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驻马店风土民情介绍

驻马店风土民情介绍

有人问你们驻马店有啥?我“嘿嘿”笑笑“不知道”现在好了,看看吧本人把涉及家乡的特色均以黄色标记,见笑了驻马店(本人家是泌阳县)历史上以盛产苎麻而出名,故名“苎麻店”;后因历代皇家在此设立驿站,又名“驻马店”。

西周初年,周公派人到各地测量,测定中原为中州之中,汝南(今驻马店市)更在中原之中。

所以人们在汝南聚土垒石“天中山”为标记。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刻。

驻马店的文化也因此冠名“天中文化”。

这里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留下了孔圣涉足的故迹,更孕育了一代名相李斯、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光耀史册的名人。

天中文化起源悠远绵长,发展生生不息。

本栏目从天中名胜、文化古迹、历史名人、名典轶事、天****产、民俗文化等六个方面为您讲述驻马店的风土人情、文化渊源。

一、天中名胜1、中原盆景——嵖岈山嵖岈山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毗邻京广铁路、京深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

山势嵯峨,怪石林立。

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连环错落,秀蜜湖、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点缀其间;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兼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雁荡之幽,既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隐居著述、获取灵感的宝地,又是中央电视台剧组《西游记》主要外景地之一。

嵖岈山以其独特的风景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1987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国家级森林公园—薄山湖风景区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境内,107国道西侧3公里,毗邻京广铁路。

景区群岭苍翠,碧水千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洞庭之宏阔、西湖之秀雅、漓江之明媚,素有“天然生态公园”、“中原漓江”之美誉,是旅游、观光、避暑消夏、垂钓狩猎的理想乐园,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为《西游记》、《长征》拍摄外景地,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区。

3、武当齐名——铜山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30公里处,它以山势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称,据传,张三丰曾云游到此建宫布道,数年后游武当,成为一代太极宗师。

由于铜山与武当的这一渊源,在豫南有“南朝****,北谒铜峰(铜山)”之说,铜山下原有北宫、南清宫两座道观,铜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凉禅寺(佛教寺院),现南宫尚存。

一山纳二教,既成为佛、道融合的象征,也成为铜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银杏、杉木、金钱豹、水獭、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等。

1994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4、中国最大佛教寺院——南海禅寺南海禅寺位于汝南县城关东南,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因处于小城辽阔的小南海,故称“南海禅寺”,历史上被誉为“蔡州八景之一”。

1994年,台湾著名高僧明乘法师(汝南人)出巨资复建此寺,现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亚洲屈指可数的一大寺院。

台北白圣法师的舍利塔,也建在此寺。

全寺占地300亩,从北到南依次有12菩萨、12生肖、12姻缘建筑的12座花岗岩牌坊,之后是该寺的主体建筑,正方形的大雄宝殿和四大配殿。

其中大雄宝殿超过了故宫太和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建筑规模。

5、中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宿鸭湖宿鸭湖位于汝南县西北部,面积239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人工水库,北誉为“人造洞庭。

”宿鸭湖犹如一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她静若处子,以特有的温情容纳了狂暴的汝河、臻头河、练江河等淮河上游大小十余条支流的河水,是养鱼育蚌的良好场所。

宿鸭湖环湖数万亩杨柳叠翠,两岸万亩芦苇荡是野鸭等野生动物的天堂,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6、驻马店最高峰——白云山白云山位于泌阳县城东北72公里处,海拔983米,为驻马店最高峰。

白云山北麓为沙河发源地,东流入淮河,南麓为泌阳河发源地,西流入汉水达长江,故有一山两水之说。

峰间有时云雾缭绕,覆盖山头,自古有“白云山戴帽”的奇观。

当地有民谚:“白云山戴帽,下雨的征兆。

”以瀑布和溶洞著称。

7、道家福地——老乐山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公里处,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风吹拂松林,洞内便听到松涛轰鸣,犹如虎啸而得名)。

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盘,山顶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状似蛙,故名“蛤蟆泉”。

山上还有宏伟的真武庙、宣坛庙、拜台宫、玄都宫,为道家福地。

每年春季在此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朝拜者数以万计。

8、千年古刹——北泉寺北泉寺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余公里,建于北齐年间,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初名树佛寺,唐朝时改为资福禅寺,宋徽宗又赐名为万寿禅寺,为豫南名刹之一。

寺内有一棵古柏,还有一棵隋朝千年银杏,虽经雷劈,树干已空,但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数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

寺内的八卦池潭,泉水清冽,千年不竭。

寺内还有鲁公祠,是为纪念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而建,当年颜真卿被淮西叛将李希烈缢死于寺内银杏树下。

9、小延安——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城西32公里,1939年,刘少奇及中共中原局机关在这里指挥中原的抗日战争。

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王国华等及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经济学家斐济华曾在这里战斗或工作过。

抗战期间,竹沟被誉为“小延安”、“小陕北”。

纪念馆有30间故居组成,文物遗址31处。

周恩来总理生前亲笔题书“竹沟革命纪念馆”。

馆北3公里处为革命烈士陵园。

10、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故居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107国道东侧,1995年1月16日建成,****同志亲题馆名。

