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量差异检查程序

装量差异检查程序

装量差异检查程序
1.目的:建立粉针剂装量差异检查程序,以检查成品装量。

2.范围:适用于粉针剂成品装量差异的检查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1mg)。

4.2操作:
4.2.1取供试品5支,容器外壁用乙醇擦净,置干燥器内放置1~2小时,待干燥后,去除铝塑盖,分别编号,依次放于固定位置。

4.2.2轻扣橡皮塞,使其上附着的粉末全部落下,开启容器(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使瓶内外气压平衡后,盖上胶塞,分别迅速精密称定每支重量并记录(G1)。

4.2.3倾出内容物,用水、乙醇洗净容器,依次放回原固定位置,在适宜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并记录(G2)。

4.2.4计算:
4.2.4.1每支供试品的装量(G):G= G1-G2
4.2.4.2 5支供试品的平均装量(G0):G0=(ΣG)/5
4.2.4.3装量差异:将每一支供试品的装量与平均装量进行比较,计算:
装量差异=(G-G0)/G0×100%
4.2.5结果判定:
4.2.
5.1每一支的装量差异与下表规定的装量差异限度相比较,均未超出者,判为符合规定。

4.2.
5.2如有1支以上超出限度,判为不符合规定。

4.2.
5.3初试结果仅有一支超出限度时,另取10支复试。

复试结果中每一支的装量差异与限度相比较,均未超出者,判为符合规定;若仍有一支或一支以上超出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5.注意事项
5.1开启橡皮塞时,应先稍稍打开橡皮内塞,再盖紧后称重。

5.2用水、乙醇洗涤倾出内容物的容器时,慎勿将瓶外编号的字迹擦掉,以免影响称量结果;并将空瓶与原橡皮塞配对放于原固定位置。

5.3空瓶的干燥,一般可用60~70℃加热1~2小时,也可在干燥器内干燥较长时间。

5.4称量空瓶时,应注意瓶身与瓶塞的配对。

6.本文件编制依据为《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