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室应相对独立,分设新生儿病房, 新生儿监护室,隔
离室,沐浴室,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二.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识明
确,工作人员进入病室要戴口罩,帽子穿洁净工作服,每次工作前后应认真洗手,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四.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所有用具1—2,地面每天湿式清扫2次,
有污染时及时用消毒液擦拭.
五.每月定期做空气,物表等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作好登
记.
六.新生儿所用衣服,被子,被单等应当保持清洁,尿布最好用
纸尿裤,并设专柜存放.
七.新生儿沐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应严格各台使用,
避免交叉, 新生儿用的眼药水,沐浴液,沐浴巾,浴垫,治疗用品等必须一婴一用,遇有医院感染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八.新生儿患传染病毒,应分室隔离,床栏应挂标记.
新生儿病室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设有更衣室,配奶室,沐浴室,隔离室,并备齐
抢救物品.
二.新生儿病室的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一定
的新生儿学科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
三.新生儿病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穿清洁隔离衣,
换鞋,方可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有关操作常规,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应保持双手清洁.
四.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置于隔离室,并有专人护理.
五.家属与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非本室的物品不得随意
带入,本室物品也不得借出.
六.要有安全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暖箱和其他电气设备.
七.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被服,尿布,
洗澡毛巾等接触新生儿的物品,都应严格按院感染管理要求执行.
八.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沐浴和治疗时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
新生儿配奶室管理制度
一.配奶室设专人管理,非配奶工作人员严禁入.
二.配奶室保持清洁,无污染源,与配奶无关的物品严禁入室.
三.配奶员入室前应先洗手,配奶前需要再次洗手.
四.配奶前做好室常规清洁卫生,并进行空气消毒,抹布及其他
清洁卫生工具必须专用,每次用后清洁消毒.
五.配奶时应做到现配现用,所用开水要充分煮沸.
六.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七.奶具柜应每日清洁,定期消毒,冰箱每日清洁,每周用消毒
液擦拭及妥善整理.
八.洗手池,各类洗涤水池应每日清洁,消毒,保持光洁无污染
源.
新生儿沐浴室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新生儿沐浴室的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操作前必须进行卫生
洗手,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2.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
速手消毒液.
二.环境管理
1.室空气新鲜,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每月对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得
检出致病微生物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3.每日定时对空气进行常规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地面,物体表面进行
清洁或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新生儿洗澡台,护理台,体重称,洗澡盆,门,桌,椅,台面等部设施.
4.为每一位患儿洗澡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整洁.
5.定期对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和操作规.
2.沐浴时先洗正常新生儿,再洗感染新生儿.
3.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浴巾,柔湿巾,治疗护理用品等应一婴
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
4.新生儿沐浴用物如护托,洗澡盆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
5.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100%,消毒物品达到规要求.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危重新生儿的病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现代化的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为保证患儿及时合理的诊治必须做到:
一、进入监护室必须着装整齐。

检查、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

非病房人员不得入。

室不得会客、聊天和接打手机。

二、病房医护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保证连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随时修订监护和抢救计划。

熟练掌握抢救复技术,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术,熟练应用呼吸机。

四、室抢救药品、器械和物品等应准备齐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补充和检查。

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与器械科联系。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认真交清各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物和器械.
六、入院时详细记录患儿的家庭地址、家长及,以便及时和家长联系。

七、因条件有限,监护室不准探视,每周一、三、五15:00~17:00接待患儿家长咨询、解释病情。

八、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定期消毒。

九、加强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遵守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准入制度。

新生儿保暖制度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二、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应达到28℃以上,湿度55%~65%。

对患者常规测体温1次/4h。

三、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

四、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五、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失散热。

有书面的新生儿保暖制度,每个护士上岗前都必需接受岗前培训。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一、病室保持清洁,温度保持24-26℃,相对湿度为55%-65%,空气新鲜。

二、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前应戴好帽子、口罩,更衣、换专用鞋。

每次操作前后要洗手。

三、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并做咽培养,无传染病者方能从事新生儿病房工作。

绝室参观及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

四、患儿使用的面巾、浴巾、包被、衣物、尿布、奶瓶、奶嘴等必须消毒后方可使用。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五、患儿必须戴手襡、脚襡,应注明床号、、住院号、、性别、入院诊断,以便识别,防止差错。

六、病室备有抢救设备、药品、物品及各种仪器,均应固定专用,使用后常规消毒备用,避免交叉感染或延误使用。

七、新生儿医师要履行相应职责。

八、护士长全面了解病房工作情况,独立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指导护理工作。

参加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查房,每周一次。

九、每月做医务人员手、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细菌培养一次,室细菌数不得超过500个/cm2,医务人员的双手细菌数步的超过8个/cm2.
差错事故防制度
一、防止患儿与床位倒置:床位固定,有明显的床位标识牌,床边或暖箱上挂床头牌,患儿手襡、足襡标识清楚。

查体、采血、沐浴、注射、检查时须两人核对后执行,放回原床位。

二、防止静脉用药渗漏:选择弹性好、部位可靠的头皮静脉。

注射完毕,各班仔细观察,疑有外渗,应及时更换部位,严禁10%葡萄糖酸钙与5%碳酸氢钠连续输注。

发现药物外渗,及时给予硫酸镁湿敷处理。

三、用药和操作前后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医嘱执行必须经2人核对,执行后核对签名。

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必须复述1遍,医师确认后并由2名护士核对后方可执行。

抢救用药时应做好记录,药瓶、剩余药等应保存在固定位置,核查无误后丢弃。

四、配血:要将交叉单与血样一起放置送血库,不得有误,输血前必须经2名护士核对交叉核对配学单和血袋,并检查血袋是否严密,有无破损,查血颜色,有无血凝块,有无溶血絮状物等,准确无后,在医嘱单上签字执行。

并在配血单上由2名核对者签名。

输血过程中注意保持通畅,控制滴数,仔细观察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后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五、防止窒息:采取头高右侧卧位,以免呕吐后误吸,口边不放杂物,以免堵住口、鼻发生窒息。

六、防止摔伤、碰伤和坠床:保证婴儿床正常使用,无损坏,暖箱门必须随时关闭,开放式暖箱四边要固定好,带患儿移动暖箱或婴儿床时,应有专人保护患儿,以防患儿坠落。

七、洗浴时,应有专人负责,调水温至40℃左右。

洗浴过程中不得随意调节水温开关,以免烫伤或冷水激浴患儿而感冒。

洗浴过程中,应抱好患儿,以免摔伤
. 1
或碰伤患儿。

七、患儿出院时,应有值班医生通知责任护士,将出院的患儿床号、逐一核对。

结账后家属凭结账单接患儿出院,责任护士核对床号、、性别、年龄、手襡与结账单相符,与值班护士核对后,方能出院。

. . . w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