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光的波粒二象性-高中物理课件教学讲义PPT

最新光的波粒二象性-高中物理课件教学讲义PPT

本章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之积 再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4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氯为化钠:(是由 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其中能分的是?不能再分的是?
想一 想 5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 负 电的电子 与带正 电
的 原子核 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带 正 电的 质子 与 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6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为: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7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8原子的 质量与能量 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要熟记 11元素的化合价
⑴在此部分有2个零:⑴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⑵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⑵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⑶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NO3、OH、CO3、SO4、NH4 ⑷在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 可有:同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其化合价不一定不同
必考内容
(2)双缝S1、S2与单缝S的距离相等 单缝 双缝
屏幕
2、①滤光片的作用:得到单
色光
S1
②单孔的作用:是获得点
S
光源
③双孔的作用:相当于两
S2 红滤色片
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
双孔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
得到相干光源:一分为二的思想
镜面检测
薄膜干涉
增透膜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表明光确实是一种波
钢针的衍射光的波粒二象性-源自中物理 课件光的 干涉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 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 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一、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干涉实验
1、装置特点:
(1)双缝很近 0.1mm,
第三章 物质的构成与组 成复习内容
制作人:田维清
想 一、物质的构成 一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微粒的种类为: 想2微粒的分特子、征原子有、离:子
⑴不停地运动(可用于解释什么样的现象?)
3由⑵微原粒子间存直在着接空隙构(可成用的于解物释什质么样有的:现象?)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金属与稀有气体(如:氦气 。)
(含氧化合物: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之间的大小关系:
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又包含含氧化合物
还记 得吗
10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⑴地壳中元素的排列顺序: O、Si、Al、Fe、Ca ⑵空气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 N、O ⑶海水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 O、H ⑷人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 O、C、H ⑸太阳系中排在前两位的元素: He、H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而原子得、失电子又会变成离子; 离子失、得电子又会变成原子。
10决定元素种类是 核电核数或质子数 ;而决定元
素化学性质的是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11几个概念: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并且每一次光子落在亮条

纹的可能性大,落在暗条
纹处的可能性小。
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的概率分布的 反映。光是一种概率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⑴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 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⑵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低的光子容易表 现出波动性. ⑶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 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圆孔衍射
圆屏衍射
爱因斯坦
光电效应以及 康普顿效应等 无可辩驳的证 实了光是一种 粒子.
康普顿
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 呢?
减弱光源,直到只剩下一个光子
结论
1、图片呈现杂乱无章的几

个亮点清晰的显示了光的
粒子性.
2、亮点在感光片上形成

模糊的亮纹,形成了干涉
光 时
条纹。说明了波动性是

每一个光子的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