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导地位-2019年文档

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导地位-2019年文档

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导地位
主持人在节目中应处在主导位置上。

“主持”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从节目的选题、采访、编制到播出有较大发言权。

另一方面,指有较强处理节目的能力,包括从采访、编制到播出。

这就说明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是中心人物,起主导作用。

整体节目的质量是与主持人在前期节目准备中参与程度成
正比的。

一个主持人如果能拥有对节目的指挥权,能亲自参加节目的采访、编制等程序,对于他在后期播出中就能运筹帷幄,顺畅自如。

主持人的领导权、指挥权表现在具有制定节目方针、报道计划、编制节目的权力,并贯穿于节目的始终。

贯穿可以理解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存在主持人的点拨,都渗透着他的影响,而不必包揽制作的全过程,其他的事要由创作集体来完成。

在播出时间长、周期短的节目里,都为主持人配有一个创作集体,这个集体是为主持人服务的,主持人是这个创作集体的领导人、主编,他握有充分的主动权。

从节目的选题、录音、图像的剪辑,文字稿的形成都由他最后审定。

整个创作集体的工作是围绕他进行的。

节目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都由他最后完成。

他的思想可以贯穿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上,对各环节的工作了如指掌,从而会使节目整体上协调一致,有利于形成节目的个性及传播。

一些成功的主持人及节目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做
出了榜样。

虽然不能说成功的节目都是主持人起主导作用,但是有些节目确实因主持人形象好、能力强、水平高而名升飚升,成为了品牌栏目。

只有主持人处在主导地位上了,他的创作才有一定的自由度。

当然,这个自由度不是无度,而是要受节目体制、本人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就是在充分把握播音依据的前提下可以存在自己的思维,可以照稿说,也可以脱稿,即兴式的“说自己的话”,也可以打破预先的设想,临时调整自己的话题,向着更准确、更深入的层次进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创造性。

主持人的创造功夫需要靠平时大量的积累。

杨澜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她两次采访基辛格博士的不同之处。

第一次,她刚开始做访谈节目,没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重大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第二次采访基辛格博士是在中美建交 30 周年时。

在采访之前杨澜及她的团队把所有有关的资料都搜集了,并进行了认真阅读和研究,采访只有27分钟,但是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杨澜准确而又游刃有余的把握住了问题的走向,使节目做得有深度。

节目主持人要在主持的节目中起主导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

除了主持能力外,政治文化素养、社会生活阅历以及在节目中的应变、即兴能力对主持人节目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

知识面
越宽,联想就会越丰富,越能引发即兴话题,并能提高应变能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知识面狭窄,有时会使人陷入捉襟见肘、孤陋寡闻的窘境。

也就是说理论功底与知识的储备是重要的。

所以主持人应奋发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吸收新思想、新技术来开阔知识视野,加厚自己的功底,使所主持的节目得到升华,有利于精品节目的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