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系列诗词整合教学设计-一曲殇情千古愁

李清照系列诗词整合教学设计-一曲殇情千古愁

李清照系列诗词整合教学设计:一曲殇情千
古愁
:教学理念纷繁复杂,大师名流各有千秋,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设计出真空的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

以下是有关李清照系列诗词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武陵春》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风流千古》:
《一剪梅》p152 《声声慢》p154 《一代词人李清照》p226 课外词作:
《如梦令》《醉花阴》《夏日绝句》
【学习目标】
1.诵读。

绘诗境,初步理解诗歌意蕴
2.鉴赏。

品愁情,领会作者的感情及风格变化。

【课前准备】
1.反复诵读《如梦令》《武陵春》《醉花阴》《夏日绝句》《一剪梅》《声声慢》等词作,力争背诵,初步了解每首词所写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

3.默读《一代词人李清照》,借助此文了解、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课堂教学】
一、对联导入
二、课堂探究
活动一:初读愁词
1.自读《武陵春》,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个读,读清节奏,读得气韵流畅。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3.齐读《武陵春》,读出理解,读得情深意长。

活动二:品悟愁情
1.对比《如梦令》,了解李清照词的前后期风格变化及其原因。

2.研读诗词,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哀愁?(先独立解读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再小组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
3.比较阅读《醉花阴》《一剪梅》,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4.延伸阅读《夏日绝句》,理解“事事休”的内涵。

5.圈画出《武陵春》下阕中体现词人心理变化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人的心理活动。

结合《声声慢》,再次理解词人愁绪。

活动三: 剖析愁思
1.古人有很多写愁的诗句,你还能记起哪些呢?
2.对比赏析。

三、情感升华
绝妙的文思,出众的才情,确立了李清照宋代词坛“婉约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更是因为她杰出的艺术成就,后人评价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确实无愧于“千载词苑女儿花”的美誉。

附: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潘继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