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的朗读:主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读准字音。
古诗文中,有些字虽是常
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
②读出韵律。
诵读古诗,除遵循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有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和音韵。
注意要领:
①五言诗节奏:A.二/二/一(三拍); B.二/一/二(三拍); C.三/二(两拍)。
②七言诗节奏:A.二/二/二/一(四拍); B.二/二/一/二(四拍); C.四/三
(两拍)。
③单句和双句的节奏要一致。
2、古诗文理解:主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推敲字义:古诗文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
密、准确,再加上许多汉字古今词义大有不同,所以要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字、词的理解。
②理解诗句: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一般要求直译,
使诗文中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在译句中能反映出来,并尽量保持诗文的原意和结构。
③了解背景:诗人与他生活的时代,也是理解诗文的重要条件。
诗人的爱好、
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民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要善于搜集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④体会感情:准确体会古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
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用新颖的技巧抒情表意。
注意要领:
①通过理解字、词,了解时代背景,反复诵读去完成。
②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一、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下-谁人-不识-君。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它是()。
A.遥看/瀑布/挂前/川B.无边/落木/萧萧/下
C.门泊/东吴/万/里船D.不知/细叶/谁/裁出
三、结合注释把下面一首诗译成现代文。
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①粟:谷子。
②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③犹:仍旧,还。
译文: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加朗读停顿号。
(‖最长∣长…短)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
3、写事的诗句是。
4、写景的诗句是。
5、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意离去的诗句是。
6、这首诗写的是这件事。
7、这首诗的中心意思是。
五、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坐:因为。
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完成题目。
A.识:B.席:
2、翻译下列句子。
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B.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选出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何不试之以.足(用)B.反归取之.(代词,代指尺码)
C.遂.不得履(于是)D.反.归取之(反而)
2、翻译下面句子。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我国古代有很多寓言故事,例如:《滥竽充数》《囫囵吞枣》《画饼充饥》。
请你从这三个寓言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寓意。
《郑人买履》讽刺了
寓言故事:
寓意
冲刺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各题。
好书是沉淀于岁月长河中的沙金,不yàoyǎn,却有保存的jiàzhí。
读经典的书jí,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⑴请在下面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yàoyǎnjiàzhíjí
()()书()
⑵在下面的方格内按照正确的格式整齐地抄写上面画波浪线的句子。
2、按要求写词语。
⑴写出两个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
⑵在下面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
牡丹花翠鸟着水面去医院病人3、下列古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门泊/东吴/万/里船B.白云/生处/有人/家
C.床前/明月/光D.人无/信/不立
4、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中,找出含有“春”“草”和“花”字的诗句,并写下来。
含有“春”字的诗句:,。
含有“草”字的诗句:,。
含有“花”字的诗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⑵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⑶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⑷孰为汝多知乎?
6、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其中之一为对象拟一条环保标语。
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二、口语交际。
有人说:“台湾只是一个小岛,统一不统一无所谓。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如果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三、阅读理解。
(一)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诗人以落红化作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选出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
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
2、翻译下面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坠于水,遽契其舟。
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我国古代有很多寓言故事,例如:《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请从这三个寓言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寓意。
《刻舟求剑》讽刺了
寓言故事:
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