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普通用卷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囊泡膜可来自内质网,而不能来自细胞膜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磷脂分子无关C. 细胞膜上存在与信息传递有关的信号分子和受体D. 肌肉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没有激素的受体2.下列细胞中的酶,在进化史上可能出现最早的是()A. ATP合成酶B. 纤维素酶C. 线粒体氧化酶D. 乙酰胆碱酯酶3.基因I和基因II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B. 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C. 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D. 基因I和基因II在转录时不存在A和T配对4.用玉米做实验材料,相关基因为A、a和B、b,欲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因素对得到该性状分离比影响最小的是()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 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C. AA和Aa的表现型是否相同D. 是否严格遵守统计分析方法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B. 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C. 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6.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桉树和菠萝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B. 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C. 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D. 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7.某兴趣小组用多株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植株做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实验步骤和分组处理见表,回答下列问题.A组 B 组 C 组D组①天竺葵经过24小时“X”处++++理②小烧杯中加入等量液体 NaOH溶液蒸馏水蒸馏水蒸馏水注:表中的“”表示有该项操作.(1)步骤①中的“X”处理具体是指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2)经过步骤⑤处理后,C组植株的叶片变蓝色,A组和B组植株的叶片均无明显的颜色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组植株______,B组植株______.(3)经过步骤④处理后,从C组和D组植株叶片上各取面积为4cm2大小的叶片,测得其干重分别为M克和N克,假设各组实验所用天竺葵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相同,则M-N可用来评价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C组植株叶片______(填“积累”、“消耗”或“制造”)有机物的能力.8.回答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的问题.(1)水分子可以借助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但速度较慢,原因之一是水分子从磷脂分子的缝隙进出细胞,______.(2)有多种信息分子参与人体水平衡的调节,例如______、抗利尿激素等.(3)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快速重吸收水,其原理是: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经过信息转换,促使囊泡向靶细胞膜转移,囊泡膜上很可能含有______.(4)当人体饮水过多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会______,但由于存在______调节机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9.为探究田鼠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杂交实验,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对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合理的解释:①患病性状只在______(填“雌”或“雄”)性田鼠中表现;②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______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用A、a 和B、b表示)(3)请从F1和F2中选择小鼠,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实验方案:______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______.10.回答下列关于某森林群落的问题.(1)在群落水平上可研究的问题除了种间关系、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优势种外,还有______.(填3个)(2)设计实验探究森林群落中两种植物的根系是否存在竞争.实验步骤:①在相同环境中选取多株植物甲和植物乙,要求植株大小和______大小基本一致.②单株种植植物甲和植物乙作为对照组1,间距0.5米种植两株植物甲作为对照组2,______作为对照组3,______作为实验组.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植株根系生长情况.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普通用卷预期结果和分析:若实验组植株的根系显著小于对照组,则______.若实验组植株的根系大小与对照组2和3差异不明显,则植物甲和植物乙的根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例如,______过大导致竞争不明显.11.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EMB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呈黑色.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经过灭菌处理的是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的操作为______.(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操作.从功能上看,EMB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______倍,将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45,黑色菌落为5,则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个.(5)若要测定待测水样中酵母菌的数目,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填“更大”或“更小”)的滤膜.12.乙肝病毒表面有T1蛋白和T2蛋白,免疫接种实验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
科研人员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番茄,用于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回答下列问题:(1)T1蛋白和T2蛋白进入实验动物的肠道后,会被实验动物小肠黏膜上的一种M 细胞当做______处理,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产生相应的______,使实验动物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2)用转基因番茄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含T1蛋白),所用的目的基因是______,所用的运载体是土壤农杆菌的______。
(3)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目的基因在乙肝病毒DNA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______(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断。
(4)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后,通过分子检测,已确定该植株所结番茄中含有T2蛋白,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例如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小泡移动,与高尔基体膜融合,A错误;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有关,B错误;C、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D、神经细胞也可以作为多种激素的靶细胞,如可接受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当生物膜失去活性后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变成全透性.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过程,掌握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法,再结合选项准确分析.2.【答案】A【解析】解:A、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只要是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就会有ATP的合成和分解,因此一般存在ATP合成酶,A正确;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出现较晚,B错误;C、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而真核细胞的出现晚于原核细胞,C错误;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普通用卷D、乙酰胆碱酯酶是神经递质分解需要的酶,在进化史中,神经细胞出现晚于原核细胞,D错误。
故选:A。
生物进化的一般过程: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和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进化的一般过程,掌握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3.【答案】D【解析】解:A、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A正确;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B正确;C、基因Ⅰ和基因Ⅱ若是管家基因,则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如ATP合成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呼吸酶基因,C正确;D、转录时,碱基互补配对为A-U、T-A、C-G、G-C,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在转录时存在A和T配对,D错误。
故选:D。
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与多对相对性状有关;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识记转录的过程,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识记基因与基因产物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答案】A【解析】A、所选实验材料如果是双杂合体,则自交后代能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是纯合子,杂交后再自交也可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能独立遗传,则会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不能独立遗传,则不会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C、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说明是完全显性,自交后代才能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D、严格遵守统计分析方法是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保证,D错误;故选:A。
题干是探究两对等位基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两对基因均为杂合的亲本自交,子代要得到9:3:3:1的性状分离比,从性状分离比看本题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而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