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优秀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指导引入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学生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设计 —说课记录表
姓名
张鹏
班级
10 数教 1 班 学号 1022013147
课题
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作为一名未来的数学老师,我将会把实现我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做为我所追求的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具 体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互动交流,得出结论: (本节课中“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学习方法:引导----发现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举例运用,体验收获 在 ppt 中引出题目,让学生交流后找出各种有联系的角,并且指出当他们的大小符合什么关 系时两条直线平行。 (五)布置作业,反馈新知 1.习题 7.1 第 1 题,第 2 体 2.请你将学习完这节课的体会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一)设置情景,指导引入 1.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物体,他们有着怎样的特点。 2.师生一起回忆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组直线,(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要求学生根据概念说明这两组 直线是否平行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 b 与墙壁边缘(设为 c)垂直,那么木条 a 与墙壁边 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 a 与木条 b 平行? 木条 a 与木条 b 的位置关系如 ppt 所示,a,b 与墙壁边缘 c 脚成∠1,∠2,转动木条 a 4.∠2 和∠1 的大小关系的变化与木条 a 与木条 b 的位置关系的变化之间有无联系?你有什 么发现请和同伴交流。 (三)推广探究,得出结论
册第七章第一节的相关内容,通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我之所以选择本节课是因为本节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同时,开始从 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 理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 日
注:请按照任务书确定的时间安排每一阶段的工作,学生打印,指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导并写出反馈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和签名一律手写签名。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学生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设计 --教案记录表
姓名
张鹏
班级
10 数教 1 班 学号 1022013147
2013 年 3 月 1 日-2013 年 3 月 31 日
2013 年 4 月 1 日-2013 年 4 月 30 日
2013 年 5 月 1 日-2013 年 5 月 31 日
主要参考书目:
[1]孟建平.金牌数学教案[M].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37-44.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指导表
姓名
张鹏
专业
数学教育
班 级 10 数教 1 班
设计题目: 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指导教师
苏强
第一阶段时间 安排完成任务 情况及教师指
导意见
2012 年 12 月 20 日-2012 年 12 月 30 日,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确定毕业设计的内 容。熟悉毕业设计所需教材,查阅“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 知识的重难点,整理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准备其它与课题内容相关的 材料。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直线 a 和直线 b 被直线 c 所截形成了哪些角? 1.在 ppt 上引出图例,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同位角,并且指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2.在 ppt 上引出图例,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内错角,并且指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3.在 ppt 上引出图例,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同旁内角,并且指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数学系 数学教育 专业 班级 10 数教 1 班 姓名 张鹏 学号 1022013147
课题名称: 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课题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设计: (一) 主要内容
通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两条直 线的位置关系。 (二)程序设计
1. 设置情景,指导引入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3. 推广探究,得出结论 4. 举例运用,体验收获 5. 布置作业,反馈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体会说理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年月日
备注:
系盖章
年月日
注:选题理由写明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教师意见用黑色笔手写、签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任务书
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阶段
查找资料定题
填写设计任务书
撰写教案、 教案完成
说课稿、 说课稿完成
制作课件
课件完成
定稿完成


2012 年 12 月 20 日-2012 年 12 月 30 日
2013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 月 7 日
2013 年 1 月 8 日-2013 年 2 月 28 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 日
第二阶段时间 安排完成任务 情况及教师指
导意见
2013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 月 7 日,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其中包括课题主要内容 及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上网查询名师教案和有关资料,我将根据本节课 的内容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组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设计,然后形成 了自己初步的设计方案。
课题研究思路、方法: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学习,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 的认识,但是认识是很肤浅的,仅仅处在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 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是数 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五、教学教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其学生情况,我们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来组织教学,其基 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知道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 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索的全过程,体验 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四、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张“白纸”因此关 注学生的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学习,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认识是很肤浅的,仅仅处在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缺乏 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是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 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其学生情况,我们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 来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知道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课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索 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 日
2013 年 1 月 8 日-2013 年 4 月 30 日撰写教案、说课稿、制作课件。通过教材的分
第三阶段时间 安排完成任务 情况及教师指
导意见
析、上网查询名师教案和有关资料,然后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设计方案,同时制作一份式 “丰富的图形世界”的课件进行小组内的试讲,通过试讲发现其中的不足,再对说课稿、 教案、以及课件三者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把毕业设计所有内容一起交给指导老师审核。
课题
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案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使学生会用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三角板的平移法做平行线,并自然地引入“三线八角”,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说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重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并会运 用它们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难点: 在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利用“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 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引导----发现法
一、教材分析: 《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 节的相关内容,通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两 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和相交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分为三个螺旋上升阶 段。第一阶段在七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平行线。本节课是《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第一课时, 上承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内容,并为下一课乃至后继的三角形、四边形(特 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打下基础。从本节课起,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同时,开始 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逻辑推 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使学生会用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三角板的平移法做平行线,并自然地引入“三线八角”,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说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并会运用它 们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难点: 在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利用“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