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和下西洋资料.

郑和下西洋资料.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 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 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 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 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 主力舰。另有一种说法,郑和 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 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 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 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 宝船。
底尖上阔、首昂艉高+横舱壁 船形影响船速和船体的平稳。郑和宝船 采用的是底尖上阔,首昂艉高的船形。郑明说,这种船形在恶劣海面 控制平稳的性能较高,而且当时在船的底舱压载了土石,稳定性可以 说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郑和宝船还使用了梗水 木和两舷披水板。这种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进一步减小船体向两 侧晃动的幅度。郑明告诉记者,研究发现,郑和宝船还根据不同船型 和航区在船的主尺度比例设计上也有所不同,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 大抵运输船更强调平稳,而兵船更强调速度。郑和宝船的船体结构还 有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设计就是设有多道横舱壁。用木板将船内隔成 不同船舱,并且彼此密封。这样不仅加强了船的结构,而且具有分舱 水密抗沉作用。这种设计还有利于分类载货。例如茶叶、丝绸、各国 进贡宝物都可以分开存放。
满刺加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途 中,郑和还在锡兰跟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 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此次航海 时间较长,郑和于1415年回国,分遣船队一年后返回。 • 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 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 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16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 了东非海岸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等国,并在宝船上 设宴招待各国宾朋,代表明成祖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时带 回香料等珍品。 • 1431年初,明宣宗继承祖父明成祖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 下西洋历时3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 地麦加朝线图 郑和宝船 船型结构
•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 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 次航行。
•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 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