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屑病知识宣教

银屑病知识宣教

银屑病概念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特征: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
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

病因
(一)发病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因素
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发疹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诱因素。

3、代谢障碍
有报告显示患者血清内脂质、胆固醇、球蛋白、糖、尿酸、钾等增高,叶酸含量降低,但偕未能作出肯定结论。

4、免疫功能紊乱
5、精神因素
6、其他
多数患者冬季复发、加重,夏季缓解或自
然消退。

外伤和刺激性饮食、易引起过敏
反应的食物,如羊肉、海鲜等可诱发加重
本病。

(二)反复发作的原因:
1、不规范、不科学的治疗和乱用药物
2、季节性的复发
3、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或病毒、细菌的感染。

临床表现:
典型的皮肤损害: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1、寻常型银屑病
发病部位:常见于四肢伸侧,头皮,背部和骶骨处,也可泛发全身。

皮肤损害:基本损害为边缘清楚的红斑,上覆盖白色鳞屑,形态有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及地图状;头皮皮损时由于鳞屑厚积,头发可呈束状但不脱发;甲损害时,甲板呈点状凹陷似顶针样改变,或甲板增厚,甲床分离。

2、关节病型银屑病
除以上表现外,可伴有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并可发展为关节畸形。

3、脓疱型银屑病
疼痛在原有寻常型银屑病的基础上出现粟粒大小的
无菌性脓疱。

4、红皮病型银屑病
表现为原有皮屑病皮损明显发红,迅速扩大成片,
致使全身呈弥漫性潮红浸润,并伴有大量糠状鳞
屑,其间可见片状正常皮肤的皮岛。

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常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病等全身症状,反复发作,预后不佳。

治疗方法
(一)局部治疗:
根据皮损选择外用药
1、角质促成剂或剥脱剂
2、皮质类固醇药物
3、维A酸:减轻红斑、浸润和脱屑
(二)、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
2、皮质类固醇
3、抗生素
4、免疫调节剂
(三)、物理疗法:
1、紫外线照射
2、光化学疗法
3、浴疗
(四)、中医疗法
医书记载:“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
白面痒,搔起白皮,由风气客于皮肤,血燥
不能荣养所致。

”此段文字生动地记载了银屑
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风热湿邪外袭,客于皮肤,人于血分,而发于肌肤,阻于经脉,或因情志不畅,郁而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火郁而发,达于肌肤,日久气血虚亏,经脉肌肤失养,干枯脱屑。

中药治疗牛皮癣也是牛皮癣治疗的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牛皮癣的方法,如下:
1、当归,赤芍,红花,连翘,蒲公英,土茯苓,白吉利,何首乌,白花蛇舌草,白癣皮,蝉衣,荆芥,甘草,桑白皮。

用法:熬药前,药先放在熬药的容器里,加入水,泡半个小时,效果好,水煎20分钟,水煎好后倒出药液,再加水再熬20分钟,把两次的药液倒在一个容器里,分两次喝完,即早晚各一次,要喝一星期停一星期不喝,因为此药方对胃不好是缘故。

2、乌梢蛇、生地、川芎、桃仁、蛇床子、白鲜皮、连翘、芥穗、防风、浮萍、刺蒺藜,地肤子、红花,丹参,久病气虚加黄芪;痒甚加花椒。

用法:日1剂,水煎服。

见效后改
服第2方:刺猬皮、乌蛇皮、土槿皮、黄牛皮各
等份,共研细末,每日3次,连服3天。

3、白芨、土槿皮、槟榔、生百部、川椒、
大风子仁、斑蝥(去翅、去足)、水杨酸、苯甲
酸。

用法:取白芨、土槿皮、槟榔、生百部、川
椒五味,分别碎断和碾压,置渗漉器中(细粉在上,粗粉在下),另将斑蝥研细与大枫子仁混合,捣成泥状,置渗漉器最上层,上加特制的木孔板,然后加白酒或60-75%乙醇高出生药几公分,加盖,浸泡5-7日,渗漉共用白酒或乙醇1500毫升。

最后在渗漉液中按比例加入5%水杨酸、10%苯甲酸,搅拌,溶解,即得。

按照牛皮皮癣的分型,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方法:
1、血热型: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等症。

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

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血瘀型:此型患者病情稳定,鳞屑斑基底暗红,鳞屑较厚,甚者为蛎壳状,自觉瘙痒,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辩证:湿毒内蕴,血瘀络脉。

治法:祛湿解毒,活血
化瘀。

方药:祛湿活血汤加减。

土茯苓30
克,茵陈、双花、连翘、野菊花、元参各15
克,公英、地丁各20克三棱、莪术、赤芍各
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血燥型:患者处于该病消退期,病
程较长,无新疹出现,疹色淡红,呈钱币状或融合成片,浸润、脱屑,舌红少苔,脉沉细。

辨证:血燥血亏,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润燥,方药:血燥方加减,熟地30克,白芍20克。

当归、首乌、蜂房、天冬、麦冬、白鲜皮各15克。

4、风湿热型(关节型)患者红斑泛发、脱屑、皱褶处有潮湿、糜烂、关节红肿疼痛,体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壅盛,脉络受阻。

治法: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方药:宣痹汤加减。

金银花、防己、薏苡仁、滑石、灵仙、连翘各15克,蚕砂、赤小豆皮各10克。

5、脓毒型(脓疱型)在原皮损的基础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脓疮,可融合成为“脓湖”,结脓痂,可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伴发热,心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或呈沟状舌,脉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毒热炽盛。

治法: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皮肤完整性受损
措施:1、患者皮肤潮红水肿且有大量鳞屑脱
落,每日给患者做晨间护理时,应注意保
暖,消毒床刷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平
整。

2、穿宽松、柔软的棉织衣服,除去裤
腰处的松紧带,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在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患者痛苦。

4、有瘙痒者外用止痒药膏,如炉甘石;瘙痒剧烈者涂药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尽量避免用手抓痒处。

5、注意全身清洁卫生,勤换衣服,病情稳定后可行温水浴,每周一次不要过勤,以免皮肤干燥。

(二)、感染的危险
措施:
1、全身皮肤每日涂凡士林软膏,以利消炎,软化皮
肤,防止感染。

2、经常修剪指甲,不能因瘙痒而抓破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剥蚀引起皮肤感染。

3、每天都要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及时观察皮肤变化,有无皮肤感染灶,特别是腋下及口腔部位。

4、急性期避免涂擦强烈刺激性药物及紫外线照射,热水与肥皂浴,搔抓或机械性刺激,以防加重皮损和痒感。

健康指导
(一)、饮食指导:食用低脂肪,高维生素,
高蛋白饮食,忌食辛辣,海鲜及刺激性食
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多饮水,多
食新鲜绿叶蔬菜、水果,多吃鱼类食物。


时,减少并避免被动吸烟的机会。

(二)、自我护理指导
急性期避免涂擦强烈刺激性药物及紫外线照射,热水与肥皂浴,搔抓或机械性刺激,以防加重皮损和痒感。

避免精神创伤,情绪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过度紧张,劳累及睡眠不足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使各种疾病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