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一)标本采集 1.女性生殖道标本 女性生殖道标本 2.男性生殖道标本 男性生殖道标本 3.梅毒螺旋体标本 梅毒螺旋体标本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涂片检查 涂片检查 (1)革兰染色镜检 ) (2)梅毒螺旋体涂片检查 ) 2.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 (1)普通细菌培养 ) (2)淋病奈瑟菌培养 ) (3)阴道加特纳菌培养 ) (4)报告方式:如查见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 )报告方式:如查见淋病奈瑟菌、 纳菌等病原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纳菌等病原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一) 标本采集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 涂片检查(先接种后涂片) 涂片检查(先接种后涂片) 2. 分离培养 (1)普通细菌培养: )普通细菌培养: (2)厌氧菌培养 ) (3)结核菌培养 ) 3. 报告方式 培养48h无细菌生长,报告“培养 培养 无细菌生长,报告“ 无细菌生长 2 天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 天无细菌生长” 查见细菌, 结果。 结果。
(2)男性 )
(一)标本采集
1. 中段尿标本采集法 (1)女性: )女性:
(3)儿童、婴儿 )儿童、 (4)两侧肾盂尿 ) (5)膀胱穿刺 )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涂片检查 涂片检查 (1)一般细菌及淋病奈瑟菌 ) (2)念珠菌 ) (3)结核分枝杆菌 ) 无细菌生长, ■ 2.一般细菌培养 如培养 一般细菌培养 如培养2d无细菌生长,即可弃 无细菌生长 去。 (1)倾注平板法 ) (2)平板接种环法 ) (3)标准接种环法:若定量接种环含量为 )标准接种环法:若定量接种环含量为.001ml, , 则整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0个,可报告“菌落数 则整个平板菌落数超过 个 可报告“ >105/ml”。 。 (4)Uricult 半定量法 )
(一)标本采集
1. 采血时间及次数 2. 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二) 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二
1. 操作过程
检 验 方 法 和 操 作 流 程
血 液 及 骨 髓 标 本 细 菌 学
2. 培养瓶中有细菌生长时的不同表现。 培养瓶中有细菌生长时的不同表现。
3. 报告方式 培养 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 无菌生 培养7d无菌生长者报告 培养7d无菌生 无菌生长者报告“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 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菌血症、 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 涂片检查(先培养后涂片) 涂片检查(先培养后涂片) 2. 分离培养 3. 报告方式 同痰标本检查 同痰标本检查。
第四节 穿刺液标本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 液等)。 液等)。 正常穿刺液是无菌的, 正常穿刺液是无菌的,若从患者穿刺液中查见致 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该部位有细菌感染。 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该部位有细菌感染。 胸腔感染的病原菌以结核分枝杆菌多见: 胸腔感染的病原菌以结核分枝杆菌多见:腹腔感 染的病原菌以肠道细菌如大肠挨希菌、粪肠球菌, 染的病原菌以肠道细菌如大肠挨希菌、粪肠球菌, 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见:心包炎和关节腔液以金 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见: 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 绿假单胞菌多见。 绿假单胞菌多
验 方 法 和 操 作 流 程
生 殖 道 标 本 细 菌 学 检
第六节 粪便标本
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有多种细菌。 正常情况下肠道中有多种细菌。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 (1)细菌性:产毒素型腹泻、侵袭型腹泻、 )细菌性:产毒素型腹泻、侵袭型腹泻、 食物中毒、慢性腹泻。 食物中毒、慢性腹泻。 (2)真菌性 ) (3)病毒性 )
二 生殖道标本
正常的内生殖器是无菌的, 正常的内生殖器是无菌的,而外生殖器 包括男性尿道口和女性阴道) (包括男性尿道口和女性阴道)有多种细 菌寄生。 菌寄生。 查见病原菌提示有细菌感染。 查见病原菌提示有细菌感染。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肠球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肠球菌、 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细菌、 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细菌、变形 杆菌等。 杆菌等。
验 方 法 和 操 作 流 程
穿 刺 液 标 本 细 菌 学 检
泌尿、 第五节 泌尿、生殖道标本
一 尿液标本
中段尿培养加计数对于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 价值。 价值。细菌培养必须结合菌落计数辨别是否为病 原菌。 原菌。 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 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 , 提示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提示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肾或膀胱结核 等)。 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 常见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 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菌、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 肉眼观察 2. 涂片检查 其一依据 ×镜下观察白细胞和 其一依据100×
