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聚氰胺 工艺过程概述

三聚氰胺 工艺过程概述

第四章工艺过程概述一、尿素和工艺气体的处理参见“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熔融尿素加料系统;尿素洗涤工段,工艺气压缩工段。

”本系统的工艺目的:(1)获取满足工艺需要素(2)回收未反应物(3)获取结晶冷气及反应器载气本系统由熔融尿素加料系统、尿素洗涤塔(1E0201)、液尿泵(1J0201A/B)、空气冷却器(1C0201A/B 1C0202C/D)、载气压缩机(1J0301)、等设备及其相关的管线和仪控部分组成。

熔融尿素加料系统由两个回路组成,一个回路是熔融尿素来自尿素车间经快速三通切断阀 HV10101,由 FICQ10101/ FIQ10102 控制和计量后进入尿素洗涤塔(1E0201);或另一回路由尿素斗式提升机(1L0101)、尿素熔融槽(1C0101)、尿液循环泵(J10102)等设备组成,颗粒尿素经斗式提升机(1L0101)送至尿素熔融槽熔融后(1C0101),由尿液循环泵(J10102)升压,再经流量调节器FIC10104控制和计量后送入尿素洗涤塔(1E0201)。

尿素洗涤塔(1E0201)顶部和下部外壁上设有蒸汽加热管,供装臵开停车时使用;顶部有刮刀,用以清除操作过程中附在壁上的物质;上部和中下部设有四台内冷器;下内冷器以下,有气液出口,与4 个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在此分离后,气体从液分离器中心管流出去经冷气总管送往后工序,液尿进入(1E0201)塔釜。

(1E0201)塔釜设有液尿液位计(LIA-10201A/B)。

尿素洗涤塔(1E0201)底部,135-140℃的熔融尿素由液尿循环泵(1J0201A/B)送出后,一部分被送往三胺反应器,另一部分则经两组尿洗塔喷头进入(1E0201)塔顶部及中上部。

来自捕集器出口的工艺气体(-210℃)送入尿素洗涤塔(1E0201)上部,与从上部经6个尿素喷嘴喷入的液尿,及中上部经12个尿素喷嘴喷入的液尿并流而下,气液充分密切混合,完成传热传质,经尿素洗涤塔洗涤后,工艺气体中的未反应的尿素和未被捕集器(1L0702A/B)捕集下来的三聚氰胺细粉被熔融尿素洗涤下来,并混入尿素之中得以回收利用,工艺气体温度降至135-140℃,而液尿的温度则则达到135-140℃。

工艺气体和液尿流经尿素洗涤塔(1E0201)的内冷器时,将一部分热量传给内冷器管间的水,使水汽化,产生的蒸汽进入空气冷却器(1C0201A/B 1C0202C/D)被冷凝成水,水靠位差返回(1E0201)的内冷器壳程。

尿素洗涤塔(1E0201)内液尿的温度(TIA-10202)可通过调节空气冷却器(1C0201A/B 1C0202C/D)的水蒸汽压力调节系统(PIC-10203a/b/c/d)控制在135-140℃范围内。

而空气冷却器(1C0201A/B 1C0202C/D)的水蒸汽压力(PIC-10203 a/b/c/d)则通过调节其风扇转速来加以控制。

空气冷却器(1C0201A/B)产生的蒸汽也可通过(PIC0202)控制压力,送入低压蒸汽管网,空气冷却器的液位通过补充蒸汽冷凝液维持。

正常工况下,两台液尿泵(1J0201A/B)运行一台,备用一台。

循环至尿素洗涤塔(1E0201)内的液尿流量由流量计(FIA-10201)显示并报警,正常流量~840m3/h,流量大小通过调整液尿泵(1J0201A/B)出口阀开度进行调节。

进入顶部的尿液流量通过(TV10207b)控制。

汇入总管PG203 内的工艺气体,大约含70%的NH3和30%(V)的CO2,经过载气除沫器(1F0701)除沫后气体被分配成三部分,即结晶器冷气、反应器载气和尾气。

