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1、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就是(D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2、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B )A.生产准备过程B.辅助生产过程C.生产服务过程D、基本生产过程3、( B)就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有节奏地进行,不发生忽高忽低、前松后紧的现象。

A、平行性B、均衡性C、一体化D、比例性4、某拖拉机轴承车间,设有制造轴承所需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人,这个车间的组织形式就是(C )专业化。

A、工艺B、对象C、混合D、技术5、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B )原则。

A、工艺专业化B、对象专业化C、混合专业化D、定位布置6、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适用于( C)A、单件生产B、小批生产C、大批生产D、工程项目7、对于体积小、单件加工时间短、批量小的零件,可选择( B)。

A、顺序移动方式B、平行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三者均可8、在装配式生产中,若就是成批生产,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其中加工周期最长的方式为(B)。

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确定9、某加工件的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 A)A、200分B、110分C、125分D、115分10、新产品的样品一般必须经过( A )后,才能投入批量生产与正式上市。

A、试用B、鉴定C、专利申请D、质检合格11、( C)就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科研与技术力量开发新产品、A、自行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方式B、技术引进方式C、独立研制方式D、联合研制方式12、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A)A、331、2小时B、165、6小时C、184小时D、368小时13、某一加工过程的加工周期为13分钟,要求按照节拍3分钟/件进行产出,则最少需要(A )个工作地。

A、5个B、12个C、4个D、3个14、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不包括(A )A.生产节拍B.生产批量C.生产周期D、生产间隔期15、对于成批生产,在生产任务确定的情况下,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就是(B)。

A、反比B、正比C、正比或反比D、无关系16、前后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出产)的时间间隔就是(B)A、生产周期B、生产间隔期C、生产提前期D、在制品定额17、已知某产品的批量n=150件,计划期的平均日产量q=50件/天,那么,该产品的生产间隔期K为(C ) A、10天B、5天C、3天D、15天18.缩短交货期,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式上应采用(C ) 。

A、敏捷方式B.MRPⅡC.并行工程D.顺序工作方式19.在MRP 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就是(C ) 。

A.物料清单B.库存信息C.主生产计划D.工艺路线20. 不仅解决了企业内部的物流问题, 而且形成了从原材料起点到最终用户的一个供销链的就是( D) 。

A.基本MRPB.闭环MRPC.MRPⅡD.ERP21.工序间在时间上结合的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当一批零件的加工数量等于或大于2 时) ,即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与( A)方式。

A.平行顺序移动B.连续平行移动C.连续顺序移动D.交叉连续移动22.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往往取决于(A ) 。

A.瓶颈环节生产能力B.A 类设备生产能力C.关键设备生产能力D.装配能力23.单件小批量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宜采用(B ) 。

A.在制品定额法B.生产周期法C.提前期法D.累计编号法24.新产品的设计一般可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D )等三个阶段。

A.外形的设计B.功能的设计C.程序的设计D.工作图设计25.库存保管成本的高低,与(A )呈正相关关系。

A.订货批量B.订货次数C.缺货成本D.订货成本26、在编制作业计划时,提前期法适用于(C )A 单件生产B 小批量生产C 成批轮番生产D 流水生产27、生产绩效控制主要包括生产成本、( B)与生产率控制等A 生产量B 生产质量C 生产柔性D 生产周期28、MRP按照(B )来确定零部件、毛坯直至原材料的需要数量与需要时间。

A 顺工艺顺序B 反工艺顺序C 零件加工顺序D 设计顺序29、JIT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D )A JIT将库存视为缓冲器B JIT将库存视为资产C JIT认为库存占用资金与时间D JIT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管理的问题30 、确定可变流水线上各种产品生产节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C ),一种就是劳动量比例分配法。

A 线性规划法B 盈亏平衡分析法C 代表产品换算法D 德尔菲法31、(B )就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A物料成本B加工工艺C设备质量D组织结构32、(C )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A批量B流水线C单件小批量D大规模定制33、( B)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而稳定的企业。

A批量B流水线C单件小批量D大规模定制34、基本生产单位可分为准备车间、加工车间与( C)。

A工具车间B模具车间C装配车间D机修车间35、(A )就是为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B辅助生产单位C基本生产单位D 行政部门36、(B )就是为基本生产单位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B辅助生产单位C基本生产单位D 行政部门37、辅助生产部门可以分成(C )与动力部门两类。

A工具车间B模具车间C辅助车间D机修车间38、(D )就是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部门。

A生产服务部门B辅助生产单位C基本生产单位D生产技术准备部39、生产数量大、品种少且稳定的企业适合采用(A )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B工艺专业化C成组化D 敏捷化40、生产数量少、品种多的企业适合采用(B )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B工艺专业化C成组化D 敏捷化4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就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4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就是(A)。

A.汽车B.饮料C.造纸D.烟草4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就是(D)。

A.机床B.计算机C.家具D.纺织44.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就是(C)。

A.生产计划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45.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系统(A)。

A.设置与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46.下列不属于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D)。

A.提高质量B.降低成本C.保证交货D.提高产量4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重要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与支撑点的就是(A)。

A.生产职能B.人事职能C.财务职能D.研发职能48、生产运营战略的核心就是(A)。

A、特殊能力B、生产运作宗旨C、生产运营目标D、生产运作环境49、从生产运作战略的角度瞧,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C)作为工作重点。

A、价格B、销售费用C、质量D、服务50、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就是(C)。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D、兴建新的设施51、生产运作战略属于(C)。

A、公司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D、以上都不就是52、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就是(A)。

A、基于成本的战略B、基于时间的战略C、基于质量的战略D、以上都不就是53.按照我国企业实行的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就是(D)。

A、辅助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B、基本生产车间环境保护费C、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外购半成品原价D、企业总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54.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就是(C)。

A、降低物料消耗B、提高生产率C、降低管理费用D、降低库存55.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定额时间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就是(A)。

A、准备与结束时间B、布置工作时间C、休息与生理时间D、作业时间56.物料消耗控制的关键阶段就是(B)。

A、采购阶段B、设计阶段C、库存阶段D、生产工艺阶段57.工艺设备选择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就是(B)。

A、设备投资回收期B、生产产品的数量C、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D、设备每年的总费用58.在正常的技术发展速度下,设备最佳更新周期应以设备的(B)为依据。

A、物质寿命B、经济寿命C、技术寿命D、以上均可59.通过编制成本预算得出的目标成本属于(C)。

A、标准成本B、定额成本C、容许成本D、固定成本60.可按规定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消耗定额的有(C)。

A、包装材料B、润滑油C、劳保用品D、电炉炼钢的耗电定额答案:1-5,D B B C B 6-10,C B B A A 11-15,C A A A B 16-20,B C C C D21-25,A A B D A 26-30,C B B D C 31-35,B C B C A 36-40,B C D A B41-45,B A D C A 46-50.D A A C C 51-55.C A D C A 56-60,B B B C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