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参考模板)

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参考模板)

备案号:目录号:施工企业施工工艺标准QBQB/LQGS-2013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Rubble concrete expan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编制人:邹健康2013—04—30 发布 2013—05—10 实施山东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发布施工企业施工工艺标准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Rubble concrete expan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QB/LQGS-2012主编部门: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八标段批准部门: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12年5月10日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2012 青岛前言为加强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按照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高速公路施工工艺标准化编制指南》要求,《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由龙青高速公路项目编制完成。

本《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根据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合同文件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针对龙青高速公路项目的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提出了有关要求。

——本标准由龙青高速公路总监办提出;——本标准由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八标段;——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邹建康(审核);牟俊杰——本标准由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批准;目录1 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参考标准及规范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1)4 施工准备 (2)4.1 技术准备 (2)4.2 材料准备 (2)4.3 主要施工机械 (2)4.4 劳动力组织 (2)4.5 施工作业条件 (3)5 质量、技术要求 (3)5.1 材料要求 (3)5.2 技术要求 (3)5.3 质量要求 (4)5.4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4)5.5 环境要求 (4)6 施工工艺 (4)6.1 工艺流程 (4)6.2 施工操作方法 (5)6.3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预防措施 (7)7 质量标准 (7)7.1 质量标准 (7)7.2 质量保证措施 (7)8 不利季节施工的条件 (8)8.1 冬季施工措施 (8)8.2 雨期施工措施 (8)8.3 热期施工措施 (9)9 成品保护 (10)10 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 (10)10.1 安全措施 (10)10.2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11)11 施工质量记录 (11)附表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1.1适用范围1.1.1 片石混凝土一般用在基础工程的多。

如片石混凝土带形基础、片石混凝土垫层等。

也有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发热量对结构产生的病害,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一定量片石。

浇筑混凝土墙体较厚时,也参入一定量的片石,如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等。

1.2参考标准及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2 术语2.0.1 片石混凝土片石混凝土砌体是在混凝土中分层掺入片石,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中常用.对所用片石材料要求:无裂纹、无风化、夹层、水锈,且未被烧过的,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或者砼的强度。

石块的最大尺寸不超过填放处结构最小尺寸的1/4,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所用的片石均冲洗干净,不得留有其它杂物.2.0.2 扩大基础扩大基础,是将墩(台)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由其直接传递至较浅的支承地基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采用明挖基础的方法进行施工,故又称之为明挖扩大基础或浅基础。

3 基本规定3.0.1 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变更设计、隐蔽工程签证等质量记录。

3.0.2 进入工地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3.0.3 历次质量检查、各种验收检查的记录,质量问题或事故、调查和处理记录。

3.0.4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

3.0.5 机械设备、计量测试仪器、人员素质等其它影响工程质量的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

3.0.6 国内外同行业和其它兄弟标段有关工程质量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以及发展方向等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4.1.2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4.1.3 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方法、交工艺、交标准。

4.1.4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2 材料准备4.2.1 片石混凝土,片石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cm的石块,且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石块。

片石要求整洁干净,表面无泥土,堆放时片石不得接触泥土地面。

4.3 主要施工机械4.3.1 采用本工法施工,需配备的设备如:挖掘机、电动蛙式打夯机、吊车、电焊机、混凝土振棒棒等机械,各种机械不得在施工现场发生漏水、漏油现象。

4.4 劳动力组织4.4.1 劳动力配置工种:现场技术员1人,基础开挖2人,片石砼立模8人,浇筑砼7人,回填土2人。

4.5 施工作业条件4.5.1基坑及模板验收合格;各种机械就位,并能正常使用;技术人员在场及工人数量足够施工所用;混凝土拌合站标定合格并运转良好。

5 质量、技术要求5.1 材料要求5.1.1 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

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

5.1.2 用于混凝土中的碎石或砾石要求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颗粒应接近立方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cm,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之要求。

5.1.3 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或石屑。

其质地要求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之要求。

5.1.4 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要求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a、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不得超过2700mg/L。

b、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

c 、PH值不得小于45.1.5 石料要求坚硬、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禁止使用风化岩石、水锈石和凸凹石块,卵石和薄片石不得使用。

5.2 技术要求5.2.1 片石混凝土基础浇筑时,先铺筑一层100~150mm厚混凝土打底,再铺填片石,然后摊铺砼并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层厚度约为200-250mm。

浇捣后再继续铺一层片石和混凝土,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为止,片石顶面应保持有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覆盖面,片石掺入量不应超过基础体积的25%。

片石铺设应均匀排列,大面朝下,小头向上,片石纹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片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离开模板距离大于150mm,以确定每块片石被混凝土包裹。

混凝土应尽量连续浇筑,如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将缝留在每一层混凝土与片石交接处,使片石露出混凝土面一半,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

振捣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触及片石和模板。

5.3 质量要求5.3.1 以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技术规范为标准,制定项目创优规划,确定各分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各工序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工序质量标准的实现来保证分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分项质量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5.3.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ISO9002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推行TQC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使构成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5.3.3 实行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和技术质量双向承包责任制,逐层签定技术质量责任状,以激发全体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创优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5.3.4 、加强教育,贯彻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创优。

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

5.4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5.4.1 拒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

5.5 环境要求5.5.1基础施工在旱季进行,如在雨季施工,严格作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6 施工工艺6.1 工艺流程施工放线→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支模板→扩大基础浇筑→养生→基础验收6.2 施工操作方法6.2.1 测量放样基础施工前进行基坑测量放样、标高等的测量。

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挡方案。

如基坑开挖较大,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坡度,并制定支挡措施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6.2.2 基坑开挖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斜坡式。

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

根据地质水文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

坑顶缘动载或较大静载距坑顶1.0m以外,防止塌壁。

基坑预留20、30cm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基,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清排水。

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1.0、1.5m时,按照设计地质资料核实基底地质岩性,如基底岩性与设计不符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提出处理意见。

在处理方法确定后再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因直接挖至设计标高后,因地质情况不符,等待处理意见过程中长时间晾槽而导致施工因素造成的水浸或地质风化。

合格的基坑基底,在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批准后,迅速进行基础圬工施工,避免晾槽。

6.2.3 地基检验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和基底是否有隐蔽性溶洞、暗河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6.2.4模板加工及安装A.制作木模板时,事先应熟悉图纸,核对各部尺寸,其类型应尽量统一,便于重复使用,但始终须保持表面平整、形状正确,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模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

安装模板时,须考虑浇筑混凝土的工作特点与浇筑的方法相适应。

B.模板一般由侧板、立挡、横挡、斜撑和水平组成。

斜撑的下端需有垫板,垫板的固定,在泥地上用木桩,在混凝土上可用预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