故居位于驿城区城北15公里处的李湾村。

该馆门楼后有朱德委员长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将军故居纪念馆”。

名典轶事1、盘古开天泌阳县城南陈庄乡有座盘古山。

关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最早记载是三国时徐整写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成为我国古代人民信仰的天地开辟者,我国的宇宙之神。

后人为缅怀其恩泽,在盘古山上建庙立祠,塑造神像供奉。

现泌阳县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通往山上的公路,重修了盘古始祖庙。

2、伏羲画卦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白圭庙一带,有一座八角凉亭矗立在八尺高台之上,掩映在几株古柏之中,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伏羲画卦亭。

清康熙年间蔡邕为此亭题碑刻“伏羲蓍台”,传说伏羲氏为定天下凶吉,制作八卦后,曾在此台用蓍草和龟甲烧灼揲卦,亭下著草丛生,首若矫龙,尾若凤翔,他认为此地的蓍草和龟甲最灵。

八卦的创立对华夏文明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天文学家、古文字学、数学、哲学、植物学、历法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3、周公测影位于汝南县天中山。

西周初年,周公营造东都洛邑时,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测影,以观测天文地理,经测定,“豫州为九洲之中,汝尤在豫州之中”。

人们就在这里“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刻。

4、子路问津位于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关津渡口有一处“子路问津台”(子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孔子与学生到此处,因汝河挡道,孔子只好让子路向田里干活的两个老农打听。

这两位老农,一个是长沮,一个是桀溺,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

孔子见识两人后,感叹此地多隐士,隐士多睿智。

5、李愬雪夜入蔡州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身为节度使的李愬奉命讨伐叛将吴元济,由于唐政府用了3年时间,耗费大量军费未能奏效,故李愬决定奇袭。

10月10日夜,风雪交加。

李兵临蔡州城(今汝南县境内),命士兵惊扰近郊一个鹅鸭池以掩盖军队行走的响声,出其不意,顺利攻城,活捉了吴元济,结束了蔡州52年之久被叛军割据的局面,也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突袭成功的典型战例。

6、梁祝故里今汝南县马乡镇有一墓地,相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墓。

当地亦广为流传梁祝的爱情故事。

许多民俗也与此有关。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外皆知的爱情传奇,是中国四大爱情悲剧之一,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7、蔡氏始祖上蔡有蔡氏始祖墓地。

周武王得天下后,把蔡地(今驻马店上蔡县)封其母弟度为蔡叔,后叔卒,周武王复封其子胡于蔡,名蔡仲,为“蔡国始祖”(《辞海.历史人物.春秋》)。

8、汝半朝东汉时期,由于汝南经济发达,又力倡教育,致使汝南籍官吏大幅度增加。

整个东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仅《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留有传记和姓名的汝南籍高官、名士就有百人之多。

因此有“汝半朝”和“汝南固多奇士”之说。

9、月旦人物东汉末年名士许劭、许靖兄弟(今平舆人)在家乡讲学,评论时政和天下人物。

当时东汉取士多*“举孝廉”,所以许劭、许靖的评论对当时取士有很大影响。

因为每月初举行一次评论,所以“月旦人物”后来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成语。

历史名人1、孔门六贤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在七十二贤中,有今上蔡籍6人,即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卹和秦冉。

2、韩非子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出身,因战国末期韩国北部大多被秦所占,韩非居住在今西平县境内。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是法学代表人物。

主张“法、术、势”兼用。

他的法学理论成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指导思想。

3、李斯李斯是今上蔡县人,为秦丞相,他不仅辅助秦王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对秦始皇统一法律、文字和度量衡等做出巨大贡献。

他改大篆为小篆,亲书《仓颉篇》为标准文字范本在全国推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他也很有文学才华,鲁迅先生评价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4、翟方进西汉名相,今上蔡县人。

在任丞相司直(丞相佐官)时,敢于打击不法豪强,曾弹劾汉成帝舅舅成都侯王商等。

后群臣推举,被汉成帝晋升为丞相,高陵侯。

由于他不畏强权,故在相位10年间,王氏(王莽)势力虽极大,但始终不敢觊觎刘家皇位。

5、桓宽西汉汝南郡(今上蔡县人)。

他于汉宣帝年间(前60年)被选为郎官(皇帝侍从),他利用帮助皇帝查阅资料、整理文献的机会,认真研读了20多年前盐铁大论战的实况记录,写出了填补历史空白的记实性文章《盐铁论》,以对话的形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论战的过程,是研究西汉时期社会矛盾、思想斗争、经济政策的珍贵资料。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郭沬若先生高度评价“其创造性可以说是走向戏剧文学的开始……”。

6、许靖、许劭今平舆县人。

许靖是许劭的堂兄。

两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形式是“举孝廉”,凡是被举为孝廉者,须经某些善于识别人物的名士评论。

因此,许劭、许靖的评论很影响士大夫子弟的名望和仕途。

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为时政举荐了不少人才。

如许劭推荐的樊子昭原是卖包头巾的,并准确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7、许慎今平舆县人(后移居河南郾城)。

东汉人。

撰《说文解字》15篇,集文字学、古文经学、训诂学之大成,成为中国的第一部字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