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1.1站址及地貌±800kV裕隆换流站新建工程站址地处西昌市裕隆乡长村村与星宿村交界处,位于西昌市西南方向约12km处。
站址西面临山,东面2km处为裕隆乡,安宁河位于站址东面5km处。
站址南面是裕隆-长村的乡村公路,该路为沥青路面,宽6m,路况良好,向东与县级道路相连。
进站道路与该公路引接。
全站围墙内占地面积公顷、武警营区占地面积公顷,建筑面积约为7500平方米。
1.1.2 水文气象条件本工程位于四川省南部山区,地处安宁河谷,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特点;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常发生大风天气;夏季降水集中,常遭受洪涝灾害;秋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日照充足,风速小。
西昌气象站多年气象特征值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3.8℃多年最大日温差 24.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73.7mm多年平均风速 1.5m/s最大积雪厚度13cm最大湿球温度(夏季空调计算室外29.3℃多年夏季日平均温差℃1.2 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为极1高端阀厅与极1高端换流防火墙组成。
极1高端阀厅辅控楼主体为三层建筑,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为Ⅱ类;极1高端阀厅辅控楼总建筑面积为㎡,总高度为25.88米,零米层建筑面积为㎡, ±0.000m相对于绝对标号1522.45m。
极1高端换流变防火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建筑重要性类别为乙类,防火墙面积为主墙一面长64米、高26米厚0.3米,次墙长18米,高9米墙厚0.3米,±0.000m对于绝对标高1522.45m。
本换流站地处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区,地震分组等级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编制依据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工作3.1安全器具4安全作业程序、方法脚手架工程4.1.1脚手架安装4.1.1.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1)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并做好排水,回填土地面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硬化。
(2)封圈型脚手架的布设应符合相关规定。
(3)脚手架必须布设供人员上下的垂直爬梯。
4.1.2脚手架拆除4.1.2.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其他伤害(1)脚手架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全面检查,清除剩余材料、工器具及杂物。
(2)地面应设安全围栏和安全标志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3)拆除脚手架时,必须设置安全围栏确定警戒区域、挂好警示标志并指定监护人加强警戒,应按规定自上而下顺序(后装先拆,先装后拆),先拆横杆,后拆立杆,逐步往下拆除;不得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脚手架整体推倒;架材有专人传递,不得抛扔。
钢筋工程4.2.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1)作业人员在制作台上使用齿口扳弯曲钢筋时,操作台必须牢固可靠,操作者要紧握扳手,脚要站稳,用力均匀,防止扳手滑移或钢筋突断伤人。
(2)使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时,手与滚筒应保持一定距离,严禁戴手套操作,避免将手套卷入滚筒,伤及手臂。
钢筋调直到末端时,人员必须躲开,以防甩动伤人,短于2m或直径大于9mm的钢筋调直,应低速加工。
(3)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小于400mm 的短钢筋时,要防止钢筋弹出伤人。
(4)使用切断机切断大直径钢筋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杆,防止钢筋摆动。
(5)加工好的钢筋应放平稳、分散,防止倾倒、塌落伤人。
(6)人工搬运钢筋时,作业人员衣着必须灵便,行走步调要一致,当上下坡或转弯时,要前后呼应,步伐稳慢。
注意钢筋的两端摆动,防止碰撞物体或打击人身,特别防止碰挂周围和上下的电线。
上肩和卸料时要互相打招呼。
(7)人工垂直传递钢筋时,上下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送料人应站立在牢固平整的地面或临时构筑物上,接料人应有防止前倾的牢固物体,必要时应挂好安全带。
(8)框架柱竖向钢筋一般采用电渣压力焊接,焊接前应根据焊接钢筋的高度搭设相应的操作平台,平台要牢固可靠,便于施焊。
(9)焊接时应加强对电源的维护管理,严禁钢筋接触电源,焊机必须接地或接零,焊接导线及钳口接线处应可靠绝缘,变压器和焊机不得超负荷使用。
(10)绑扎框架钢筋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柱骨架上下。
绑扎柱钢筋,不得站在钢箍上绑扎,不得将木料、管子等穿在钢箍内作脚手板,避免坠落伤人。
(11)操作人员登高必须把工具放人工具套(袋)内,防止滑落伤人,上下传递物件严禁抛掷。
(12)高处钢筋绑扎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脚手架上不得随意放置工具、箍筋或短钢筋,避免滑下伤人。
(13)高处安装钢筋,应避免在高处修整、扳弯粗钢筋,必须操作时,应选好位置系牢安全带。
4、3模板工程4.3.1 模板安装4.3.1.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物体打击(1)柱模板合模过程中要保持稳定,模板要轻动轻移,防止倾倒伤人。
(2)找正合模后,用柱箍进行加固,柱箍的间距为500~1000mm。
(3)用卡具固定柱模时,应在稳固的平台上作业,使用F型卡具固定,在敲击过程中要保证卡具稳定,防止弹出伤人。
(4)用花篮螺丝和铁线校正柱垂直度时,用力应均匀,防止铁线绷断伤人。
(5)梁底模板安装应先将两端找正后固定,采用钢管支撑时,支柱间距不得大于700mm;支柱装完后,应沿横向、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固。
