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计算题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计算题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3)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1.如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它能在陆地上起飞降落,又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是一艘会飞的“船”。

两栖飞机空载质量为4.15×104kg。

如图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0970m。

(取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1)两栖飞机空载时在水面上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2)当“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到10000m深度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3)“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的质量为1000kg,平均密度为5.0×103kg/m3,现用钢绳连着两栖飞机和潜水器,将潜水器缓慢放入海水中浸没并匀速下降,此时钢绳对潜水器的拉力是多大?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 12cm 深的水,现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着一个正方体 A,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质量为0.2kg,其下表面正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弹簧伸长了1cm.弹簧受到的弹力F跟弹簧的变化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求正方体 A 的重力:(2)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正方体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立即停止加水,求此时正方体 A 受到的浮力;(3)求正方体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对正方体 A 的作用力(弹簧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4)求正方体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200cm的圆柱体容器中,向容器3.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拉着置于底面积为2中逐渐加水当木块恰好漂浮在水面上时,木块有6cm的高度露出水面,且细线刚好拉直,如图所示,求:(1)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2)当切去露出来的部分后,细线恰好被拉断,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细线拉断后,物块静止时,求容器底受到水压强的变化量。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40 g,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20 cm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逐渐倒入3 cm深的水。

现用手将一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水中,圆柱体A的质量为360 g,底面积为40 cm2,高为10 cm,最终当圆柱体A静止后松开手。

整个过程中圆柱体不吸水,细绳质量不计。

求:(1)圆柱体A的密度;(2)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5.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甲=150N,滑轮重G轮=50N,人重G人=650N.轻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5:9。

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1=210N。

求:(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G乙。

(2)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F2=780N.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3是多少。

6.建筑工地上,某施工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利用这个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500N。

求:(1)动滑轮的重力;(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800N的物体时的拉力。

7.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师傅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900N物体,10秒内物体匀速上升的高度为1m,工人师傅的拉力F为400N,不计摩擦和绳重。

求:(1)10s内做的有用功;(2)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若工人师傅的重力为7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重物时(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对地面的压强。

8.体重为 600N 的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 400N 的木箱从水平地面匀速提高 2m,所用的拉力为 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个过程中:(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2)动滑轮的重力;(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若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500N,求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9.现在有以下生活用品,请合理使用它们,完成下表中的实验。

编号实验名称已有物品需要添加的用品(用编号表示)①测量图中一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适量的水______②比较盐水和水的密度一杯盐水、一杯清水______(1)请将需要的用品編号填入上表(用品使用越少越好,多填不得分)(2)请任选以上一个实验,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实验编号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

10.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4)纸盒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纸盒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纸盒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F、L数据,画出F和L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比。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__。

1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2)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3个钩码,在B点处挂___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合理/不合理)。

理由是:_____。

(3)小明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_____N(一个钩码重5N)。

若将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则其示数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3.如图所示,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空车质量1200kg车身长度 3.8m满载时乘客总质量600kg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与地总接触面积0.1m2规定最大车速10m/s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求满载的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若满载时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以规定最大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行驶了200m,行驶过程中车受到的阻力为满载时车重的0.05倍。

①在方框内画出此时观光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黑点”代表观光车)。

②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少?14.如图甲所示,是小区内的一种新型健身器械,叫单人坐拉器,它的简化模型图,如图乙所示.坐在坐拉器座椅上的人,当双手用力向下拉动手柄A时,操作杆AB会绕着转轴O转动,连杆BD拉动杆O′C绕转轴O′转动,将座椅向上抬起,(g取10N/kg)(1)关于该坐拉器及其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该坐拉器是个组合杠杆,使用过程中可以省功B.O′DC杠杆是费力杠杆,而BOA杠杆是省力杠杆C.人的体重越重,坐拉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效率越高D.该坐拉器的机械效率为定值,不会发生变化(2)已知手柄竖直向下移动30cm时,座椅竖直升高9cm,用时5s,若人的质量为60kg,利用坐拉器抬起人的机械效率为90%,则抬起人的过程所做功的功率为多少_____?(3)已知图乙中OA:OB=6:1,O′C:O′D=2:1,此时AB杆处于水平位置,BD杆垂直于杆AB和O′C,BD杆对AB和O′C杆的拉力均沿着BD,且大小相等.若手臂对手柄A的拉力方向和人的重力方向视作同一直线,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忽略坐拉器的自重、转动时的摩擦和座椅的尺度.若小红的质量为40kg,则此时小红让自己保持图乙的状态,需要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多大 _______?15.斜面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力G的困难。

几名同学围绕斜面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研究均忽略空气阻力):(1)小华同学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的特点及受力情况,如图甲,他将处于斜面底端A 的木块用力一推,木块离开手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B点,最终停在C点。

①画出当物体处于B,C两个位置时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________)②“用力一推”这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③小凡认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物体离开手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

物体最终静止在C点也说明运动过程中惯性会逐渐减小。

”如果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请写出判断依据。

如果你认为这个观点是错的,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2)小花同学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利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并记录数据,表格是他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η1较缓100.2 5.5136.4%2较陡100.47.0157.1%3最陡100.68.5170.6%①通过分析几次实验的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一次实验中,物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3)小埔同学研究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如图丙他将同一物体分别置于两个高度相同但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顶端并静止释放,物体均沿斜面运动到底端。

①若斜面光滑,下滑过程物体的运动速度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已知支持力为5N,斜面长1m,求支持力这个过程中做功__________J③若两斜面的材料相同,物体沿A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A,物体沿B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B,则v A_______v B(选填“>”“<”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