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2016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事。

因此,正确理解与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

经过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交替,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有真正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他们把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对立起来,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
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
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
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三)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
社会问题。

我国是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

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如果连
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

因此,保
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
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
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
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
期利润。

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
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

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
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
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安全管理理念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形势教育
加强对上级文件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

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
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

对在岗的施工人
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各种特种作业教育培训,提高安
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5查找
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对存在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当我
们真正做到这几条,何愁安全生产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
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
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

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
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
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

(一)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
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
文化建设的灵魂。

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如果上述错误观念
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
一座空中楼阁。

(二)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
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潜移默化地规范人
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三)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
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四)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

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

不可否认,
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
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

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
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

企业管理人员
要发挥示范作用,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此外,要为员
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
工作。

(五)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对待每项下级汇报的
安全隐患,大力排查各项安全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严格从各个环
节为突破口,以安全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六)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从小事入手,狠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管理机制,从全盘考虑各项工作的安全细则。

总之安全管理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

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

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