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电子教案模板>:<数学电子教案模板>:一、复习准备11/3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3/4又表示什么呢?2什么是分数?3用200cm2的纸板做8个学具,平均每个学具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二、导入新课三、进行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
把4m的长度平均分成5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板书:用算式计算用分数表示)同学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问题来研究,一会儿老师听听你们的意见。
把4m平均分成5份,每份的长度用算式表示是4÷5,用分数表示是45,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完成第4页例2下面的“议一议”引导学生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除数、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所以在这个等式中也要强调除数、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教学例3 出示第5页例3。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要求兔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算式?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算出2÷3是几分之几吗?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解决鸡是鸭的几分之几和图中其他的数学问题。
3总结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和区别除法: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数学电子教案模板>:一、复习准备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2)3/4的分数单位是(),3/4里面有()个1()。
(3)4/5里面有()个15,3/5里面有()个15。
(4)7/10里面有7个1(),7/9里面有7个1()。
二、走进新课,探究新知1教学例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1)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片,判断两张纸的大小?<数学电子教案模板>:1“试一试”第1题、第2题。
3课堂活动。
4完成练习三的练习。
<数学电子教案模板>: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展示教材主题图: 请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二、动手操作、导入新课1分纸折纸,初步感受师:拿出4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分给组内的同学,用对折的方法分别把4张纸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和8份。
并用涂色的方法分别表示出1/2,2/4,3/6,4/8。
师:请大家把4张纸条的左端对齐平放在桌上,观察比较:涂色部分面积的大小怎样?师:实验做完了,结果怎样?2观察对比,概括分析1能对分数的性质进行简单应用。
2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复习引入师:请同学们在上面的分数中分别找出和2/4,4/6相等的分数。
(出示:4/2,4/8,2/3,10/12)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二、教学新课1把3/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师:首先让我们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30页例2)怎样才能在不改变分数大小的情况下,完成题目的要求呢?师:你是怎样把3/4化成和它相等的分母是8的分数的?师:为什么要分母和分子都乘2呢?师: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知道什么是互质数,能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
3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1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理解什么是约分,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复习准备1口答: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2写出28和42的公因数,并指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什么是互质数?在3和8、12和18这两组数中,哪组数是互质数?4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48化成分母是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吗?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来探讨一个新的问题——约分。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出示例2。
引导学生说出把全部卡片平均分成50份,彩色卡片占其中的30份。
彩色卡片占全部卡片的30/50。
现在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大,你能把这个分数1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倍数?你能找出50以内3的倍数、7的倍数和9的倍数吗?2 27是哪些数的倍数?3请你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来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探讨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找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你们发现了什么?12,24,36,48……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所以,我们把12,24,36和48叫做4和6的公倍数。
(板书:公倍数)引导学生说出: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0以内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呢?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呢?小结:两个数的公倍数有许多,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找出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2学习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引导学生回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把这个短除法板书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从倍数和因数的角度看,作为除数的“2”是4和6的公因数,作为商的“2”和“3”是4和6各自的因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应该是哪些因数的乘积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先用短除法来除,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除数和商相乘,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试一试:用短除法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六第1理解通分的意义。
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通分。
2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渗透转化和比较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复习旧知,设疑激趣12/5里有()个1/5,4/5里有()个1/5。
24/7=( )/28 3/8=15/( ) 3/7=( )/213求下列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187 96和304 出示例2主题图。
师:怎样比较哪个工人检验得快?生:看7/8和5/6谁大,谁就检验得快。
二、探究发现师:比较7/8和5/6时有困难,能说说为什么吗?板书: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分母相同的分数.1第24页课堂活动。
2通分:2/7和5/11 3/10和7/20 5/9和4/15<数学电子教案模板>:1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一、复习准备1、(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把下面各个分数写成除法算式。
2/3 5/6 8/43、揭示并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把3/4,11/25,23/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对照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吗?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在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板书:能除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4,3/5,7/10。
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12,6/7,11/15小结: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质因数2和5,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教学例2出示例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数。
联系小数的意义在下面的直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现在大家知道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4=4/10=2/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4=4/10=2/5谁来归纳一下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对口令游戏:由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同学迅速地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三、课堂小结1通过分数与小数比大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和“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两个方法。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2)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师:在这两种比较方法中,你更喜欢哪种比较方法呢?为什么?2解决问题师:同学们会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来解决问题了吗?下面我们找一个更难一点的数学问题来解决。
小黑板出示:6个小朋友在对话,小红说:“我身高0.98米。
”小青说:“我身高9/10米。
”小丽说:“我身高0.9米。
”小娟说:“我身高93/100米。
”小强说:“我身高1.03米。
”小勇说:“我身高1.05米。
”提出问题:“这6个小朋友,哪个最高?哪个最矮?”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练习七第<数学电子教案模板>: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