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基础知识巩固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 2 课《说和做》基础知识巩固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然( ____ ) 弥.高( _________ ) 闲暇.( 迭.起( ____ ) 浠.水( _________ ) 窥.视(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 目不窥圆 兀兀穷年 潜心惯注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心会神疑 警报叠起 一反即往凶多吉少气冲斗牛契而不舍3.成语填空。

潜心( ____ )注 ( _____ )而不舍 ( _________ )尽心血 一反( ____ )往 ( _____ )乎不同 无( ________ )及此4.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_____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_____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_____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 .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 .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 .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

B . 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 锲.而不舍( ______)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___ ___)迥.乎不同( _____) _____ )A .诗兴不作.(起)B .锲.而不舍 ( 刻)C .沥.尽心血 ( 滴)D .迥.乎不同 ( 眼睛明亮 )仰之弥.高 ( 更加 ) 兀.兀.穷年( 用心劳苦的样子 ) 群蚁排衙.( 衙门) 警报迭.起( 屡次、接连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 .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B .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C .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D .①反复 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 .“互联网 +”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 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 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 .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 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B .《说和做——辑闻一多先生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人物传记,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 .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

D .《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1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 .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 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 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试卷第 2页,总 4 页D .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 ( 闻先生 )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13.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 ,我们学过他的诗歌《 ________ 》。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__________ 。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____ ,越坚,__________ 。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_ ,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 ,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 !(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 !14.为配合班级开展“走近闻一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 。

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先行后言,先言后行,你是如何看待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假如你是闻一多时代的一名记者,报社决定请你去采访大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请你根据《说和做》一文的有关事实,拟一个采访提纲,把自己要问的问题一一列出来。

(两个问题即可)15.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仿照上面的句式,选取你熟悉的一个同学来描写。

要求:积极向上有新意。

16.请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① 1930年夏天,31 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两个作文题,考生可任选其一。

②有一个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

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 “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 分。

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 分就算不错了。

③然而,这个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 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

按照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沟汰。

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个名叫臧克家的学生领进了大学校门。

④闻一多在破格录取臧克家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自己当年投考清华大学的经历。

在大多数科目成绩惨不忍睹的情况下,他唯独作文拔了头筹,并因此受到主考教师的赏识和力挺,最后顺利地进了清华。

当年的际遇成就了闻一多的学识和慧眼。

(选自张以瑾《闻一多慧眼识得臧克家》,有删改)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闻一多破格录取臧克家的原因。

18.指出下列句子中“说”字的不同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

3)他“说” 了,跟着的是“做”19.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___________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 用比喻的手法, 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3)“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4)“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 是口的巨人。

他, 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èm íxi áqi èl ìdi éx ī ku ī j i ǒng qi án【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暇”“沥”等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2.圆—园惯—贯疑—凝叠—迭即—既契—锲【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锲”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潜心贯注锲而不舍沥尽心血一反既往迥乎不同无暇及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锲而不舍。

4.籍裁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注意“籍”不要写成“藉” “裁”不要写成“栽” ,“颗”不要写成“棵” 。

5.B 【解析】试题分析: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

比喻做事不辞劳苦。

此题用此词不合语境。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 2 、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