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教材处理
主要内容①丰富多彩的信息;②信息的一般特征。 所作的调节:将香农给出的信息的定义“信息是
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放在本节课的开 始,以游戏的方式引出,一方面让学生在游戏 中体验什么是信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本节 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 息的丰富多彩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 一般特征。
往往反映的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 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如:明日黄花、事过境迁等。
共享性
萧伯纳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 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 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 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 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交通标志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
能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信息特征。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强烈的求知欲,养 成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的 态度
二、教学目标
重点:信息的一般特征。 难点: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本课采用角色感受的教学手段突破 难点,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 息实例来巩固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萧伯纳名言 (共享性)
练习
举例表述信息的特征。 百 炼 成 钢
◎课本第 5页实践题为作业。
(阅读两则资料,并回答后面的问 题。)
环节一
环节三
10分钟
创设情景,导
20分钟
学习探究、认识
入新课(通过 信息的基本特征
游戏导入新课, (通过角色扮演,
在观看电影剪 举例,提问,名
辑的过程中体 言引入的方式让
会什么是信息) 学生理解信息的
一般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分钟
巩固练习(通 过头脑风暴、 集体抢答两个 环节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 的过程中加深
三、教学过程
环节二:学习探究、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20 分钟)
本环节采用“举例—提问—回答—总结—再 举例”的方式阐述信息的一般特征。采用举例 、发现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信息 特征。
信息的一般特征
载体依附性:
要期中考试了,班主任要发布一些关于暑假安 全的事宜,如果你是班主任,将采用什么办法发布 安全事宜?
口、黑板、纸 关于暑假安全的事宜
1.交通信息:信号灯、交警的手势 2.文字:书本、计算机、投影仪
价值性
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 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价值性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精神领域的需求;
如:
第二,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如:
时效性
未来三天,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新疆、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西部、华北等 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 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东南部、河北西南部等 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黄淮、江淮、江 汉、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东部 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
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地位
教科版高一《信息 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其价值是 使学生对信息有个 宏观的把握,并形
成整体认识。
联系
主要知识点是信息及其特 征,作为本课的第一节课 其内容相对于其他章节而 言有一定的独立性,理论 性比较强,为后续章节的 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过程
★任务二:播放电影剪辑《千与千寻》。引导学生
描述电影中的画面,获取电影中的信息。引出书本中 描述的:
凡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感觉器 官感受到的事物及其变化,不管是来自人自身还是自 然界,都是信息。
设计意图:选择被学生所熟知的电影《千 与千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电影“ 声、光、影”的效果和故事情节中,让学生体 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
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0分钟) ★任务一: 游戏“我说你做”:体验香农对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 西”。 提问:1.两次游戏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2.信息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游戏的不同,让学生体 验信息的作用是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加深香 农对信息定义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头脑风暴:分别列举出关于信息的载体依 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的实例。看 谁举例最多。 2.集体抢答:幻灯片展示两个练习,让学生 以抢答的方式为各自小组加分。
练习
以下描述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文字印刷在书本上 (载体依附性) ◆天气预报 (时效性)

◆ GPS的准确定位 (价值性)
相关主题