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浅见目录一、初接触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应了解的东西二、确定张拉选用千斤顶的方法三、张拉伸长量、张拉力、油压的计算方法四、开始张拉时候要做的准备工作五、张拉过程控制要点六、张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七、张拉报表的数据导出与审核八、作为现场技术人员需要知道的张拉要点一、初接触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应了解的东西1.张拉初了解初接触张拉,需要知道张拉是什么东西,桥梁为什么要张拉,能起到什么作用,要达到什么效果。

其实很简单,通俗浅显的理解就是:梁体在浇筑后,由于跨度较大,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抗压能力不足以支撑桥梁安全可靠投入使用,故在梁体纵向或者横向均匀对称贯穿多束有弹性的钢绞线,然后把钢绞线用很大的力(这个力就是所要计算的张拉力)拉紧,相当于用多束钢绞线把梁体拖住,给予梁体一个向上的力,保证梁体安全性。

由于钢绞线是一种有弹性的材料,在给他拉力的时候钢绞线会伸长,这个伸长量即为我们要需要计算的理论伸长量。

2.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力、伸长量计算想要计算这两个值需要了解,哪些值决定他。

错误!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 (图纸设计说明里面会给出值,但实际计算中规范要求需要用试验实测值,我们这个项目的实测值和设计值差不多所以用设计值)mm)b.钢绞线的截面面积(我们现在用的钢绞线截面面积取值1402c.钢束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μ(图纸设计说明里有,这个值不是固定的,但规范要求是用实测值,我们用的是图纸上给的值)d.管道偏差系数k(图纸设计说明上有,这个值不是固定的,但规范要求是用实测值,我们用的是图纸上给的值)e.钢绞线分段长度L(后续会介绍)钢绞线弧度角θ(图纸上预应力布置图上有)二、确定张拉选用千斤顶的方法张拉选用多大的千斤顶取决于最大张拉力,这就需要会算张拉力,看图纸上张拉孔道,孔道中的钢绞线根数最多的那一孔,比如:一片梁上钢绞线根数有12根的,9根的,则按最多根数的计算:选用千斤顶吨位数= 锚下控制应力(图mm)乘以纸上会给出,如过没给询问设计单位)乘以钢绞线截面面积(1402超张系数(一般为超张6%故乘以1.06)乘以最多钢绞线根数乘以系数1.2~1.5(选用的千斤顶要大于最大张拉力的1.2倍到1.5倍之间)除以10000例如:规划一路特大桥,图纸给出锚下控制应力1200Mpa,最多钢绞线根数为12根,超张系数 1.06则选用千斤顶吨位数=1200*140*1.06*12*1.02÷10000=256.4352=1200*140*1.06*12*1.05÷10000=320.5440故选用300吨位的千斤顶即可满足要求。

三、张拉伸长量,张拉力的计算方法1.张拉伸长量计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上P130页有精确计算方法,如果看不懂想快速学会计算,可以参照下表,只需填入相对应的值即可求出,表中已输入公式,代入Ep 、Ay 、μ、k 、L 、θ、Pq错误!钢绞线都是如上图一样对称的,d 为对称轴,所以计算的时候只选用一边计算,计算结果乘以2就可以算出总伸长值,假如我们选用abcd 这一侧计算,需要把这一侧再分为三段。

