(主要是根据少免耕法,对土壤不进行或少 进行耕翻的机械),如深松犁、联合作业机等。
第五节 中耕机
• 目的:中耕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松土、 除草、追肥、培土及间苗等作业,目的在 于疏松地表、消灭杂草、蓄水保墒,促进 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透气性,以利于作 物生长。
• 要求:除净杂草,不伤幼苗,表土松碎不 伤害作物根系,土壤翻动要小,不乱土层, 中耕深浅一致,能满足不同行距的要求, 仿形性好,工作可靠,调节方便。
卧轴式灭茬机结构
立轴式灭茬机
• 三、秸杆还田机
• 在灭茬的基础上翻旋地表土壤与碎秸杆混 合均匀埋入田间。
四、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中的一种技术,在未耕整的茬地上直接播种。 比传统播种机多切断残茬和破土开种沟的破茬部件。
• 注意:采用免耕播种时,为防止未耕地残 茬杂草和害虫的影响,播种的同时应喷施 除草剂和杀虫剂。若播种机无上述功能, 则需将种子拌药包衣,以防虫害。
挂接方式分牵引式、 悬挂式和半悬挂式;
按耙组排列方式分单 列(对置式)耙和双 列耙。
双列偏置式
双 列 对 置 式
二、圆盘耙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一)圆盘耙的构造
➢特点:与铧式犁相比, 所需动力小,作业效率 高,并能以耙代耕,节 省能源,避免过度耕翻 土壤,且耙后能使土壤、 杂草、根茬、肥料等充 分混合,以促进土壤中 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 的分解。
• 二、联合耕整机 • 一次能完成两种以上作业项目的机具。 • 分为:深松联合耕整机、耕耙犁、多用组合犁
• 深松联合耕整机主要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深松为主,兼顾表土松碎,松耙结合。即可用 于隔年破除犁底层,又可用于形成上松下实的熟 地全面深松,也可用于草原牧草更新、荒地开垦 等其他作业。
特种犁(山地犁、果园犁、沼泽犁等) 按与拖拉机连接方式,可分为:牵引犁、悬挂犁、
半悬挂犁、以及与手扶拖拉机直接连接的犁。
以旱地为主的北方铧式犁系列(20种型号), 犁体幅宽有25cm、30cm、35cm三种,耕 深为16~30cm,其中有两种属于深耕犁, 深度可达42cm。
以水地为主的南方铧式犁系列(12种型号), 犁体幅宽有20cm、25cm,耕深为 16~30cm。
• 可分为V形、网环形、圆筒形
第三节 旋耕机与联合耕整机
• 一、旋耕机 • 用拖拉机驱动,一次完成耕耙作业的机器。
碎土能力强,耕后平整,土壤细碎,减少 了拖拉机进地次旋耕机有与各拖拉机配套的各种型号
1、旋耕机类型、构造与工作原理 类型a横轴式、立轴式、斜轴式
(一)工作部件
1、主犁体
犁侧板:又叫犁床,装在犁托的左 侧面,用来支持犁体和平衡犁体 工作时产生的侧压力,使犁稳定 地工作。
犁托和犁柱:犁托是一连接件,犁 铧、犁壁、犁侧板和犁柱都装在 犁托上,组成犁体,通过犁柱上 端固定在犁架上。犁托和犁柱可 制成一体,也可分开制作。
2、犁刀
安装在主犁体前,用来沿垂直方向切开土壤,以 减少犁胫的磨损,并可形成较为整齐的沟壁,防止沟 壁塌落,以利下次耕作。
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 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保护性耕作四句话: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 翻、化学除草
常用的机具:深松犁、灭茬机、秸杆还田机、免耕 播种机
• 一、深松机 • 深松犁
层耕犁
少免耕机械 深松犁
• 二、灭茬机
• 分为立轴式和卧轴式,将田间直立或铺放 秸杆粉碎。
• 耕耙犁
第四节 保护性耕作机具
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机械化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耕作 工具,成为“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改 变土地的原有状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 地生产率。
• 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比如耕 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 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 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 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 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 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 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 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 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 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是以 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 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 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 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取消铧 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 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