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敏试验及CLSI标准更新 马筱玲

药敏试验及CLSI标准更新 马筱玲


新增ceftaroline到葡萄球菌A组药敏
• 广谱具有抗MRSA活性头孢菌素(五代头孢) • 仅有静脉制剂 • FDA批准的适应症 • 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 MRSA、MSSA、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 – 大肠、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
•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
• 肺炎链球菌、MSSA、流感嗜血杆菌 • 大肠、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
β -内酰胺酶( BL )诱导试验
• 血平板分离细菌 • 贴药敏纸片诱导BL生
产(例如:苯唑青霉 素或头孢西丁) • 过夜培养 • 选择边缘区域的待检 细菌 • 如果BL阳性,则报告 青霉素R
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BL)
• 常用头孢硝噻吩BL诱导试验,但并非总是 用此检测葡萄球菌BL
• 其他BL试验对BL更敏感 :
三叶试验
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
• blaZ基因PCR不是BL检测的最佳方法: blaZ编码BL的产生 blaZ 基因的几种类型
金葡菌β -内酰胺酶阳性的 (四叶交叉试验)
• 5%羊血琼脂 •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作为β -内 酰胺酶阳性指针 • 1U青霉素纸片 • 阴性菌株(青霉素敏感)
金葡菌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 ( 10 U青霉素纸片的标准纸片扩散法)
模糊:β-内酰胺酶阴性, 青霉素 – S
清晰:β-内酰胺酶阳性, 青霉素 - R
3个实验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BL的 研究结果(N=348)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 ( MIC ≤0.12微克/毫升)的报告
青霉素MIC ≤0.12 µg/ml
一般感染:青霉素,阿莫西林 严重感染:青霉素+庆大霉素
或青霉素+克林霉素 或万古霉素
检测结果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推 测结果
S
S
所有青霉素类、 ß-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符合物、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敏感
R
S
耐药:不耐酶青霉素类 敏感:耐酶青霉素
ß-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符合物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R
R
耐药:所有青霉素类、 ß- 内酰胺类/酶抑 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
除外头孢洛林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 daptomycin、甲硝唑
Cmax/MIC >10
多数β -内酰胺类、 林可霉素类
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
T>MIC
>50%
链阳霉素、四环素、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
AUC/MIC >125
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 自1998年以来卫生部将CLSI制定的药敏标 准定为我国的部颁标准。依照(CLSI)所 制定的药敏试验执行标准作为选药指南
• 研究抗菌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清除的动 力学过程——药代动力学(PK)。
• 研究体内药物浓度与药物抗菌效果关系—— 药效动力学(PD)
体外试验与体内情况有什么不同?
体外: 药物浓度 固定不变
Cmax
AUC
T1/2 β
体内: 药物浓度 随时间改变
细菌MIC位于什么水平临床治疗有效?
体外试验与体内情况的关联(PK/PD参数)
克林霉素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特殊情况下的药敏试验及结果报告
特殊部位
下列药物一般不适宜治疗尿道感染: – 阿齐霉素 – 氯霉素 – 克拉霉素 – 克林霉素 – 红霉素
CLSI M100-S17 (M2-DD, M7-MIC) 37
药敏试验结果报告
• 罕见耐药菌株的处理和报告 • 如果解释标准中仅给出“S”的标准,那
ceftaroline
• 对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的肠杆 菌科细菌无抗菌活性
• 对铜绿无抗菌活性 • 对厌氧菌有部分抗菌活性(对脆弱类杆菌
无活性)
头孢洛林(MIC法、纸片扩散法)
葡萄球菌—2013
表1A和表2C:2013
从B组删去利泰霉素; 添加脚注注明来自下呼吸道的菌株不应该报道达
需用最大剂量静脉给 药治疗(如肾功能正 常成人每4h静脉给 药至少300万单位
药敏试验结果的报告
• 报告方式
– 药敏试验结果以敏感、中介和耐药表示 – 有些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没有或罕见有耐
药菌株,如β-溶血性链球菌对万古霉素, 当这些细菌检测的MIC高于敏感临界值或 抑菌圈直径小于敏感临界值时,则应报告 为非敏感。出现这种情况应证实细菌鉴定 和药敏试验结果,随后将菌株保存并递交 到参考实验室。
注1:革兰阳性菌对氨曲南,多粘菌素 /粘菌素和萘啶酮酸也有固有耐药 性
主要病原菌CLSI药敏试验变更
葡萄球菌的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天然耐药
氨曲南,奈啶酸 替莫西林,多粘菌素 头孢他啶
葡萄 球菌
获得性耐药
青霉素耐药,约9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约50% 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
80%