尾气流量由(PICA-10703)前馈-反馈压力调节回路自动控制在 0.32Mp 来控制。

结晶冷气流量根据结晶器出气温度(TIA-10704)调节(1J0302)变频输出加以控制。

反应器的载气流量通过调节载气压缩机的变频输出加以控制。

载气经载气压缩机(1J0301)加压后大部分送往流化床反应器,极少部分经防喘振管线(PG202)送往尿素洗涤塔(1E0201)。

系统运行过程中,为防止工艺气体的泄漏,冷气风机(1J0302)和载气压缩机(1J0301)的轴封处要用0.8MPa左右的氮气来密封。

该密封气需先分别经过密封气过滤器(1FL0301)和轴封气过滤(1FL0302)过滤后,再经过管道加热器用2.2MPa的蒸汽加热150℃以上,同时用压差和压力调节系统调节到制造厂要求的压力,然后分别送往载气压缩机(1J0301)和冷气风机(1J0302)的轴封处。

液尿系统启动过程中,为防止液尿凝固,液尿管线及设备均设有蒸汽伴热系统。

必要的地方还安装有蒸汽吹扫三阀组。

二、三聚氰胺的生成(参见“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反应工段”部分。

)本系统的工艺目的:将尿素转化为三聚氰胺,并尽可能获得较高的三聚氰胺收率。

本系统由载气预热器(1C0401)、反应器(1D0401)等设备及其相关的管线和仪控部分组成。

来自载气压缩机(1J0301)的载气(压力~0.46MPa,温度200~230℃),先进入载气预热器(1C0401)被熔盐加热至380~395℃。

载气压缩机(1J0301)出口载气的压力取决于整个载气循环回路的系统阻力,一般地,若用新的热气过滤器(1FL0601A/B)时,则载气压缩机(1J0301)出口压力较低,之后随着热气过滤器(1FL0601A/B)滤管外滤饼加厚,阻力增大,载气压缩机(1J0301)出口压力随之逐渐增大。

来自(1C0401)的高温载气从底部进入反应器(1D0401)。

1D0401内装有~250吨触媒,载气经(1D0401)气体分布器均匀吹入触媒料层,使触媒处于流化状态。

由于触媒颗粒在反应器(1D0401)内的激烈翻动和返混,使得反应器(1D0401)内的熔盐加热管与触媒颗粒及气体之间传热迅速,加热管内熔盐的热量很快传到管外的流体中,并使整个触媒床层温度趋于一致,以保证尿素转化为三聚氰胺吸热反应的需要。

