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
----- 《小我们压岁钱情况的调查》
永丰小学贾顺灿
一、活动目的
压岁钱是中华传统习俗,是伴随着春节的产生而产生的,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年三十给孩子一串压岁钱,是在新年里,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和期待。
那么,小学生是怎样看待压岁钱的呢?压岁钱多少最为适宜?又分别怎么用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
二、活动材料:自制问卷活动记录本
1、调查时间地点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15日
调查地点:永丰小学
调查对象:三年级所有学生
2、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是采取问卷调查,用选择的形式,同学们自己进行思考和解答。
试卷题目内容是:(答题说明:本问卷只针对我们,请同学们如实回答若选“其他”项,请说明实际情况。
)
1、你家谁给你压岁钱?(可多选)
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E外婆F外公G叔叔H阿姨I哥哥J 姐姐K其他:______________
2、你得到多少压岁钱?
3、你刚得到压岁钱时感觉怎样?
4、你得到压岁钱时制定了消费计划么?(若只稍稍思考一下也算)
5、你的消费计划是什么?
6、你把压岁钱存入银行么? A、存B、不存
7、你用压岁钱交学费么? A、用B、不用
8、你实际是如何花压岁钱的?
三、活动形式:
有关压岁钱的情况分析—自制问卷—小组分工调查—统计记录—班级内交流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情况分析:
(1)我们的压岁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戚,每年的数额基本固定。
压岁钱的来源:
长辈给的,父母给的,亲戚给的。
(2)我们对自己今年的压岁钱总的来说还算满意。
(3)大部分我们压岁钱都用来买书,买玩具,买零食。
还有同学的压岁钱自己存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4)有时拿出一部分钱捐款。
活动流程:
1、培训(安全、制度、方法、礼貌、记录)
2、分组,选组长,
3、找资料途径,制作调查表。
4、明确任务、做好准备。
小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汇总。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各小组进行调查结果交流展示。
1.小学生压岁钱得多少不一,压岁钱得多少取决于亲属们的实力,通常有的家庭亲戚的经济实力好,压岁钱数量比较大;有些家庭的亲戚经济实力一般,压岁钱较少。
另外,压岁钱得多少还取决于家族的习惯,有的家庭经济实力虽强,但压岁钱数量一般;有的家庭经济实力一般,但压岁钱的数量却较多。
总之,大家的压岁钱的总体趋势是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
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坏习惯的养成,如:助长了攀比之风,养成了浪费的习惯等等。
2.关于压岁钱的使用,有时我们的家长对此不管不问,总是一派大款风度,任凭我们随便花,随便用。
这样养成了我们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如果钱花没了,还有可能养成为了要钱去偷盗,去抢劫等等的犯罪行为。
有时我们的家长对于压岁钱管理的很严,钱还没到我们的手,就已经牢牢的掌控了。
这也容易造成我们办事能力差,胆小等不良习惯。
孩子长大了不愿意拿钱,不会花钱,有什么
事都要家长帮忙。
所以我们的家长我们应适当放手,指导我们管理和使用好自己的压岁钱,通过对压岁钱的管理和使用,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总结:
1.压岁钱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图个喜庆,图个好的兆头,是亲戚朋友美好的心愿,所以不可不给。
但家长应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适量的给予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2.学生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他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我们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我们的理财能力。
3.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值得高兴。
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
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认为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
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学生心得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小孩过年得到的压岁钱越来越多.也随之出现名牌攀比的现象.我们应该使用这些压岁钱来帮助贫困的人。
——杨小蕊在新年里,大人给小孩压岁钱这是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而我们也该懂的怎样去使用这些压岁钱,要使这些压岁钱花的有意义有价值. ——马连英我觉得不管大人们给小孩多少压岁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使用压岁钱自身的价值。
我们应利用好这些压岁钱,比如说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一些书籍资料等。
——张彬
压岁钱每一个人都有,压岁钱的多与少却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怎样使用这些压岁钱,怎样使用才合理。
——谢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