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退位减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九(退位减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退位减法的起始课。

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材通过创设“射门大赛”这个情境,借助“有几个没进”等问题,引出学生对“十几减9”口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整体观察情境图,整理数学信息。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今天老师就要带
大家去看一场精彩的足球射门大赛。

出示情境图。

谁来
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信息,可能会说:有的人在踢球,
有的人在排队。

追问: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图片找到数学信息,教师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大家看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有几个球没进?”和“还有几个人没踢?”写在黑板上。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解决“有几个球没进?”
谈话: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读一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学生会列出:15-9,有的孩子可能会直接说出得数。

2.摆小棒,交流算法。

谈话:你会计算15-9吗?你是怎样算的?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1)谈话:首先请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5根小棒。

让学生自己拿出15根小棒,指导学生要摆的既迅速又清楚。

(2)谈话:怎样去掉9根小棒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

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组的小朋友合作。

学生自己探索15-9的方法,教师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A:从15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取,取出9根,还剩下6根。

15-1-1-1-1-1-1-1-1-1=6 (一个一个的拿走)
B:从15根小棒中,先取出5根,再从10根中取出4根,还剩6根。

追问:那为什么要把9分成4和5,而不分成其他的数呢?
C:先从10根中取出9根,剩下1根与原来的5根和起来就是6根。

追问:10里剩下的1根怎么办?
D:9根和6根和起来是15根,15根减去9根就是6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课件上进行演示,再根据学生摆小棒的方法,用算式进行表示。

(在计算15-9时,老师提问,9可以分成1和8、2和7啊,这里为什么偏偏分成5和4呢?提出问题后,问学生,可能学生回答不出,没关系,老师可以说:15-5会算吗?你们算得这么快,这是前面学过的计算啊。

10-4会算吗?这也是前面学过的计算。

大家看,这样分,是不是使计算简单了。

当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可以转化为前面学过的知识,这个好办法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在计算16-9时,有学生提出用分减数的方法口算,把9分成6和3,老师在这里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前面是把9分成了5和4,这里怎么分成了6和3呢?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分析比较不同的算法。

谈话:再仔细看一看分被减数和分减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会回答:
相同:这里出现了10,这里也出现了。

追问:为什么都找10?(这样算起来方便)
不同:分被减数,分减数。

2.谈话:通过动手操作,我们找到了4种十几减9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3.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数数的方法比较麻烦,其他的都很好理解,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4. 解决“还有几人没踢?”
(1)学生自主读题,列算式计算。

(2)谈话:谁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用了哪种方法?
5.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所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它们的减数都是9,被减数都是十几。

教师顺势板书课题:“十几减9”
【设计意图: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继续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

这样使好的计算方法更为明朗化,更为突出。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学习单完成自主练习任务
五、总结回顾,谈收获。

谈话:马上要下课了,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回想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又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小结:是呀,能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应该开心,我们更高兴的是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老师相信,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我们能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