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综合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 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药品上而酿成火灾。
该化学药品可能是()A. KMnO4B. NaCl C.(NH4)2SO4D. CH3COOH2. (双选)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 NaClOB. Al2O3C. N2O3D. SiO23.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4.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5.(中山模拟)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3Cl2+6FeI2=2FeCl3+4FeI3B. Cl2+FeI2=FeCl2+I2C. Co2O3+6HCl=2CoCl2+Cl2↑+3H2OD. 2Fe3++2I-=2Fe2++I26.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
下列各项为通入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 x=0.4a,2Fe2++Cl2=2Fe3++2Cl-B. x=0.6a,2Br-+Cl2=Br2+2Cl-C. x=a,2Fe2++2Br-+2Cl2=Br2+2Fe3++4Cl-D. 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二、填空题7.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 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 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 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8. 某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Cr2O2-7,其毒性较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 Fe1.5FeO4(Fe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1 L该废水中的Cr2O2-7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____g FeSO4·7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A 解析: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CH3CH2OH并放出热量,如热量逐渐积累而不能散去,就有可能引燃酒精,酿成火灾。
2. AC 解析:还原性是指能还原别的物质的性质,氧化性是指能氧化别的物质的性质,当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含有该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选出答案为AC。
3. C 解析:部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存在电子转移,如CaO+H2O=Ca(OH)2,CaCO3=CaO+CO2等,故A、B错误;置换反应是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故C正确;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存在电子转移,故D错误。
4. A 解析:大气固氮发生的反应为N2+O22NO,氮元素被氧化;硝酸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氮元素被还原;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A项符合题意。
5.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反应原则,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A中反应物I-的还原性大于Fe2+的还原性,故Cl2应首先氧化具有强还原性的I-而不是Fe2+,故A反应错误,选A。
6. B 解析: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
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2FeBr2+3Cl2=2FeCl3+2Br2。
当x/a≤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1.5时,Fe2+和Br-全部被氧化,故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时,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出来,故B项错。
二、填空题7. (1)(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3)Cl2+2Br-=Br2+2Cl-(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A中滴加浓盐酸后,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生成的黄绿色气体Cl2,在A、B、C中分别发生反应: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Cl2+2NaBr=2NaCl+Br2,由于B、C中生成了Br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打开活塞b,C中生成的Br2在D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
过程Ⅲ实验,当B中黄色溶液继续通入过量Cl2时,溶液变为棕红色,以此为对照,说明C中黄色溶液无Cl2,从而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8.(1)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Fe(OH)3、Fe(OH)2(4)13.9解析:(1)Cr2O2-7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结合产物中存在Cr3+与Fe3+两种离子,可得第①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
(3)结合磁性材料Cr0.5Fe1.5FeO4中含有Fe2+,因此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的滤渣中除Cr(OH)3外,还有Fe(OH)3和Fe(OH)2。
对于(4)应用守恒法求解,结合磁性材料Cr0.5Fe1.5FeO4的化学式,可得关系式:Cr2O2-7~10FeSO4·7H2O,可得n(FeSO4·7H2O)=0.05 mol,其质量为13.9g。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综合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 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NO2发生氧化反应B.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C.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2.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已知:MnO-4+H++Cl-→Mn2++Cl2↑+H2O(未配平)ClO-3+H++Cl-→Cl2↑+H2O(未配平)ClO-+H++Cl-→Cl2↑+H2O(未配平)A. KClO3B. KMnO4C. MnO2D. Ca(ClO)23.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 3S+6NaOH=2Na2S+Na2SO3+3H2OB. 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 I2+2NaClO3=2NaIO3+Cl2↑D. 4HCl(浓)+MnO2MnCl2+Cl2↑+2H2O4.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 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C.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D. 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5. 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Q+NaCl②Q+H2O−−−→电解X+H2③Y+NaOH→G+Q+H2O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 G、Y、Q、Z、X B. X、Z、Q、G、YC. X、Z、Q、Y、GD. G、Q、Y、Z、X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反应Cu+H2SO4CuSO4+H2↑,可推知Cu的还原性比H2的强B. 在反应CaH2+2H2O=Ca(OH)2+2H2↑中,水作氧化剂C. 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D. 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7. 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 1∶4B. 1∶2C. 2∶1D. 4∶18. 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