1.1 ab 段看做直线L1,bc 段为有弧度角的一段L2,cd 为直线段L3。

其中L1、L2、L3都为线段或者弧线长度,如上图,长度都可以根据图纸上预应力布置图求出。

1.2 弧度角θ、ab 段cd 段均为直线段,弧度角都为0,bc 段弧度角的值可根据图纸上给的度数转化成数值,可用弧度转化公式算出。

1.3表格右侧有三个数值Pq 、Pz 、Pp 这三个值分别代表一根钢绞线中一段(比如ab 段)的起始张拉力、终点张拉力、平均张拉力。

L1L2L3比如上图ab 段,a 点的张拉力即为Pq ,b 点的张拉力即为Pz ,ab 段的平均张拉力即为Pp 。

填表计算时只需要填出起始张拉力Pq 即可,后面的终点张拉力,平均张拉力会自动算出。

此外ab 段的终点张拉力即为bc 段的起始张拉力,同理bc 段的终点张拉力即为cd 段的起始张拉力,表中已设计公式均可根据ab 段起始张拉力自动算出。

1.4因为张拉过程中需要考虑千斤顶的工作长度,根据千斤顶顶长可取工作长度60cm (图纸上取的是80cm ,但实际按60cm 更准确,所以取60cm ),这段长度加在ab 段即可。

1.5锚固变形及钢束单端回缩量图纸设计说明里上给的是6mm ,但我们这边这个值未减去,可以空着。

2. 张拉力计算:F=σ(锚下控制应力)*Ay*1.06(1.06为超张6%后即为乘以106%)*N (钢绞线根数)÷1000(除以1000之后算出的结果为千牛KN)2.1 σ(锚下控制应力)一般图纸上会给出固定值,同时设计说明里面有给出 σ(锚下控制应力)≦0.75 pk f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说明里已给出) σ的值如果张拉分为初张和终张,会给出初终张不同的锚下控制应力值。

计算时只用计算出终张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即可,初张的张拉力即为: F 初 = F 终张张拉力*终张初张σσ 即为初张只需达到终张的张拉力的百分之多少就行了。

2.2 Ay (钢绞线的截面面积)一般取值为1402mm 即为一束钢绞线的截面面积。

2.3 超张106%是因为设计说明里面给出 锚具锚口摩阻损失与锚下喇叭扣摩阻损失之和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这个力是损失的力,所以要加上去,所以乘以1.062.4 计算时σ的单位为Mpa 、Ay 的单位为2mm 算出的结果 N(牛 ),故再除以1000,结果即为张拉时所要达到的设计张拉力。

3.油压,可根据千斤顶校准方程推算出,例如Y=0.0133X+0.15若张拉力为2136KN 则油压Y=2136*0.0133+0.15=28.56Mpa要达到多大的张拉力所需油压的大小不用输入在张拉设备里,只需把千斤顶校准方程(之后会另做解释)输入张拉设备中,再输入张拉力,设备会自动算出油压大小。

所以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四、开始张拉时候要做的准备工作1.张拉伸长量、张拉力计算表带到现场,监理会要。

2.梁体强度报告问试验室要一份复印件带到现场给监理。

3.千斤顶鉴定证书问试验室要,带到现场。

4.开始张拉时候通知监理,监理要旁站。

5.张拉伸长量,张拉力要输入到张拉设备里面,这个过程用不同厂家的张拉仪器操作方法不同,目前咱们项目用的有,开封厂家的张拉设备和西安潞江的张拉设备。

开封的张拉设备,输入时候麻烦一些,需要一下按,具体输法在这说不清楚,西安潞江的设备输入简单一点,但不管哪个厂家的设备,都需要输入的是a.千斤顶和油压表校准时候,检定证书里面的回归方程,只有回归方程正确输入对于相应的千斤顶编号,拉出的数值才更准确。

b.张拉力,伸长量,初张百分比,以及张拉顺序。

(输入方法,文字说不清楚,先不说)6.检查张拉所用的东西是否齐全:a.油管,工作夹片,工具夹片,限位板(项目部有这些东西,没有的话报计划),位移传感器线等b.打紧夹片用的空心细钢管,吊千斤顶的手拉葫芦,转移千斤顶的小推车,防止钢绞线拉断的射出的挡板等。

