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操作规程

蒸发岗位操作规程编写人:审核人:生产部:安环部:设备部:总经理: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目录第一章岗位任务 (4)1.蒸发岗位任务 (4)2.岗位控制点 (4)3.岗位职责 (4)4.巡检 (4)第二章工作原理 (6)第三章工艺流程 (7)一、降膜蒸发原理 (7)二、工艺流程概述 (7)第四章物料特性 (8)第五章工艺指标 (9)第六章操作要点 (11)1.1停车操作要点 (11)1.2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 (11)1.3浓度控制操作要点 (11)1.4蒸汽的操作要点 (11)1.5蒸发不正常现象及处理 (11)第七章开停车方案 (14)一、开车前的准备 (14)二、开车必备条件 (14)三、第一次开车、短期停车后再开车及长期停车后再开车 (15)第八章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 (19)1.蒸发岗位泄漏应急处理方案 (19)2.安全生产 (19)第九章岗位典型案例分析 (21)1.工艺事故 (21)2.设备事故 (21)3.质量事故 (21)第十章附录 (23)1.交接班制度 (23)2.巡回检查制度 (23)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4)4.烧碱基础知识 (24)第一章岗位任务1.蒸发岗位任务将电解岗位所送来的32%烧碱通过蒸发器加热的办法提浓到50%后配合物流灌装外卖;大部分送至片碱工段生产成品片碱。

2.岗位控制点抓好一个环节,控制两个浓度、两个温度,一个真空度,实现一个目标。

3.岗位职责3.1 岗位定编定员本岗位定编定员4人3.2 各级人员职责组长职责:负责岗位上生产交接班;负责系统生产平衡和监控重点工艺指标;认真监督落实工段各项生产指令;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班长、值长及工段领导汇报;熟悉本岗位工艺过程及设备状况,熟练掌握岗位设备的操作以及保养方法,负责对组员进行培训,提高岗位人员操作技能。

组员职责: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质、生产原理及安全消防基本知识,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准确及时填写好生产原始记录,服从小组长安排,协助组长做好本岗位日常操作;4.巡检4.1巡检路线及内容:巡检路线为操作室——一楼泵房——槽区——二楼换热器——三楼真空泵———四楼——回操作室。

巡检内容:各机泵密封水是否正常,油位、温度、声音有无异常;各压力表是否正常,各液位是否在指标内,管道是否有漏点,并按时翻各巡检牌。

一楼泵房:监控8台泵正常运行,1个冷凝液槽。

槽区:监控各泵的正常运行,中间槽液位及伴热正常。

二楼换热器:监控5台换热器,分离器液位。

三楼:监控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及真空度。

四楼:各物料的进料情况。

4.2巡检频率每小时一次4.3巡检记录记录各碱槽液位、蒸发器温度、成品碱温度及分析结果第二章工作原理1、生产方法和技术特点青海24 万吨/年蒸发装置,采用最先进的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术,将离子膜烧碱电解工序送来的(32% NaOH)烧碱溶液,用蒸汽及二次蒸汽加热的方法进一步浓缩成50% NaOH,冷却至45℃后作50%液碱出售。

2、本装置有如下技术特点:2.1、降膜蒸发器,本身具有传热系数高,蒸发强度大、设备紧凑、容易操作控制等特点;加之特殊设计的蒸发室,并具有碱液和二次蒸汽分离好的特点。

2.2、三效降膜逆流碱蒸发工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碱蒸发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能耗低,这是由于逆流次级效蒸发器的碱液沸点较低(浓度低),可以利用前效加热室的蒸汽冷凝液预热进本效的碱液,如E0301。

并用Ⅱ效降膜蒸发器的冷凝液,排入Ⅲ效降膜蒸发器的加热室进行闪蒸产生二次蒸汽,用于Ⅲ效降膜蒸发器的加热,这样相应增加了各效的加热蒸汽量,另外末效排出的二次蒸汽(较顺流)温度低,因此增加了温差,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2.3、采用喷水减温汽化,将过热蒸汽变为饱和蒸汽,一方面增加了加热蒸汽量,另一方面减少了降膜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

第三章工艺流程一、降膜蒸发原理本工序采用降膜蒸发工艺生产高浓度液体烧碱,其蒸发原理是将碱液从蒸发器顶部进入,经过布液器均匀布液下到蒸发器加热室上管板,在经过造膜器进入加热室加热管内,碱液在加热管内壁往下呈均匀的膜状。

此膜状碱液被加热管外蒸汽加热后得到浓缩,浓缩的碱液及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蒸发器下部蒸发室进行汽液分离,因此形成低压,在压差的作用下,汽液分别形成高速强烈紊流,此强烈紊流的膜状蒸发具有很高的蒸发效率。

二、工艺流程概述电解工序来的32%NaoH 进电解中间槽F0301 然后由电解碱泵J0301A/B 送入Ⅲ效降膜蒸发器E0303 中,碱液经蒸发浓度由32%浓缩至36.5%左右,该蒸发器(蒸发室)蒸发产生约-0.091Mpa(G)的二次蒸汽进入表面冷凝器C0306中用循环水对二次蒸汽进行冷凝,少量不凝的惰性气体由真空泵J0306A/B抽走。

36.5%NaOH通过Ⅲ效碱泵J0302A/B送至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4、C0303 中,预热后的碱液进入Ⅱ效降膜蒸发器E0302 中,通过E0302 蒸发器碱液被浓缩至42%左右,E0302 蒸发器(蒸发室)产生的二次蒸发作E0303 蒸发器(加热室)的热源,同时E0302 蒸发器(加热室)产生的蒸汽冷凝液也进入E0303 蒸发器(加热室)闪蒸作为附加热源,42%NaOH通过Ⅱ效碱泵J0303A/B送至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1、C0302中,预热后的碱液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E0301 中,而E0301 蒸发器(加热室)采用管网供给的1.0MPa(G)蒸汽作为热源。

