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
例:韩翃的《寒食》
7.以少总多
例: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
8.化虚为实
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无形的 事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例: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煜的《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9.侧面描写
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 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 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 画描绘。
情景交融
抒情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也指创造z 这种境界的写作方法。 —— 选自《实用语文教学词典》
写作方法是技巧问题,表现手法是艺术问题。
5.托物言志
借助所咏之物来抒写主观情思的手法。
例:《石灰吟》《题画兰》《卜算子 咏梅》
6.以小见大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 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 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 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15.抑扬
例: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6.拟人
例:李白《独坐敬亭山》
17.化静为动
例:圆信和尚《天目山居》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18.以动写静
例: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9.乐景写哀
例: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点染
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典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江夏区教研室 张春霞 2015-10-15
常见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化虚为实、 侧面描写、通感、夸张、衬托、 对比、抑扬、拟人、化静为动、 以动写静、乐景写哀、点染、用典……
常见的表现手法例说
1.赋
• 直陈其事,直接叙事写景的手法
例:《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 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例:《陌上桑》
10.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 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例: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1.夸张
例:李白《望庐山瀑布》
12.衬托
•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 “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 托“更好的”。 例: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Hale Waihona Puke .对比例: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用典
• 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比
就是打比方。比喻、比拟。 例:《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是烘托气氛的 渲染手法。 例:《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被描写的事 物中的表现手法。亦称“借景抒情”。关 键在“寓”,只是刻意描写景物,不直接 抒发情愫,将思想感情融在生动的形象和 具体的画面之中。如朱自清的《春》对草、 树、风、雨的描写。 —— 选自《实用语文教学词典》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饮湖上初晴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