液尿泵(1J0201A/B)将温度135~140℃的熔融尿素经 5 个尿素喷嘴送入反应器(1D0401), 流量通过(FICQ-10401)显示调节和累积。

为了让尿素进入反应器(1D0401)内能迅速升温并进行反应,采用了140~150℃的氨气将尿素雾化。

另外,在尿素喷嘴内加入气NH也3可以控制尿素的分解,以防止喷嘴堵塞。

反应器(1D0401)共装有10支喷嘴,安装在反应器(1D0401)同一截面上。

一般使用5支投料,另外5支则备用。

每支喷嘴的投料量可以适当通过其本身的阀芯开度加以调节。

各喷嘴配有独立的雾化氨气管线,雾化氨气流量和温度均设有显示仪表,用于指导操作。

每支喷嘴的雾化氨气流量一般控制在25~40Nm3/h。

雾化氨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用量过大则增加氨消耗。

送往(1D0401)的尿素总管线UL206a/b上配有“吹扫三阀组”,供装臵开停车时吹洗尿素管线和尿素喷咀使用。

喷入反应器(1D0401)内的尿素,被390℃左右的载气和触媒迅速分散和加热,分解成异氰酸和氨,而异氰酸在触媒的作用下,生成三聚氰胺和其他生成物。

反应器(1D0401)的载气自下而上流过触媒浓相段,并携出反应生成的各种物质,形成反应生成气热气。

反应生成气会夹带少量触媒的细小颗粒进入反应器(1D0401) 上部的内旋风分离器,在离心力作用下,完成气固分离。

大部分颗粒自旋风料腿再返回触媒浓相段,气体和少量细粉则从旋风顶部流出反应器(1D040)。

反应器(1D0401)内共6 组两级旋风分离器,第一级旋风的收尘量大,第二级旋风收尘量相对较少,且颗粒更细,第一级旋风采用带双锥堵头的下料腿,第二级旋风采用带双锥堵头的下料腿或采用带翼阀的下料腿。

反应器(1D0401)内,尿素反应生成三聚氰胺所需的大量热量,由浸没在触媒床层内的熔盐加热管内的熔盐提供。

反应器(1D0401)内设有1组加热盘管,为反应提供所需热量。

为了强化气固接触,提高传热及传质效率,获得更好的反应收率,在触媒浓相段上部设有一组特殊的流化床内构件。

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反应器(1D0401)内的运行状况,在反应器(1D0401)上安装了16支温度测点,4 个压差测点,4 个压力测点,1 个触媒取样点。

反应器(1D0401)内,触媒浓相段高度及存量可以根据相关压差值(如PDI10402,PDI10404)估算出来。

正常生产过程中,触媒可通过触媒加料罐(1F0403)补加。

反应器(1D0401)内反应温度(TIA-10404),可以通过升降熔盐炉出口温度进行调节。

TIA-10404温度一般控制在390±5℃。

三反应生成气的冷却和除尘本工艺步骤的目的:除去反应生成气中的高露点杂质及其他固体杂质。

本系统由热气冷却器(1C0501A/B)、道生冷凝器(1C0502)、汽水分离器(1F0502)、热气过滤器(1FL0601A/B)、反吹气贮罐(1F0601)、循环风机(1J0601)、热风炉(1B0601)等设备及其相关的管线和仪控部分组成。

3.1 反应生成气的冷却及过滤(参见“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热气冷却工段”和“热气除尘工段”。

)从反应器(1D0401)顶部出来的反应生成气中主要含有NH3、CO2、三聚氰胺、异氰酸、三聚氰胺脱氨物(即高露点副产物)和触媒微粒等。

温度约380℃~390℃,压力则决定于后续系统的阻力,一般在0.33~0.46MPa。

由于三聚氰胺的脱氨物会影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质量,必须除去。

为此,来自反应器(1D0401)的生成气需先进入热气冷却器(1C0501)进行冷却。

热气冷却器(1C0501)是一个壳程带蒸发空间的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换热面积约744m2。

管程走反应生成气,壳程是饱和道生油。

生产中,管程高速流动的反应生成气与管外的饱和道生液换热,反应生成气被冷却至340~350℃,其中的三聚氰胺脱氨产物结晶析出,并随气流一道从顶部进入热气过滤器(1FL0601A/B),在压差作用下,气体穿过过滤管外面的过滤介质进入管内,并汇集到热气过滤器上封头内,再汇集到热气过滤器出气管。

热气过滤器(1FL0601)是一个带保温夹套的金属过滤管式过滤器,工艺气体的过滤和滤袋的反吹可以同时进行。

被过滤介质截留下来的固体物,主要是三聚氰胺脱氨产物和触媒。

它们会在过滤管外的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增加过滤阻力。

为此,在生产运行中,需要对热气过滤器(1FL0601)的过滤管进行反吹直至更换过滤介质。

反吹系统由反吹气贮罐(1F0601)、热气过滤器(1FL0601)的旋转喷头及其他相关仪表和阀门构成。

采用压力0.8~0.9MPa(表压)、温度~350℃的 NH3气作为反吹气。

反吹 NH3来自氨气贮罐(1F1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