E0301 蒸发器(蒸发室) 蒸发产生大于或等于50%NaoH 的碱液通过Ⅰ效碱泵J0304A/B 送至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1,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4 回收热量后进碱冷却器C0305冷却器,用循环水冷却至45℃以下送出界区,进入工厂液碱罐区。

表面冷凝器C0306排出的冷凝液和Ⅲ效降膜蒸发器E0303(加热室)蒸汽冷凝液均进入冷凝液爱槽F0303,再用冷凝液泵J0305A/B 加压后,送出界区作为化盐或其它回用水。

Ⅰ效降膜蒸发器E0301(加热室)蒸汽冷凝液经冷凝液排放罐F0302 液位控制,进Ⅰ效进料预热器C0302、Ⅱ效进料预热器C0303、预热碱液自身被冷却后返回锅炉房回用。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PID)见:S1028-1-41-0320-01-07第四章物料特性1、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24万吨/年50%NaOH(折100%NaOH)(32%-50%NaOH)年操作时间8000 小时操作范围60~110%2、产品规格NaOH浓度50% (wt)Fe2O3 ≤6.4 ppmNaCl ≤62.5 ppmNaClO3 ≤35ppm温度≤45℃3、公用工程规格 63.1 蒸汽压力 1.0Mpa(G)温度185℃(饱和或最高194℃)3.2纯水电导率:max. 1×10-5ohm-1cm-1SiO2:max. 0.1 ppmFe:max. 0.1 ppm压力:0.25 MPa(G)温度:环境温度3.3低压蒸汽压力:0.3 MPa(G)温度:饱和温度3.4冷却水供水压力:0.4 MPa(G)回水压力:0.25 MPa(G)供水温度:32 ℃回水温度:40 ℃污垢系数:0.006 m2.deg-k/w3.5装置空气界区外压力:0.6 MPa(G)无尘、无油温度:环境温度3.6仪表空气界区外压力:0.6 MPa(G)露点:-40℃无尘、无油温度:环境温度第五章工艺指标1 42%NaOH 流量FT-303 m3/h 32~592 E030二次蒸汽压力PT-330 MPa(G) 0.1~0.153 E0301 碱液温度TE-306 ℃163~1704 E0301 液位LT-304 mm 990~14105 蒸汽压力PT-301 MPa(G) 0.95~1.16 蒸汽流量FT-305 kg/h 9292~170357 E0301 入口碱温度TE-305 ℃1548 E0301入口蒸汽温度TE-308 ℃178~1859 36.5%NaOH 流量FT-302 m3/h 37~6810 E0302 二次蒸汽压力PT-331 MPa(G) -0.058~-0.04811 E0302 碱液温度TE-304 ℃109.412 E0302 液位LT-303 mm 1040~146013 E0302 入口碱温度TE-303 ℃10614 32%NaOH 流量FT-301 m3/h 43~7815 E0303 二次蒸汽压力PT-332 MPa(G) -0.093~-0.08816 E0303 碱液温度TE-302 ℃6717 E0303 液位LT-302 mm 1290~171018 E0303 入口碱温度TE-301 ℃7019 成品碱流量FT-304 m3/h 39.120 成品碱温度TE-307 ℃40~4821 真空泵吸入压力PT-333 MPa(G) -0.096~-0.08922 进C0306循环水流量FT-311 m3/h 506~93023 出C0306循环水温度TI-313 ℃4024 F0303 液位LT-306 mm 810~190025 F0302 液位LT-305 mm 200~75026 F0301 液位LT-301 mm 2300~580027 仪表空气压力PT-340 MPa(G) 0.45~0.75第六章操作要点1.1停车操作要点1.1.1停车时,应先关蒸汽调节阀,后停I、II、Ⅲ效泵。

1.1.2冬季停车,应打开导淋、回流阀,排尽管内、泵内余碱,还要用冷凝液清洗。

1.1.3冬季停车,应先停成品碱换热器循环水,或是对换热器保温,以避免成品碱结晶堵管。

1.1.4若短时停车,则尽量保持I、II、Ⅲ效打闭循环。

1.2成品碱质量控制操作要点1.2.1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若短时停车,碱液保温打闭循环;开车过程切忌过猛,切忌超温、超压、超浓度。

1.2.2保持温度、压力、流量三稳定,降膜蒸发器液位不超过指标。

1.2.3加减量控制均匀缓慢,工艺指标不超点。

1.2.4加强过程控制,跟踪蒸汽消耗值,随机取样分析,调整比重值。

1.2.5成品碱温度控制在低限。

1.2.6成品槽内碱液不宜存放时间过久。

1.2.7定期清洗成品槽,清洗泵进口滤网。

1.3浓度控制操作要点碱液的浓度主要是控制I效温度和出碱的比重,操作上要注意蒸汽加入量,Ⅲ效真空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4蒸汽的操作要点在长期停车后开车,引蒸汽时要注意防止液击引发安全事故,主要是蒸汽引入时会因刚开始管道是冷管,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引过快会使冷凝水快速推进,在弯头和阀门处撞击而引起管道震动甚至断裂,在法兰处击穿垫子喷出伤人,故引汽时要先打开导淋,缓慢启引汽阀门,待暖管后导淋内无冷凝液排出后再逐步开大阀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