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教媒体与低年级数学课的整合1

浅谈电教媒体与低年级数学课的整合1

浅谈电教媒体与低年级数学课的整合
襄樊市大庆路小学袁丽
[内容提要]: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电教媒体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的整合,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参与度,并能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电教媒体低年级数学
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

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使得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功能。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它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看到形的同时,也听到了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收到了很大的教学效益,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不象其他如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有吸引人的情节、优美的语句、漂亮的画面动听的旋律等,它只有0—9这十个数字和一些运算符号,显得枯燥、单调而抽象。

很多学生对此学科兴趣淡薄,尤其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注意力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东西吸引。

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电教媒体不仅能够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而且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增强数学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运用电教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了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直接推动儿童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在动力,也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

正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以无意注意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

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色彩鲜明、图像逼真的教学情景:(1)小朋友们今天跟“豆角老师”一起到“图形王国”里去旅游;(2)今天,动物王国召开运动会;(3)大象伯伯过生日;(4)丰收的果园里都有些什么呢?……通过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画面,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配合老师恰当的讲解,把学生带进了预先设置学习目标的教学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使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运用电教媒体,降低了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一些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准确无误。

虽然传统教学中配以挂图、简易模型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仍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在概念的学习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难度,但电教媒体却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揭示出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如果老师单纯的讲解,也许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不难,关键是在于是否理解了概念,为什么用乘法算?也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首先设计了简单的几个画面,每张桌子上放2台电脑,有2张桌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结果。

再问:4张呢?学生也很轻松的说出了结果。

当我出示20张桌子、100张桌子的画面,再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时学生都楞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我趁势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有办法来解决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力,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样不知不觉中的状态下,学生也领会了乘法的意义,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教学效果要好得的多。

由此可见,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降低级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坡度,难点得到突破,也使学生在感受知识之间联系的同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运用电教媒体,增加了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容量。

《新课标》中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
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

通过电教媒体,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和部分、外表与内观等方面相互转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展示众多的现实生活材料,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同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基本特点,尤其是低年级老师有时在课堂上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组织教学,这相对而言,必然减少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通过电教媒体的使用,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处理,这样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并且多媒体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用大容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统计”“可能性”“观察物体”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课上,老师既要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组织活动,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之后,就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学习材料,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以及活动的规则等,这样就给学生的自主活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运用电教媒体,提供了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我们知道,其实创造力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都有这种创新潜能,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这种创新潜能。

一个人没有创新兴趣,就不会去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低年级的学生爱操作摆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在实践中主动探究,表现自己。

通过电教媒体的运用,借助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并给他们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认识除法”这一内容之前的“分一分”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这是一种平均分。

而知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分是多少时,在分的时候,可以1个1个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还可以3个3个分等等。

只要每次分的同样多,都可以说是平均分。

使学生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主动探索,而不是局限于书本提供的几种方法上。

五、运用电教媒体,改变了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现代教育则要求学生能主动
的获得知识。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之后,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怎样规范地操作、如何有序地进行测量等。

教学“毫米的认识”时,由于实物太小,在直尺上学生不容易看清,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操作过程,了解1毫米到底有多长,从0刻度开始,几格是几毫米,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会自己进行测量计算。

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及“授之以渔”,这样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由于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将一些难以口头表达清楚的概念形象直观化,而且也节约了传统的板书、画图等时间,从时间上也使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变长”了,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电教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的改进了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生动的空间,使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苏电化教馆编著《信息技术与教育》苏州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江苏信息技术》2005.2-3期
作者简介:
袁丽女现年28岁,大专学历。

现任教于襄樊市大庆路小学,本人从教10年来一直
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坛新秀,多次参加数学教研,于2006年4月获得
区优质课《不等式及解集》一等奖,2007年10月获得省电教课《分数的基本性质》一等奖。

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