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在宿松县第四届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期间,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使我受益非浅。

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体会。

感受之一:质朴无华我们看到的是朴实的校园,热情的服务,高品味、高水平的授课人。

给我们授课的各位领导,结合自己的经历言传身教,他们所给我们的是万金所不能买到的,他们一些先进的理念,一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今后在校长岗位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他们的语言生动,朴实,真挚,没有一点无用的装饰和做秀的成分;在朴实中透着深奥的道理,实用的做法和深刻的想法。

回想我自己,在学校管理中有着很多的华而不实,今后应将工作的本质落到实处。

感受之二:贵在坚持听了李荣华校长一节课,我感受到了他的执着与坚强,他的学校经营模式理念很准确,精到,他在工作中认准了并坚持了,才有了后来他所管理的学校的辉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教育口号和这样那样的所谓的新教育理论而改变符合自己校情的做法,是很遗憾的。

今后工作中一定更注重坚持抓教学的过程管理、坚持把小事做到位。

提高目标意识、引领意识、管理意识、整体意识、忧患意识、过程意识、高效意识、岗位意识。

本次培训使我时时充满一种昂扬的斗志,感觉有了主心骨,“精神”也不空洞了。

感受之三:务实创新小小的一堂“理论课”不起眼,但是细细想来,深刻思考,它所体现的却处处是创新!每堂课都是授课专家把新的理念向我们渗透的过程,每堂课都是授课教师智慧的结晶,谆谆的教诲,每一堂课又是我今后的工作的指导和引领。

祝庄华校长说的团队精神,先淡后浓,先严后宽,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很切合实际的做法,既是宝贵经验的积累,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就像宋锦玉主任说的要传统和新理念相结合,何所长所说的校长要成为有教研能力的校长,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由经师---人师---名师---大师。

这些理念使我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创新”在于常规抓好,“坚守也是创新”,细节从严,过程求实。

将功夫化在刀刃上、磨刀不误砍材工。

感受之四: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认真品味各位专家、各位校长的经历,不难看出,伴随成功的步伐,干事业的激情和执着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没有执着的劲头终将一事无成。

而要克服职业倦怠,形成这种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校长不仅要亲力亲为,还必须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做教育就要心中常存教育的神圣使命,永葆工作的激情和执着,这样才能不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学有所得也将学以致用。

感觉头脑得到充实,思路更为宽阔、清晰,也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经验,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干好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必将对我今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大胆尝试,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也坚信我们洲头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最后也感谢电大,及刘咏玉校长,段育民主任这段时间的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校长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参加校长培训,令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充分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

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

尤其自己刚刚走上领导岗位,这更是一次系统学习、加油充电、提升能力的宝贵机会。

通过认真学习思考,我对如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干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现代型校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做一名好校长,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定执行科学的办学理念。

我们常讲,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是立校之本。

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引领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健康发展。

关于科学的办学理念,无论哪个校长都可以列举诸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

应该说,当前校长们确实不缺少科学的办学理念,关键是牢固树立和坚定落实的问题。

对此,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的“两全、两开”执行不到位、老师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体罚和变相体罚等问题,就是有力的证明。

这就说明,当前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我体会,要真正树立和落实好科学的办学理念,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必须勇于担责。

客观地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反对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所有的校长都非常清楚。

之所以落实得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实施了素质教育,别人没有实施,真的吃亏了,对学生、对上级、对社会都没法交待,与其冒着风险搞探索,不如中规中矩走熟道。

但这恰恰是引导科学办学理念的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对此,作为一校发展方向的领路人,校长必须坚定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方向,勇于担责,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要使科学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在自己牢固树立科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校长还必须通过教育引导、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方式,使科学的理念牢固植根于全体教师心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使其成为学校的一致行动。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要引导教师走出“落实素质教育,就不要教学质量”的认识误区,努力用素质教育的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做一名好校长必须勇于和善于决策。

决策是校长的基本职能,也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决策正确,就会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策失误,就会导致工作忙乱,出现偏差。

因此,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和能力,把“多谋善断”作为决策的关键,平时养成深谋远虑的习惯,并能及时决策各种问题。

我体会,校长提高决策能力,要做到九个字:即讲政治、重实际、善统筹。

“讲政治”,就是要严格依据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决策。

比如,安全教育是学校头等大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是学校决策每一学期工作中必须要严格落实的重要内容。

但一些学校落实得不到位。

在20xx年四川大地震中,该省许多学校因此而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却无一名学生伤亡,其原因就是校长叶志平多年坚持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坚持紧急避险演练。

对此我们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决策的政策法规意识,坚决按照教育政策法规办事。

“重实际”,就是要把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存在的问题、老师的呼声、家长的意见都是我们决策时要参考的重要内容。

以作为校长,我们要深入一线,深入老师,深入学生,倾听呼声,发现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工作决策。

“善统筹”,就是决策时要统筹兼顾各种情况,倾听不同的声音。

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强调效果,又要注重方式方法;既要强调集中,又要发扬民主。

特别在重大问题决策面前,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建议和意见可能是直言,也可能是怨言和谗言。

对此校长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决策。

三、做一名好校长,必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影响力决定控制力。

作为一名校长,如果没有积极的影响力,就很难有效组织引领广大教职工瞄准目标,凝心聚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因此,如何增强个人影响力,是一名校长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通过学习培训,我体会在构成校长影响力的职权、威信、信息三个要素中,威信最重要,因为有威才能政令畅通,有信才能令人心服。

校长树立威信,必须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努力增强人格魅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率先垂范干工作,更在于有正直无私的品格、良好的道德修养、严格的自律意识等。

比如此次培训中,程风春教授讲述了北京一名校长的案例,该校长多年工作积极肯干,为人和善正直,关爱教师学生,有很高的人格魅力,深受师生爱戴,任何工作都能得到老师的积极响应。

但就是在临近退休时,把上级教育部门照顾贫困教师的楼房留作己有,引起全体教职工的不满,威信降低,在工作上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二要不断提高才能和学识。

一名校长只有具备较高的才能和学识,才能对各项工作统筹有方,指导有力。

增强才能和学识,校长一定要加强学习,做到多读书、多实践、多反思,尤其要努力争作专家型领导,懂业务善管理,能够团结带领教职工一道抓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三要注重情感投入。

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极的情感激发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源动力。

我体会,这种动力比外在制度约束的力量更强大、更持久。

因此,讲究情感投入也是增强校长威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校长要牢固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经常走进师生,交流思想,了解情况,关心师生工作学习,特别要走进师生的心中,知道大家的所思、所盼和所求,做到关心得其事、帮助得其时,实现密切感情与推动工作的双赢。

四、做一名好校长,必须不断增强推动工作的执行力。

推动一项工作,决策是前提,执行是保证。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具体到学校,校长既是决策者,又是组织推动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

要坚持身体力行。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学校开展的某一项工作,常常是学生看老师,老师看校长,校长督促得紧了,就抓一抓做一做;督促的松了,就得过且过,不管不顾。

所以,在推动执行上,校长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工作亲历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师生们做出榜样。

要严格目标责任。

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常常是落实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力执行,必须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每一项工作都层层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干部教师,并做到明确目标、明确标准、明确要求、明确时限、明确奖惩,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着落的责任氛围。

同时,要建立健全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真正建立起从学校领导干部、到中层干部、到广大教师自上而下的责任传递链条,实现工作责任的无缝隙传递。

要把握工作细节。

我曾经读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感想也很深刻。

在学校工作中,确实常常因细节注意不够而出现问题。

这其中有教师抓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校长在组织推动工作之初,谋划不细、考虑不周,对细小问题强调不够等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