是由于某些细菌/抗菌药物组合,尚不存 在或罕见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出现耐 药 –应证实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保藏菌株 –递交到参考实验室证实其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报告
• 处方注释报告
严重的肠球菌感染如:心内膜炎,通常需要氨
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株)加上一种 氨基糖甙类联合治疗,除非证实对庆大和链霉素 高水平耐药
头孢硝噻吩β-内酰胺酶 阳性
报告青霉素“R”
头孢硝噻吩β-内酰胺酶 阴性
进行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
≥ 29 mm的模糊区
≥ 29 mm的清晰区
报告青霉素 “S”
报告青霉素“R”
注意:如果定期做纸片扩散试验,只用检查那些> 29mm的边缘区域。
葡萄球菌属——青霉素药敏报告
• 如实报告“R” 的结果, • “S”不报告,但添加注释“如需要青霉素
头孢洛林(Ceftaroline)
• 头孢洛林是一种具有体外抗GP和GN活性的 头孢菌素。
• 杀菌作用是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结合而介导的。
• 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以及肺炎链球 菌与PBP2X 结合,所以对MRSA、青霉素 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有效。
• GP: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和MRSA )、 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CLSI—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dandards Instituste
• M02-A11纸片扩散法(2012) • M07-A09 稀释法(2012) • M11-A07厌氧菌稀释法(2007)
• M100-S23每年更新一次
– 药敏测定方法 – 与方法相对应的判断标准折点 – 专家系统(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 – 质控指南
– 温度:35℃ ±2 ℃ – 气体:空气, 5%CO2(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属等) – 时间: 16-18小时,20-24小时
药敏试验最低限度的质控建议
纸片扩散法 与MIC法质控 菌株不同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
• 必须使用推荐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 根据CLSI所公布的最新判断标准进行
浓度
Cmax/MIC
Cmax Cmax / MIC
AUC/MIC T>MIC
AUC / MIC
AUC
MIC
MIC
T> MIC
时间
各类抗菌药物PK/PD参数
浓度依赖性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 取决于峰浓度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 续时间较长
抗菌作用与 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依赖且 PAE或T1/2较长
药敏试验及 CLSI标准更新
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马筱玲
药敏试验一般知识
药敏试验
• 药敏试验定义:使用体外方法测定抗菌药 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效力。
• 主要目的:预测体内抗菌效果 • 评价参数:MIC(最低抑菌浓度) ——在体
外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情况
• 不同给药方式,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吸收) • 不同组织,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分布) • 不同时间,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清除)
• 链球菌属: 5%脱纤维羊血(马血、兔血) MH琼脂
• 淋病奈瑟球菌:GC培养基+1%特定的生 长添加剂
• 脑膜炎奈瑟菌: 5%脱纤维绵羊血
药敏试验条件• 菌悬Fra bibliotek制备– 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
– 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苛氧菌:直接 菌落悬液法
药敏试验条件
• 孵育(温度、气体、时间)
万古霉素耐药,非常罕见
葡萄球菌属——青霉素
• > 9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R ” • 青霉素很少用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但是如果青霉素已知是“S ”时,它可能会被用来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疗法的感染(例如:心内膜炎,骨髓炎)
• 某些葡萄球菌属可能实际上具有β-内酰胺酶 ( BL ),通过MIC或纸片扩散试验对青霉素 “S ”,这可能会导致病人对青霉素治疗失败。所 以必须检测BL以确认青霉素的敏感性
– 进一步阐明
• 非肠杆菌科细菌—新增 • 葡萄球菌—新增 • 肠球菌—新增
• M100-S23 page 176-179
固有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录B)
注1:革兰阳性菌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 /粘菌素和萘啶酮酸也有固有耐 药性
固有耐药性— 肠球菌(附录B )
*警告:对于肠球菌,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除可能出现高水平耐药 筛选)、克林霉素和SXT在体内具有活性,但是在临床上使用无效时, 不应报告敏感。
– 针对每一菌群所选择的药物具有确切临床疗效 (天然耐药不做药敏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