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黄疸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护理论文

浅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27-01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为高峰,10~14天消退。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延长到3~4周。

我科2008年9月到2009年9月共收治患儿200例,给予持续蓝光照射和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
1新生儿黄疸病因与分类
1 .1生理性黄疸小儿出生24 h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0~14天内自然消失,没有其他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而言,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

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一般较轻浅,呈浅黄色,一般2~3天消退。

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

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也出现黄染。

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与小儿出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

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胆红素的转移酶,要在小儿出
生后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间,新生儿体内会出现过多的胆红素而表现为黄疸。

当这种转移酶成熟后,就会将多余部分的胆红素消除,黄疸也就消失了。

所以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它是人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1.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由各种病因引起。

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 h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

引发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较多,有些疾病还相当严重,可危及小儿的生命。

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闭锁、新生儿败血症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200例新生儿,足月女婴98例,足月男婴102例;其中早产儿18例,出生2~3天出现黄疸。

2.2.观察皮肤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3光疗前的准备
2.3.1心理护理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患儿家长常有恐惧心理。

尤其是患儿进入蓝光箱哭闹时,部分家长可能不配合。

因此要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对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危害,如治疗不当可致胆红素脑病,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蓝光照射很少有不良反应,对患儿基本无不良影响,是目前常用的有效退黄方法。

要取得家长信任,寻求他们的合作。

2.3.2光疗箱的准备普通灯管式光疗设备使用时应注意,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急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光疗箱要预热,并以软棉布铺于箱内,待箱内温度在32℃~34℃左右时才放患儿入内,记录光疗开始时间,
2.4光疗时的护理
2.4.1皮肤护理患儿入箱前要对皮肤进行清洁,脱去患儿衣裤,全身裸露,双眼配戴遮光眼罩,男婴用阴罩遮住会阴,避免损伤视网膜及影响睾丸发育。

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照射过程中,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发红,有无干燥,有无破损,及时更换尿布以防尿布疹,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患儿应裸体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

因此光疗时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每隔2h给患儿翻身一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

2.4.2光疗中新生儿的护理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

对于特别瘦小的婴儿,应及时的为患儿翻身按摩。

加强巡回,注意患儿全身情况,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

2.4.3光疗后新生儿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应再次洗澡或温水擦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

蓝光治疗时喂养会有一定困难,告诉患儿母亲及其他家属,喂养时应密切观察呕吐腹泻情况,防止误吸。

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

停用蓝光箱后,做好终末消毒,箱内、外用84消毒液擦拭;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

3严密观察
3.1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3.2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

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3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3.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5.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

3.6改善肝功能,不用对肝脏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黄疸的药物,遵医嘱应给于护肝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

4 健康教育
4.1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4.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
4.3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就不需要担心,因为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发现超过了生理性的范围,就必须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变,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

5讨论
新生儿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与新生儿期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
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及胆红素排泄异常等特点有关。

胆红素能吸收光线,蓝光照射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疗效可靠,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治疗效果应尽量增加皮肤暴露面积以提高疗效,因此光疗时应保持患儿四肢呈舒展的姿势,尿布面积要小,并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及光强度。

光疗相当安全,但也有不良反应,如发热、腹泻、皮疹、低血钙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光疗知识及操作规程,熟悉每个患儿的病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勤巡视、多观察,定时监测体温、箱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以保证获得最佳疗效,提高患儿恢复的速度,缩短患儿住院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