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第三种选择
马歇尔对于政治事务与法律问题同样内行,他找出《司 法法》与宪法的矛盾点,并聚焦于此:
一.美国宪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二款是这样写的“在所有涉 及大使、其他公使与领事、及那些州政府作为一方的诉讼 中,最高法院皆应具有初始管辖权。对所有其他案件的法 律和事实问题,根据国会所制订的例外和规则,最高法院 应具有上诉管辖权。”
2.假如判决马伯里败诉,其后果又会如何呢? 如果是在实体判决中直接判决马伯里败诉,那么,首先
实际上就是判决马歇尔自己败诉。在实体上判决马伯里败 诉的惟一理由只能是,马伯里的法官任命程序没有完成, 因而,马伯里没-----有精品资文档-格----- 得到委任状。而如前所述,马伯里
二.马歇尔的选择
答案
1.对于第一个问题,马歇尔是这样回答的:“合众国总统 通过签署马伯利先生的委任状,任命他为哥伦比亚特区华盛 顿县的一名太平绅士,国务卿盖在委任状上的合众国国玺是 总统签名正式有效及委任业已完成的确证;委任状授予他担 任此项职位五年的合法权利。”
2.对于前述第二个问题,马歇尔的回答也是肯定的。他说 “每个人受到侵害时,都有权要求法律保护。合众国政府被 宣称为法治政府,而非人治政府,如果它的法律不能对于合 法权利进行保护与补偿的话,那么就不配享有这个荣 誉。”“太平绅士作为司法系统中的一员,并不像各部部长 一样从属于总统的酌情权。所以总统于该案中的作为必须要 经受司法审查。”也就是说,国务卿麦迪逊不得剥夺马伯利 既得的权利,帮-助----精马品文伯档----利-- 从麦迪逊处得到委任状是法院的责
因此,1801年3月2日,亚当斯总统提名清一色 的联邦党人出任治安法官,威廉·马伯里身列任 命名单之中。第二天,即亚当斯总统卸任的当天 (1801年3月3日)夜里,即将换届的参议院匆匆 忙忙地批准了-----精对品文4档-2----位- 治安法官的任命。
按照规定,所有治安法官的委任状应由总统签 署、国务院盖印之后送出才能正式生效。当时正 是新旧总统交接之际,约翰·马歇尔忙得一塌糊 涂、晕头转向,结果因疏忽和忙乱,竟然还有十 七份委任令在马歇尔卸任之前没能及时发送出去。
对于联邦党人在权力交接前夜大搞以党划线、 “突击提干”的损招儿,新上任的民主共和党总 统杰弗逊早已深感不满。当听说有一些联邦党人 法官委任状滞留在国务院之后,他立刻命令新任 国务卿詹姆斯·麦迪逊扣押了这批委任状,并示 意麦迪逊将它们如同办公室的废纸、垃圾一样 处理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马歇尔的选择
1.假如判决马伯里胜诉,其后果会如何呢? 马歇尔判决马伯里胜诉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问题是,
在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马伯里胜诉,向行政部门即国务卿麦 迪逊发布强制执行令之后,麦迪逊会不会执行呢?如果国 务卿麦迪逊拒绝执行,则联邦最高法院无疑将颜面扫地。 根据马歇尔的判断,如果联邦最高法院向国务卿麦迪逊发 布强制执行令,麦迪逊是不可能执行的。
1803年2月24日,马歇尔宣布了由他自己撰写的最高法 院判决意见,他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
1.“申诉人是否有权取得他所要求的委任状?”
2.“如果他有权,而这种权利已受到侵犯,他的国家的 法律是否向他提供补救办法?”
3.“如果法律确实向他提供补救办法,是否即为本院发 出的执行令?”-----精品文档------
2.官运受阻 马伯里告上法庭
1801年12月,马伯利和另外四名没有收到委任状 的法官一起,依据国会于1789年颁布的《司法法》 第13条,直接向最高法院一审起诉詹姆斯·麦迪 逊,要求最高法院颁布执行令,指令麦迪逊将委 任状投递给他们。依据是1789年《司法法》第13 条规定,针对联邦官员提出执行令的案件,最高 法院具有初审管辖权。
-----精品文档------
二.马歇尔的选择(争议)
两难
这似乎只是一个最高法院能否向国务卿下达执行令的问 题。从表面上看最高法院两种选择,要么否认拥有针对行 政机关下达执行令的权力,并驳回马伯利的申请,如果作 此选择,将意味着放弃宪法赋予最高法院司法权的实质; 要么命令麦迪逊发给马伯利委任状,这样可以宣称最高法 院具有约束行政机关遵守法律的权力,但这只是“纸面的 宣告”,因为最高法院并不具有执行自己命令的权力,可 以预见杰斐逊和麦迪逊将拒绝发出委任状。无论最高法院 采用这两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将使其地位下降到行政机 关和国会以下的次等位置。
二.1789年《司法法》第13条是这样写的“在法律原则和 习惯所容许的范围内,美国最高法院有权向联邦政府现职 官员下达执行令,命其履行其法定义务。”
最终,他选择了运用司法审查权,裁定1789年《司法法》 的第13条违宪。-----这精品样文档-马----- 歇尔法院就使自己摆脱了两难境地,
三.判决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1.案情 2.争议 3.判决 4.意义
-----精品文档------
一.案情
1.党派斗争 法官星夜任命 2.官运受阻 马伯里告上法庭 3.巧脱困境 绝妙判决令人称奇
-----精品文档------
1.党派斗争 法官星夜任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的政党制度和选举政 治还很不成熟,总统和副总统混在一起选举,获 得选举人票最多者成为总统,其次为副总统。于 是,继华盛顿之后,开国元勋、联邦党人约 翰·亚当斯(John Adams)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总 统,而民主共和党人托马斯·杰弗逊则成为他的 副总统。在其第一届任期即将期满的1800年7月, 亚当斯任命年仅45岁的联邦党人约翰·马歇尔 (John Marshall)出任国务卿,他自己则集中精 力投入竞选,争取连任总统。
-----精品文档------
由于联邦党人内讧突起,亚当斯总统败给了民 主共和党候选人杰弗逊。在同时举行的国会选举 中联邦党也是一败涂地。这样,联邦党不但失去 了总统的宝座,同时也失去了国会的控制权。
但联邦党利用宪法赋予总统的任命联邦法官的 权力,极力争取控制不受选举直接影响的联邦司 法部门,借以维持联邦党人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地位和影响,以求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