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新常态如何新作为

面对新常态如何新作为

面对新常态如何新作为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最为严峻、最为复杂的一年。

受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银行日子普遍比较难过。

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银行信贷萎缩、风险加大等问题,在山西表现得比较突出。

面对新常态,要有新心态。

当前山西转型综改更需保
有这样的平常心态,就是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的下滑是自然换挡的过程,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压力和波动,是结构调整阵痛的突出表现,尤其对部分资源相关行业和相关地区,或者对粗放增长形成的路径依赖较重的行业和地区更是如此,这是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道思远,谋定而动。

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把问题了解透,把原因分析准,把对策研究实,把措施拿出来。

运城市王殿民先生研究经济多年,对当前经济问题多有创新见解。

基于此,本版今日刊发王殿民的研究文章,以供参考。

今年以来,面对运城市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紧张问题,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各金融机构克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没有根本化解。

面对经济加速转型、新常态日益显现的新形势,银行
和企业均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企业资金链条断裂。

二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上半年全国不良贷款率上升0.08个百分点,运城市不良贷款率上升1.46个百分点。

三是担保企业受到连带。

运城市海鑫等企业出现问题,殃及为其担保的多家企业。

担保企业都会被银行要求“代人受过”,受到牵连,形成经营风险。

四是经济纠纷案件上升。

五是银企关系受到创伤。

银行怕企业不按期还贷,企业怕银行不再续贷,彼此防范,互相迁怒。

应对运城市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首要的是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重点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应对,共渡难关,政银企携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既要确保银行充满生机,又要促进企业焕发活力。

一、打消顾虑,提振信心,实现逆势突破。

克服困难的程度大小取决于我们智慧和胆略的大小。

要解决问题,必须直面现实,开动脑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要正视面临困难。

银行和企业决不能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而要处变不惊,尽快认识并适应新常态,坦然相向,从容应对。

二要立足解决问题。

银行和企业都要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真诚沟通,彼此理解,相互支持,真正把精力放到解决问题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要坚定发展信心。

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一定要坚定信心,鼓足勇气,看到我们的优势,看到我们的前景。

只要咬紧牙关,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就
一定能度过严冬,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诚信经营,坦诚相待,夯实互信基础。

银企之间的交往,也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诚信是前提、基础也是根本。

从企业来讲,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说清自己要采取的措施,取得银行的信任,特别是要向政府、银行彻底公开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情况,公开向小贷公司、投资公司及个人的融资情况。

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个观点,这就是,大企业可以支持,小企业也可以支持;强企业可以支持,弱企业也可以支持;新兴产业的企业可以支持,传统产业的企业也可以支持。

但是,不讲诚信的企业坚决不支持。

从银行来讲,银行也要诚信经营,还后续贷的承诺一定要履行。

讲诚信是相互的,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坦诚相见,才能互相打消顾虑,巩固合作关系和来之不易的银企友谊。

三、破财取道,断臂求生,敢于瘦身解套。

经验表明,外部环境严峻的时候,往往是企业修练内功、强化自身的最佳时期。

企业要大胆出手破财,实施瘦身解套。

正常发展遇到问题的要克服,非正常发展陷入陷阱的要解套。

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快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必要时候该贱卖的就要贱卖,不要犹豫不决,贻误战机。

据我所知,目前已有一个企业采取措施处置自己旗下10多亿元资产,用来渡过难关。

我们的企业要借助这次应对危机,完善法人治
理结构,严格财务会计制度,正确处理借贷关系,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实现轻装上阵,浴火重生。

四、创新思维,用足政策,寻求化解途径。

各银行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化解自身危机,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增强自身活力。

要充分挖掘政策潜力,按照国务院要求,对符合信贷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提前介入,实现无缝对接,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对过桥资金的需求,充分发挥可以利用的政策性工具,保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去年信贷产品创新的成果,重点支持全市优势产业集聚分布的“5+15”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这方面,有几个银行做得很好:工行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储备贷款企业和项目39户、贷款85.9亿元,已累计投放或部分投放13户48亿元。

农信社在去年开展“百亿项目大行动计划”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百亿行动计划”,扶持“5+15”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企业(项目)132个,金额
27.5亿元,较年初净增7.15亿元。

五、一企一策,集体会诊,推动金融创新。

针对全市情况,有的银行行长提出了一个国有主力银行向一起走,其他银行紧密衔接,或由主办银行或领衔银行召集协调,集体会诊,一企一策。

这是一个化解的思路。

企业的情况千差万
别,银行要改进作风,深入企业,摸清底数。

和企业一道出主意,想办法。

特别是在企业关心的担保方式、信贷抵押、金融服务、资本市场等方面大胆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要采取特殊措施防范担保链风险。

六、着眼长远,储备项目,争抢后发优势。

这一轮结构调整之后,活下来的企业必然蓄势待发,迎来快速扩张期。

各银行机构要明察秋毫,及早运作,抢占下一轮竞争的先机。

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主线确定投资方向和信贷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银行信贷要求,完善前期手续。

目前全市各银行机构已经提前介入,储备项目28个,金额合计150.48亿元,预计四季度或明年即可全部投放。

特别是建设银行储备项目最多,已经储备了8个公司类和1个机构类固定资产贷款项目,金额合计28.29亿元。

七、认真排查,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

要按照银行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对各自的客户要进行一次排查,对有问题的企业要帮助完善手续,降低风险,解决问题。

对市场看好、规范经营、诚信度高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做大做强。

八、扶正祛邪,鼎力扶持,优化金融环境。

这主要是对政府讲的。

一要旗帜鲜明打击非法。

对一些不讲诚信、影响恶劣的企业要进行行政干预,依法严厉打击骗贷和恶意躲逃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规范金融市
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特别在当前,要抓个别典型,以儆效尤。

二要理直气壮支持金融。

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扶持,把商业银行作为自己的骨干企业来关心支持。

要帮助金融机构做好各类贷款特别是公务人员贷款的清理
工作,把优化金融服务、改善金融环境摆上重要位置,推动金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三要主动作为牵线搭桥。

政府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成银行企业的务实对接。

相关部门要与金融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共同分析金融和经济形势,推介重大项目。

银行要及时向上级行社传递最新经济信息,增强他们对运城的了解,提升他们对运城的信心,以求得最大限度的政策倾斜、信贷投放。

四要真金白银提供支持。

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县(市、区)、开发区财政分别出资3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收小贷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企业出资,设立运城市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临时周转服务。

市金融办要积极督促各担保公司特别是市、县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吸纳社会资本,扩大规模,积极开展业务,主动作为,市财源担保公司要切实发挥作用。

要积极协调小贷公司对出现问题的企业,实行降低利率、减少利息、保本停息,减轻问题企业的负担。

人行要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各银行把信贷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上,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银监分局要引导各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减少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
轻企业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