五、张拉过程控制要点1.限位板和锚垫板之间尽量不要有空隙。

2.千斤顶外侧的工作夹片要稍打紧一点。

3.工作夹片和工具夹片要分清楚,不要装错夹片。

4.张拉时候,张拉设备里面的液压油要够,不然拉着拉着不够了麻烦。

5.千斤顶缸体前面不要有杂物阻挡其出顶。

6.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前面严禁站人。

7.各个张拉槽口对应的千斤顶一定要和设备里输入的回归方程对应,每个出油管对应相应的千斤顶。

8.千斤顶靠近锚垫板那个孔为进油孔,外侧那个是出油孔,张拉设备上的出油孔对应千斤顶上的进油孔,张拉设备上的回油孔对应千斤顶的出油孔。

9.张拉结果是否合格,依张拉力达到设计值为主,伸长量为辅,伸长量误差在+-6%之内均可。

10.如在张拉过程中,梁体内钢绞线发出异常响声,可先暂停张拉,查找原因,确定没问题后再张拉。

11.张拉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油管坏了,位移传感器坏了,夹片装错了,张拉力输入错了,张拉孔道选错了,设备故障,液压油不够了,千斤顶回顶时候油压保护装置爆了,以及波纹管孔道里面漏进去混凝土浆等等都会影响结果,所以张拉前要认真检查,张拉过程要时刻关注有无异常现象,细心一点最好。

六、张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张拉力拉到了,伸长量差好多。

原因可能是:a.夹片装错了(处理办法:放张)。

b.伸长量计算错误或输入错误(处理办法:重新计算或重新输入并修改好)c.位移传感器出故障了(处理办法:换位移传感器)d.其他原因2.张拉力拉到了,伸长量不在+-6%之内,但相差不多。

a.这个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原因也有很多,因为实际梁体内孔道摩擦系数μ,偏差系数k有大有小,而我们当初的伸长量计算时按照图纸给的值算的,误差不可避免b.钢绞线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实际使用的钢绞线也或多或少有偏差。

c.单端回缩量开封张拉设备测不出这个值,是系统设置的值,所以和实际也会有些偏差。

d.箱梁张拉孔道如果波纹管有破损浇筑时未发现,进入孔道内,也会对伸长量有影响。

e.可能是千斤顶使用次数过多或长时间未标定需要重新标定了。

f.可能出现滑丝现象,所以张拉之前要做好外漏钢绞线的防锈措施,但严禁钢绞线上刷油。

g.其实这个情况可能会比较常见,原因也有很多,只要偏差不是太大,影响不是很大,但偏差过大则一定有原因的,需要查明原因,确定是否需要放张。

3.如果张拉过程中张拉设备故障及时联系厂家,说明问题。

4.回顶时,油压力保护装置爆了的话,拧掉那个装置,把里面那个铜片挑出,重新剪一个同样大小,同样厚度的铜片或铝片5.张拉时千斤顶漏油:拧紧顶上的出油嘴/进油嘴,或者油嘴下面垫个夹片。

6.设备上显示,位移传感器断线或者异常:检查位移传感器是否没插紧或者是否坏掉。

七、张拉报表的数据审核1.开封张拉设备需要不同的张拉类型分别导出,比如单束双端,双束双端,双束单端要分别导出,西安潞江的设备可以一次导出,直接在一个表上就出来了2.张拉报表上面,要添加上,梁浇筑日期,张拉日期,千斤顶标定时间,梁体混凝土强度,张拉顺序等,这个表要存档的,里面的数据需要是准确无误符合规范要求的,所以最终出表,张拉力,伸长量均应符合要求。

3.记录一栏签技术员名字,其他的相应的人签字。

八、作为现场技术人员需要知道的张拉要点1.现场孔道名称和图纸上对应,要知道哪个是哪个。

2.梁体的初张终张顺序要知道。

3.孔道的张拉力、伸长量要知道,或者带着计算表。

4.千斤顶标定时间,咱们这边是按的公路标准,使用6个月或者张拉次数达到200次需要重新标定。

5.张拉时候,千斤顶前面不要站人。

6.张拉设备不用时切记做好防水措施,用防雨套盖好设备防止进水。

7.张拉时严格按照图纸的张拉顺序,对称张拉,依次张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