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DNA复制中相关的数量计算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因为 A=T,G=C
所以,A+G=T+C,即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
同理可得:A+C=T+G,即不互补的嘌呤数与嘧啶数之和相等。
(2)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第一条链的A与第二条链的T互补
配对,因此:A1=T2
同理:T1=A2 G1=C2 C1=G2
所以:A1+T1=A2+T2=1/2(A+T) G1+C1=G2+C2=1/2(G+C)因此:(A1+T1)/(G1+C1)=(T2+A2)/(C2+G2)
(A1+G1)/(T1+C1)=(T2+C2)/(A2+G2)(A1+C1)/(G1+T1)=(T2+G2)/(C2+A2 (3)因为A=T ,G=C。
所以A+G=T+C
所以(A+G)/(A+G+ T+C)=( T+C) / (A+G+ T+C)= 50%
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A+G)/( T+C)=(A+C) /( T+G)= ( T+G) /( A+C)=1
规律概括: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
DNA 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旋酶),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
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
规律1:亲代DNA复制n代后,DNA分子数为 2n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 2个,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 2n-2 。
变通1:亲代母链与子代DNA链数之比为: 1/2n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与子代DNA分子数之比为: 2/ 2n。
规律2: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所需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R =a(2n-1) 【其中,a表示亲代DNA含有的某种碱基数,n表示复制的次数】
规律3:碱基总数=失去H2O数+2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考点)
基因表达计算问题
(一)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
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
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二)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
综上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tRNA数目=1/3mRNA碱基数目=1/6DNA(或基因)碱基数目
(三)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
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
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n/3个氨基酸。
[来源:学科网]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缩去的水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