(6)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当支柱高度小于4m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中间加设剪刀撑,支柱每增高2m,再加一道水平撑,其间再加一道剪刀撑。
(7)用绳索捆扎吊运模板时,应检查绳扣的牢固程度及模板的刚度。
(8)支模过程中,如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固定牢固。
(9)模板拆除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积撬落或拉倒。
作业人员应选择稳妥可靠的立足点,高处拆模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暂停人员过往。
(10)模板拆除严禁高处撬落,应用绳索吊下。
拆下的模板不得堆放在脚手架或临时搭设的工作台上。
(11)下班时,不得留下松动的或悬挂着的模板,及时将拆除的模板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物体打击、坍塌(1)组拼钢模板须采用平板车辆运输,运输通道平整、顺畅。
(2)向坑下送模板时宜设置坡道,坑上坑下要统一指挥,牵送挂钩、绳索安全可靠。
(3)模板安装应由下至上逐层进行,模板就位后应及时连接固定,合模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稳定。
(4)调整找正轴线的过程中要轻动轻移,严防模板轿杠滑落伤人;合模时逐层找正,逐层支撑加固,斜撑、水平撑要与补强管(木)固定牢固。
(5)作业人员上下基坑不得登踩支撑,应用靠梯上下。
(6)现场应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
其他伤害(1)钢模组模须选择平整场地进行。
钢模板堆放齐整,高度不超过1m。
(2)组模施工两人一组配合协调,组模用卡扣使用前要经检查,去除有伤痕卡扣。
(3)模板采用木方加固时,绑扎后应将铁丝末端应处理,以防刮伤人。
4.3.2 模板拆除4.3.2.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1)模板拆除应经施工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
(2)拆模作业应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由上向下先拆除支撑和本层卡扣,同时将模板运送至地面,然后再拆除下层的支撑、卡扣、模板。
(3)拆除模板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卸连接卡扣时要两人在同一面模板的两侧进行,卡扣打开后用撬棍沿模板的根部加垫轻轻撬动,防止模板突然倾倒。
(4)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模板临时固定。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运走,不得乱堆乱放,更不允许大量堆放在坑口边。
(5)现场应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
(6)拆模后应及时封盖预留洞口,盖板必须可靠牢固,并设立警示标志。
混凝土工程4.4.1混凝土搅拌4.4.1.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1)混凝土搅拌宜设置搅拌站,搅拌站场地应硬化。
(2)搅拌机应搭设能防风、防雨、防晒、防砸的防护棚,在出料口设置安全限位挡墙,操作平台设置应便于搅拌机手操作。
(3)搅拌站由搅拌机手或专人统一指挥。
(4)搅拌机开转前,检查结合部分是否松动,转动是否灵活,搅拌机的保险钩、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离合器、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丝、破股、锈蚀等现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必须更换。
(5)机手作业要戴好风帽、防护镜和口罩,上料按石子、水泥、砂子的顺序投料。
用手推车向搅拌机料斗卸料时,不得用力过猛和撒把。
(6)进料时严禁将头、手伸人料斗与机架之间。
(7)清理搅拌斗下的砂石,必须待送料斗提升并固定稳妥后方可进行。
清扫闸门及搅拌器应在切断电源后进行。
(8)作业后送料斗应收起,挂好双侧安全挂钩,切断电源,锁上电源箱。
4.4.2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4.4.2.1可产生危险与预控措施(1)混凝土机械运输时,应规定行驶路线,运输通道平顺,行驶速度小于5km/h。
(2)严禁任何人员、材料搭乘翻斗车。
(3)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同时在坑口前设置限位横木。
(4)卸料时前台下料人员协助司机卸料,基坑内不得有人;前台下料作业要坑上坑下协作进行,严禁将混凝土直接翻入基础内。
(5)投料高度超过2m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下料,串筒宜垂直放置,串筒之间连接牢固,串筒连接较长时,挂钩应予加固。
严禁攀登串筒进行清理。
(6)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木工、架子工要跟班随时检查模板、脚手架的牢固情况。
(7)振捣工、瓦工作业禁止踩踏模板支撑。
振捣工作业要穿好绝缘靴、戴好绝缘手套,搬动振动器或暂停工作应将振动器电源切断,不得将振动着的振动器放在模板、脚手架或未凝固的混凝土上。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表环境条件施工安全要求5.3.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Q/GDW665-2011)》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纪律)”现象发生,认真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3.2现场必须设专职安全员进行监护。
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施工。
5.3.3钢筋制作时,严禁非钢筋工操作钢筋机械,各种钢筋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并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
5.3.4在建筑物外脚手架4-6m设置区域围栏,做法参照《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
5.3.5吊运钢筋时,应由专人持证上岗进行指挥,信号明确,吊物下严禁通行或停留。
每次起吊前注意检查钢丝绳及卡具的完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