上皮细胞数目多少来评定(如表 ; 上皮细胞数目多少来评定 如表);其二是初步判 如表 定是否有病原存在。 定是否有病原存在。
痰标本镜下分类 分级 A B C 白细胞( 白细胞(个) >25 >25 <10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个) <10 <25 >25
两种情况的痰标本适合做培养, 不合适 不合适, 注:A、B两种情况的痰标本适合做培养,C不合适,应重新留标本 、 两种情况的痰标本适合做培养
(1)一般细菌涂片 )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 ) (3)放线菌及诺卡菌涂片 ) 3. 培养 (1)培养标本的选择:应选择粘液痰作涂片。 )培养标本的选择:应选择粘液痰作涂片。 (2)痰标本培养前处理:用无菌盐水将痰洗涤 次, )痰标本培养前处理:用无菌盐水将痰洗涤3次 加入等量的1%胰酶溶液 胰酶溶液( 加入等量的 胰酶溶液(PH7.6),37C水浴 , 水浴 90min,使痰液均质化后备用。 ,使痰液均质化后备用。 (3)分离培养 ) 4. 报告方式 痰标本培养 小时后仅有草绿色链球 痰标本培养48小时后仅有草绿色链球 菌生长而无致病菌生长,报告“正常菌群” 菌生长而无致病菌生长,报告“正常菌群”。查 出的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出的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同时报告细 菌的量化指标。 菌的量化指标。
第三节 呼吸系统标本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 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 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 )。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 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 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 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 群链球菌 群链球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棒状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肠杆菌和军团菌。 肠杆菌和军团菌。
法 和 操 作 流 程
尿 液 标 本 细 菌 检 验 方
Uricult 操lt 细菌种类标准模式 图
4.特殊菌落培养 特殊菌落培养 (1)淋病奈瑟菌培养 ) (2)厌氧菌培养 ) (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 5.报告方式 培养 无细菌生长, 报告方式 培养48h无细菌生长,报告“2 无细菌生长 报告“ 天无细菌生长” 查见细菌, 天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及 其菌落计数(菌落数/ml)和药敏结果。 其菌落计数(菌落数 )和药敏结果。
方 法 和 操 作 流 程
粪 便 标 本 细 菌 学 检 验
(一)标本采集
1.自然排便采集 自然排便采集 2.直肠试子 直肠试子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涂片检查 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 涂片检查 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 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辩是否为病原菌。因此, 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辩是否为病原菌。因此, 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 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 2.培养 培养 志贺菌培养: (1)沙门 志贺菌培养:①直接划线接种于腔选 )沙门-志贺菌培养 择性培养基;②用接种针挑选SS上不发酵乳糖菌 择性培养基; 用接种针挑选 上不发酵乳糖菌 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 和尿素-动力 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KIA)和尿素 动力 和尿素 动力靛基质培养基; 生化反应,A-F多价“O”血清 靛基质培养基;③生化 或因子血清进行鉴定。
第二节 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 重要价值。 重要价值。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 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 链球菌( 、 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
一 血液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 症的基本方法。 症的基本方法。 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 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 原菌。 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 链球菌( 、 群 肺炎链球菌等)、 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 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 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表5-3 痰标本在平板上的菌落量化指标
分级 第1区 区 少见(+) 少见( ) 少量( ) 少量(++) 中等( 中等(+++) ) 多量( 多量(++++) ) <10 >10 >10 >10 <5 >5 >5 <5 >5 划线区菌落数目 第2区 区 第3区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